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阿桑奇认罪留下两个悬念(阿桑奇事件来龙去脉)

时间:2024-06-27人气:作者: 佚名

阿桑奇认罪留下两个悬念(阿桑奇事件来龙去脉)



当地时间26日,“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阿桑奇乘坐的飞机抵达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与早已在机场等候的家人团聚 图源:视觉中国

本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 达乔 陈康 柳玉鹏

“你能够以自由人的身份走出这间法庭了。”26日,在美属北马里亚纳群岛首府塞班岛的美国联邦法院,法官曼格洛纳的这句话终于让历经全球追捕、避难和数年监禁的“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阿桑奇获得了自由。当天,阿桑奇在法庭上认罪,通过认罪协议换来自由。这一幕成为世界各大媒体网站的头条。英国《每日电讯报》称,这名饱受争议的“吹哨人”获释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获得欢呼。这一事件也引发许多人担忧。美国密歇根州众议员拉什达特说:“阿桑奇公开了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关塔那摩犯下的战争罪。然而却是阿桑奇被起诉、监禁和被迫认罪,而不是那些犯下战争罪的掌权人。”

认罪协议有条件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美国以泄露机密等罪名在全球追捕阿桑奇的大戏已上演了长达十多年,从华盛顿到伦敦,从斯德哥尔摩到厄瓜多尔的基多,阿桑奇的律师团队常年与世界各地的法庭和政府部门进行交涉。这一切都在26日戛然而止。阿桑奇在塞班的美国联邦法庭上以认罪换取自由。

出于担忧,阿桑奇拒绝踏足美国本土,美司法部最终同意他在位于塞班岛的美国联邦法院出庭。塞班岛是距离澳大利亚大陆最近的岛屿之一。

在法庭上,检方将“维基揭秘”网站的爆料行为定性为“蓄意公开敏感的军事和国防信息,威胁美国国家安全”。检方指控阿桑奇鼓励拥有获取高密级国家安全信息权限的个人向“维基揭秘”网站提供这些机密信息。阿桑奇在法庭上神态镇定,偶尔露出微笑,以简短语句回答法官提出的若干问题。英国《每日电讯报》称,阿桑奇在法庭上表现出一种蔑视的表情,他承认违反了美国《间谍法》,但他鼓励线人获取机密信息并将其报道出来,这属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的言论自由范畴,“我认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应该保护这种行为……第一修正案和《间谍法》是相互矛盾的”。

据路透社报道,阿桑奇此前已与美国达成了一项认罪协议,同意对美国司法部指控他的一项违反美国间谍法的重罪认罪,罪名为“合谋获取并公开国防信息”。根据双方达成的认罪协议,美国司法部将寻求判处阿桑奇62个月监禁,这与阿桑奇在伦敦已完成的刑期相等。因此,在宣判后,阿桑奇获准离开法庭,并乘机返回澳大利亚。此外,作为认罪协议的条件,阿桑奇还必须销毁“维基揭秘”收到的所有美国机密文件。

华盛顿计算了形势?

阿桑奇现年52岁,2006年创办“维基揭秘”网站。2010年,“维基揭秘”曝光大量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的外交电报和美军机密文件,揭发美军战争罪行。阿桑奇随即身陷各种官司,2010年11月,先是瑞典法院告他强奸,他因此在英国被逮捕。美国也对他提出17项间谍罪名,如定罪可面临最高175年监禁。之后数年,在经历了保释出狱、躲进厄瓜多尔驻英使馆寻求庇护、失去庇护被逐出使馆、再次被捕等波折之后,他于2019年4月被关进英国安保最严格的贝尔马什监狱。

美联社26日称,阿桑奇与美国政府达成的协议“结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律纷争”,但也引发了有关言论自由和国家安全的分歧。报道称,阿桑奇被美国鹰派指责其泄露机密的行为“可能会使一些人处于危险之中”。不过,他的行动得到了言论自由倡导者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揭露美国战争罪行和丑闻方面发挥的作用。人们担心如果没有“维基揭秘”,美军的许多做法可能被掩盖。

