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在哈尔滨当导游二十年,第一次见识“流量”威力

时间:2024-02-12人气:作者: 佚名

在哈尔滨当导游二十年,第一次见识“流量”威力

在哈尔滨做了20年双语导游的王学鹏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哈尔滨。

“这么跟你说吧,我正常一周要去澡堂泡个澡,现在俩月都去不上,因为根本排不上队。”王学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春节前的某一天,在忙完十二个小时收工后,王学鹏从这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出发,和我聊了聊他眼中这一年的哈尔滨,以及一个哈尔滨导游这一年在“泼天富贵”砸下来前后的苦与乐。



冰雪大世界蹦迪的人山人海。图/视觉中国

以下是王学鹏的自述。

干旅游20年,没见过哈尔滨这么火

从业20年,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哈尔滨有这么大的流量。

哈尔滨旅游的季节性很强,一般到了冬天都会火。但进入到去年12月中下旬以后,我们发现趋势不对了。

2023年哈尔滨的火,跟我们预判的火不一样,而是一下子就火出圈了,这是我们旅游从业者没有想到的,说实话也是哈尔滨政府和老百姓都没想到的。

火到什么程度呢?

现在我早上出门,正常半小时到40分钟的路程,也不跨江,我得提前两个小时出发。为啥?因为交通状况根本没法控制,特别堵。80%的堵车都是因为哈尔滨旅游太火。你到东北虎林园、防洪纪念塔、冰雪大世界看,好多车牌号一看就是外地自驾过来玩的。

现在就是干啥都得排队,天寒地冻地在冰雪大世界排三个小时打冰滑梯、坐摩天轮啥的就不说了,东北虎林园是(哈尔滨旅游景点里)最不容易排队的,往年最多一个半小时就能看完出来了,现在没有两个半小时出不来,上厕所都得排半天。

我正常一周要去澡堂泡个澡,现在俩月都去不上,因为根本排不上队。

跟吸引“南方小土豆”一样,哈尔滨独有的冰雪文化和俄罗斯文化,也吸引很多老外冬天来玩。我主要就是带入境团和在国内生活的外宾团的,入境团一般又得占70%。

去年9~10月的时候,我已经判断出来哈尔滨冬天入境团会火。因为那会儿是旅行社入境团报价的高峰期,咨询的人很多,比往年正常的时候多了30%~40%,这也就说明冬天时候的团量会很多。

但真到了双旦那几天——西方的节日就是我们做入境团最忙的时候,我们工作室100多个导游就接了270个入境团,而且基本都是28~30人这种算外宾里的特大团,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饱和的状态。而之前其实更多的是中小团,有时候一家几口人就成团了。

那段时间真是忙到抬起头看看一片蓝天都是幸福。



外国游客在雪乡。图/受访者提供

没做过旅游的人不懂这个行业的苦

老外在哈尔滨游玩的路线跟国内游客也基本一样,哈尔滨一地的话就是3~5天行程,看看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冰雪大世界啥的;也有再去亚布力或者雪乡的,那就是6~7天。

但是带老外的团还是有挺多细节上的不一样,比如你怎么用别的语言把哈尔滨的文化讲明白,这里面有很多专有名词,另外也会培训一些带团的细节、技巧和模式,比如怎么告诉老外哈尔滨有多冷。

去年圣诞节期间,我自己带了一个菲律宾的团。他们上飞机前我特意强调了得穿厚点,但等我去接机的时候一看,他们普遍穿的按我看根本就是春装——上身就是件很薄的羽绒服,下半身就是一条牛仔裤加上运动鞋,顶多有人里面再套个秋裤啥的。

对东南亚的人来说,冷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单词。就像非洲人告诉你热,你知道有多热吗?你得用各种语言跟他们描述这种冷,我接到他们之后大概介绍下冰雪文化之后,就给他们讲从头到脚该怎么穿才保暖;准备不充足的游客,我还得陪着他们去现买。

