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直击河北邯郸抗旱一线:部分玉米地现1厘米宽裂缝,村民凌晨3点抽井水浇地

时间:2024-06-18人气:作者: 佚名

直击河北邯郸抗旱一线:部分玉米地现1厘米宽裂缝,村民凌晨3点抽井水浇地

极目新闻记者 张万军

近期,华北地区南部持续高温干旱,降雨偏少,6月13日,河北省邯郸市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14日,水利部针对河南、河北将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6月16日,极目新闻记者奔赴“冀南粮仓”河北邯郸市,探访抗旱保夏播一线。

小雨难解旱情,村民抽井水浇玉米地

6月16日下午2时,邯郸市邯山区河沙镇西堤西堡村,刚下过阵雨的天气颇为凉爽,村民郭师傅正在地里抽井水浇地。他用铁锹清理田间的麦桩,让地里形成一道道小沟,以便水流能顺利流到更远的地方。


西堤西堡村村民郭师傅在用井水浇地

今年52岁的郭师傅种植了5亩小麦。半个月前小麦收割完成,一直在等着下雨,以便于播种玉米。等待降雨数日无果,却等来了持续高温天气。

为了不耽误玉米的生长,郭师傅在6月9日左右播下玉米种子。直到最近两天,当地才下起了阵雨,这让郭师傅充满期待。但这次雨势太小,始终未能将土地浇透,只打湿了地面约2厘米厚的表层。他只好使用水管从三十多米外的机井里抽水浇地,花了整整两天,终于完成了整块地的浇水工作,只是二百多元的电费让他有些心疼。

几年前,郭师傅和七八户人家共同打了一口一百三十多米深的机井,当时花了一万多元。此外,郭师傅还花费三千多元铺设了从机井到自家麦地的水管。几年来,这口井基本能够满足他们几户村民的灌溉需求,尤其是今年,这口井更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郭师傅表示,今年的气候比前几年要干旱,从年初以来却一直没有下过大雨,不浇地玉米不可能发芽。等玉米发芽后,如果后期能下一场大雨,就不用抽机井的水来浇了,否则还得继续抽井水灌溉。

在郭师傅的地附近,有一条灌溉水渠,但距离他的地有两百多米远。郭师傅如果想用灌溉渠的水,还必须铺设管道来引水,这对他来说并不划算。

郭师傅麦田旁边是一块已经结果的桃园,是他兄弟的。由于今年的干旱,桃园也需要定期浇水,浇桃园的水也来自他们打的机井。

邯山区邯大路和平安路交会路口附近,村民刘女士和丈夫正在给收割后的麦地抽水浇地。两天前,他们刚刚在地里播下玉米种子。“下的雨太小了,没把地浇透,必须抽井水浇透。等浇水过后,过上五六天玉米就会发芽。”刘女士表示,她家两亩地浇下来,需要一百多元的电费。而当地另外有些村民,连用机井抽水浇地都无法进行,因为他们抽出的水含泥量偏高,不适合浇地。

井水不够用,村民期待灌溉渠建成

6月16日下午3时,邯郸市魏县院堡镇西薛村,村民薛大爷刚刚给自家的一亩多地浇完水,地里也是刚收完麦子,种下玉米。从今年春天以来,当地没有下过一场大雨,加上前几天持续高温,旱情比较严重,薛大爷和村民们都在使用机井的水浇地。由于井水不够用,他家的小麦的产量不如往年。不过,和往年相比,今年他们浇地的电费要稍微便宜一点,每度电只要三毛多。


西薛村村民薛大爷查看浇水后的玉米地

“这口井是我们十多户村民一起出钱打的,今年由于旱情严重,井水有些不够用。”薛大爷表示,他们这里没有灌溉渠的水可用。

薛大爷麦地边的一块田地里,玉米苗已经长到二十多厘米高,但长势参差不齐。玉米地里出现大片的裂缝,最宽的裂缝有一厘米宽,显然是因为干旱所致。


薛大爷玉米地旁边开裂的玉米地

后寺村村民苗先生坐在三轮车上休息,麦地边的一根水管正在向田里放水。他种了约8亩小麦,半个月前收割后,几天前播下玉米种子。他使用的机井也是他们十来户村民一起打的,由于人数较多,他们约定了先后顺序轮流使用机井抽水灌溉。今年由于旱情较为严重,机井的水有些不够用,无法完全满足所有农户的需求,他们只能将就着用。