目前,阿桑奇与美方达成的认罪协议具体内容仍不清楚,人们还纷纷猜测美国为何突然对阿桑奇“松手”。有分析称,一方面,澳大利亚阿尔巴尼斯政府一直努力结束这起案件,美国也想借此拉拢澳大利亚;另一方面,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继续追诉阿桑奇会给美国的“言论自由”形象带来不利影响,不符合美国利益。

俄罗斯《消息报》称,美国同意释放阿桑奇不是出于人道主义,也不是出于政客的良知,只是华盛顿计算了形势,意识到阿桑奇将是美国未来几年的形象负担。报道引述美军退役中校拉斯穆森的分析称,阿桑奇的获释发生在拜登与特朗普辩论的前一天,美国总统拜登企图借此提升左翼选民的支持率。



26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街头,人们举杯祝贺阿桑奇获得自由 图源:视觉中国

“令人震惊的先例”

福克斯新闻称,认罪协议使阿桑奇避免在美国坐牢,但人们担忧言论自由受到限制。报道引述一名支持“言论自由”的非营利组织负责人的话称:“美国终于结束了这场令人尴尬的事件,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拜登政府让阿桑奇对公开所谓政府机密的罪行认罪。虽然认罪协议不具有法院判决的先例效力,但仍然会在未来多年悬在所有人的头上。”阿桑奇的律师称,这起案件“应该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澳国会议员安德鲁·威尔基警告,美国让阿桑奇认罪开创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先例”,“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另一位澳议员乔伊斯也称,尽管他个人并不喜欢阿桑奇,但这一事件暴露出美国的“治外法权”。

英国月刊杂志《展望》编辑艾伦·拉斯布里杰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阿桑奇的遭遇对美国的‘吹哨人’来说是一个警告,让他们今后闭嘴。我估计它会起作用。”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6日引述俄科学院安全研究中心专家布洛欣的分析称,阿桑奇损害了美国和西方“民主自由”的形象。阿桑奇被释放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未来将不再受到迫害。▲

延伸阅读

牛弹琴:"可怜人"阿桑奇最终还是向美国低了头

来源:牛弹琴


51岁的阿桑奇认罪,承认泄露了美国军事机密

如果要评选过去40年,最具传奇性的澳大利亚人,那我认为,非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莫属。

这个可怜人,就因为披露了美国的秘密和丑闻,被美国全球追杀了14年,住了7年的厄瓜多尔大使馆,关了5年的英国大牢。

终于,6月24日,故事迎来一个戏剧性转折,51岁的阿桑奇认罪,承认泄露了美国军事机密;美国“网开一面”,判处他62个月监禁,等同于他在英国的坐牢时间。

阿桑奇随后登机,飞回澳大利亚。

走时,他还正值壮年,信心满满;归来,却已是满头白发,伤痕累累。

这就是叫板美国的代价!


阿桑奇走时还正值壮年,信心满满

但阿桑奇,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一页,关于美国的无耻,关于澳大利亚的无胆,关于自己命运的无奈。

确实太无耻。

阿桑奇创办的维基解密网站,披露了美国人曼宁提供的大量有关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美国国防机密。

与其说是机密,不如说是丑闻。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就是在伊拉克战场,美军阿帕奇直升机,一次无来由地在巴格达地面发动袭击,事件造成11人死亡,其中包括2名路透社记者。

这是什么罪行?

毫无疑问,这是屠杀!

如果没有阿桑奇,我们根本无从知晓真相。那两名路透社记者,很可能也被美国描述死于恐怖分子之手。

真相,让美国坐卧不安。然后,就是全力追杀。

按照美国指控的18项罪名,阿桑奇将最高被判175年徒刑。他将在美国把牢底坐穿。

阿桑奇不得不逃亡。他逃到瑞典逃到英国,但逃不脱的是美国的魔爪。

其中,很离奇的一件事:2010年,在瑞典要求下,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全球通缉阿桑奇,罪名是他性侵了两名瑞典女子。

在逃亡路上,还有这种“性”致?

