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侮辱诽谤罪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也就是说,诽谤罪是情节犯,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诽谤罪,予以立案追究。
根据《刑法》第246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也就是说,侮辱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
(1)诽谤罪的方法只能是口头或文字的,不可能是暴力的;侮辱罪的方法既可以是口头、文字的,也可以是暴力的。
(2)诽谤罪必须有捏造并散布有损于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的行为;侮辱罪既可以不用具体事实,也可以用真实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二、诽谤罪构成要件
诽谤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诽谤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侮辱诽谤罪指的是通过故意捏造并且三部虚构的事实的方式,并且是足以去贬低他人的人格,破坏他人的名誉。而侮辱罪的重点是要通过暴力的方式或者是其他的方式来公然的贬损他人的人格,并且破坏了他人的名誉,因此两者不管是在方式还是手段上都是有区别的。
寻衅滋事罪中持械认定标准是什么 寻衅滋事中持械的认定
寻衅滋事罪中的持械就是行为人使用器械参与斗殴,这里的器械可以使管制刀具,砖块,棍棒等能够致人伤害的工具,确定寻衅滋事罪的处罚标准时,如存在持械行为,需要从重处罚。(0)人阅读时间:2024-02-13著作权侵权责任原则有什么? 著作权侵权的归责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共同组成了著作权侵权的责任原则,著作权侵权属于违法行为,发现自己的著作权被侵害之后,可立即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赔偿损失。(0)人阅读时间:2024-02-13侮辱诽谤罪的责任主体是谁?(侮辱诽谤罪情节严重的认定)
侮辱诽谤罪的责任主体是公民,也就是一般主体,单位并不构成该罪的责任主体,侮辱诽谤罪侵害的是公民的人格权和名誉权,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故意而为之,具有破坏他人人格的目的。(0)人阅读时间:2024-02-13侮辱诽谤罪受理机关是哪里? 诽谤罪的受理机关是
侮辱诽谤罪的受理机关是人民法院,此类案件属于自诉案件,需要受害者自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才能追究侮辱者的刑事责任,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格权和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0)人阅读时间:2024-02-13侮辱诽谤罪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侮辱诽谤罪的司法解释是什么意思
侮辱罪和诽谤罪的司法解释是行为人通过捏造事实的方式来陪伴他人,并且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才会构成诽谤罪,而行为人如果是通过暴力或者是其他的方式来工人的侮辱他人并且情节严重的,会构成侮辱罪。..2024-02-13寻衅滋事罪中持械认定标准是什么 寻衅滋事中持械的认定
寻衅滋事罪中的持械就是行为人使用器械参与斗殴,这里的器械可以使管制刀具,砖块,棍棒等能够致人伤害的工具,确定寻衅滋事罪的处罚标准时,如存在持械行为,需要从重处罚。..2024-02-13著作权侵权责任原则有什么? 著作权侵权的归责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共同组成了著作权侵权的责任原则,著作权侵权属于违法行为,发现自己的著作权被侵害之后,可立即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赔偿损失。..2024-02-13侮辱诽谤罪的责任主体是谁?(侮辱诽谤罪情节严重的认定)
侮辱诽谤罪的责任主体是公民,也就是一般主体,单位并不构成该罪的责任主体,侮辱诽谤罪侵害的是公民的人格权和名誉权,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故意而为之,具有破坏他人人格的目的。..202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