这种挑战都算小的。比如冰雪大世界、东北虎林园这些景点的游览时间因为排队变得更长了,交通也更拥堵了。游客就来玩个三五天,你也不能把人家的时间都浪费在交通、排队这些上。

我们就得根据自己的经验来重新规划时间。像避开自由行散客的高峰,早一个小时出发,或者说绕远路避开早上6:30~8:30之间哈尔滨早高峰的拥堵,这都需要你平时有很多积累和判断。

最要命的是身体上的累。我们工作室100个导游基本每天都要工作12~14个小时,一般早上8点到8点半之间出发,晚上9点多给游客送回酒店,等导游到家也得10点之后了,比往年冬天工作得长上两个小时。

没做过旅游的人不懂这个行业的苦,尤其在东北这个地区做户外工作。

很多人都说,导游不就带着客人玩吗?哪有那么简单。你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强,我一直说导游跟说相声的郭德纲是同行,靠的都是通过语言艺术建立你的人格魅力去吸引你的客人;你的思维方式还要敏捷,你还得是一个会计、一个精算师、时间规划者。

还有就是哈尔滨这个“死冷寒天”的,我自己带团每次都是穿五件衣服、四条裤子、大棉鞋,头上戴两个帽子,但在严寒天气里,顶天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就全打透了,回家脱衣服都是凉的,得放暖气片上烤一宿。

我工作室之前有几个北京、大连来的导游带了一个团就不干了,就是因为太冷了。



带外国游客尝尝俄式西餐。图/受访者提供

未来几年可能更忙

这个冬天虽然挺累,但是我也为我自己的城市感到高兴。

2023年哈尔滨确实改变很大,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更人性化,更珍惜当下。我们的政府、我们老百姓都非常珍惜这种突然的流量,客从远方来,你来我家了我就愿意把我家这所有东西都拿给你吃,最好的都展示给你看,东北人的这种热情劲儿就是这样。

未来几年,我估计哈尔滨旅游还是会挺火,你想2025年2月作为冰雪之都的哈尔滨要举办亚冬会,夏天作为一个音乐之都要举办一个全世界规模的萨克斯管大会,再加上哈尔滨市内越来越多的旅游景点和黑龙江大力开发的漠河游、伊春游,所以不管是国内游客还是入境游客可能会更多。

但对明年我也挺担忧,因为人手不足。

我的理想是做哈尔滨的外文工作室,但现在我们只能用英、日、韩、俄语带团,我还想再发展些法语、西班牙语,还有现在哈尔滨最缺的越南、印尼、柬埔寨这些东南亚国家语种的人才。

我们现在跟这些国家游客的团只能用英语交流,但他们的英语水平也比较有限,还得有第三方领队帮着翻译,你很难直接跟游客达成共鸣。

哈尔滨这个城市过去很难留住我想要的人才。但通过这一年再加上未来几年的积累,哈尔滨有希望形成一些自己的优势。

今年是我干导游的第20年。2004年的时候,我还在哈尔滨一个事业单位上班呢,有编制的那种。很偶然的一个机会,一个朋友介绍我去给来哈尔滨旅游的外国游客当翻译,5天时间就赚了几千块钱,那可是20年前啊。

后来我索性辞职彻底进入了这行,2015年我还成立了自己的旅游工作室。

我确实是吃到了中国旅游的红利,当我同学一年挣四五万的时候,我一年已经可以挣30万了。但即便如此,我在35岁以前都被我爸看不起,他认为我这辈子没啥出息了。

其实我能理解他们。东北这个地方比较保守,尤其我爸和我妈这辈子都在体制内,而且职位都不低,家里的亲戚也都是这样,只有我例外。所以在外人面前,我爸不太愿意提起我,我自己也觉得挺对不起他们的,包括辞职的事情也是过了两年才敢告诉他们。

去年我爸过75岁生日的时候,我端着酒跟他说,这辈子没能成为他们的骄傲是我的一大憾事。但我爸说,我是他们的骄傲,他跟我妈没想到我辞职后真能干出一片天地。

那天晚上,我们喝了好多酒。

作者:石晗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