阿桑奇断然否认,走投无路的他,在伦敦躲进了厄瓜多尔大使馆。当年,厄瓜多尔与西方一直不对付。

在狭小的大使馆,阿桑奇一住就是7年。


阿桑奇曾在厄瓜多尔大使馆一住就是7年

在这期间,瑞典方面突然又撤销了针对他的强奸指控。

强奸还是不强奸,原来也是这样戏剧性?

瑞典啊瑞典,原来也这样神奇。

但阿桑奇的故事,还只是一个开头。

国际政治风云变幻,7年后,厄瓜多尔政局变动,在美国压力下,撤销了对阿桑奇的庇护。

2019年,阿桑奇不得不走出大使馆,英国警方立刻予以逮捕,将他关在一间3X2米的牢房里。

接下来,就是美国的引渡大战。

阿桑奇自然拒绝引渡,全世界也群情激愤。

毕竟,阿桑奇不是美国人,他创办的网站,只是刊登了美国人披露的内部材料,这完全符合西方新闻自由的定义,何罪之有?

换一个角度看,如果阿桑奇揭露的是俄罗斯(对不住了,俄罗斯),那美国百分百会认定,他是英雄,但很可惜,他揭露的是美国。

什么是双标?

这就是双标!

这里面,还不得不提澳大利亚的无胆。

澳大利亚的几任政府,总是以维护澳大利亚人权益自居,今天抗议这个国家,明天抗议那个国家。但阿桑奇是彻彻底底的澳大利亚人,他披露的也是震撼全世界的真相,澳大利亚维护阿桑奇了吗?

澳大利亚默不作声,任由美国追杀阿桑奇,甚至通过瑞典等国,采用了很卑劣的手段。

澳大利亚人愤怒了,我看到最近一份民意调查,71%的澳大利亚人,支持无罪释放阿桑奇。

也不得不说,相对于前几任总理,澳大利亚现总理阿尔巴尼斯,还是要更有作为一点。

在国内压力之下,阿尔巴尼斯公开向美国呼吁,放过阿桑奇吧。

最终,经过一系列的讨价还价,协议达成。

阿桑奇回到澳大利亚,美国还是会判他有罪,但他的服刑时间,由他的伦敦监狱时间抵扣。

很有意思的一点,阿桑奇还需要去美国法庭认罪,但这个法庭,不在美国本土,而是在太平洋上的塞班岛。

很简单,阿桑奇还是不相信美国。按照美国媒体的说法,他担心如果去了美国本土,不排除又被扣下,把牢底坐穿,甚至神秘死亡。

塞班岛是美国海外领地,邻近澳大利亚,想必美国不至于在那里下手。我看到,CNN最后的评价,“这是一个巧妙的解决办法”。

为了回家,为了自由,阿桑奇最终低下了头。但很多澳大利亚人,更多的是悲愤。

澳大利亚绿党参议员舒布里奇就表示, “我们要明确一点,阿桑奇根本就不应该被指控犯有间谍罪,也不应该被迫达成这项协议”。

为什么?

“阿桑奇只是向世界展示了,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恐怖行为,以及美国与澳大利亚等国政府的共谋行为而被监禁多年,这就是他受到惩罚的原因。”

我看到,一些国际政要也发表了自己看法。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就说,“对阿桑奇的永久监禁和酷刑,是在全球范围内对新闻自由的攻击。”

他应该也是有感而发。


阿桑奇曾登上时代杂志封面

但美国明明知道自己双标,却还是对阿桑奇追杀不放,为什么?

很简单,阿桑奇侵犯了美国的利益,尤其是曝光了美国的太多丑闻,不惩罚阿桑奇,美国怕出现更多的阿桑奇。

CNN就引述英国《展望》杂志编辑艾伦·拉斯布里杰的话说,阿桑奇获释自然是一个好消息,但“够了,他的遭遇是对记者和举报人的警告,让他们保持沉默。我怀疑它会奏效。”

可怜的阿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