6月17日上午11时,村民王女士和儿子顶着烈日在地里抽井水浇地。当日凌晨3点,上一家才用完机井,为了不浪费一点时间,母子俩连早饭都来不及准备,就拿了开水和几个西红柿,凌晨3点直接来到地里干活。

就在王女士的麦地附近不远处,一条灌溉渠正在修建中,其长度达到数十公里,一直通向十多公里外的漳河。除了这条在建沟渠外,附近并没有其他沟渠、池塘或河流可以提供灌溉水。


正在修建的灌溉渠

魏县北皋镇杨柴曲村旁边,一条较宽的沟渠也正在进行重修,但沟渠内没有水,长满了杂草。该村一村民介绍,这条渠名为魏大馆渠,长达数十公里。它原来是一条排水渠,但长年没水,现在重修可能是为了方便灌溉。


正在重修的一条水渠

苗先生和几位村民都对在建的灌溉渠抱有较大的期待,他们表示,这些年他们村及周边村子的村民都依赖井水灌溉,导致当地地下水位越来越低,井的出水量越来越少,甚至有一些机井已无法使用。而且,抽取井水灌溉还需要消耗电费,即便今年抽水的电费比以前便宜了不少,但由于抽水量大,总费用还是增加了,提高了种地的成本。如果灌溉渠建成后能够发挥作用,他们就可以不使用地下水灌溉,种地成本应该会减低。

苗先生还介绍,为了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现在当地已经不允许再打新的机井了。

当地正修建全域水网,增加地表水利用率

6月13日,邯郸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知,决定自6月13日11时起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通知称,今年以来该市降雨量较历史同期减少5成,入春以来较常年已偏少7成,该市大部分地区已出现中度气象干旱。据气象预测,受降雨偏少和持续高温影响,该市短期旱情将加重。通知要求各单位加强抗旱水源统筹管理,积极采取蓄、引、提、调等多种措施广开水源,千方百计保苗灌溉,最大程度减轻旱灾损失。

6月14日,水利部根据旱情发展,针对河北、河南两省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Ⅲ级。

6月17日,极目新闻记者从魏县农业农村局获悉,近期当地政府抗旱的重点工作是协调水源,在政府的积极协调下,当地从卫河、漳河、岳城水库等上游水源地调水,结合自备井供水,基本满足了当地的灌溉需求。同时,农业部门派出大量农业技术人员,下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做好夏播夏种工作。目前,当地数十万亩玉米的播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此外,当地正在修建全域水网。该工程完工后,政府将引导农民尽量使用地表水灌溉,保护地下水资源。

魏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王先生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当地结合地表水的引进和地下水的综合利用,加上节水设施的运用,农田灌溉的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今年的夏播工作已大体完成。当地通过引黄入冀、岳城水库、卫河等途径,地表水源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即使后期旱情继续发展,当地农业和水利部门也有相应的安排。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当地正在修建全域生态水网,除了建设新的地面灌溉设施外,还对一些原来的坑塘水渠进行建设利用,完善灌溉系统,降低对地下水使用的依赖。当地水利和农业部门目前有一个压采地下水的综合治理项目正在推荐中,该项目旨在提高地下水利用效率,增加地表水利用率。

据河北省水利信息中心微信公众号,2023年,河北省各级水利部门坚持“节引调补蓄管”综合施策,全年压减地下水超采量1.89亿立方米。2024年,将巩固提升地下水超采治理成效,全年新增压减地下水开采量1.6亿立方米,正常降雨年份保持水位持续回升。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