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第16次高考,唐尚珺不再执着于清华丨大象深度

时间:2024-06-25人气:作者: 未知

第16次高考,唐尚珺不再执着于清华丨大象深度

大象新闻记者 关新耀

2024年,唐尚珺第16次高考。

这一年,他依然是各大媒体关注的对象。


唐尚珺今年是第16次高考

6月24日,广西招生考试院发布消息,公布广西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中普通类本科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首选历史为400分,首选物理为371分。特殊类型招生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首选历史519分,首选物理501分。

唐尚珺没有向媒体公开今年的高考分数。他说,在录取结果出来之前他不会公布自己的考分和志愿。如今,正处于填报志愿阶段,他不再执着于清华大学,他想早日进入大学,这样才会有机会改变人生轨迹。

关键词:生活

直播、烧烤、弹吉他,唐尚珺的生活并非只有学习

18年高中生涯,16次高考,15次复读。在外人眼中,35岁的唐尚珺似乎总与高考相关。

但并非如此。唐尚珺的生活并不只有学习。

2024年高考后,唐尚珺便赶回老家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的一个小山村。6月11日,唐尚珺在社交平台更新短视频,并发文“假期开始,端午安康”,与关心自己的网友分享他的乡村生活。

抓鱼、吃粽子,唐尚珺分享与母亲一块过端午的美好时光。

35岁了,视频上的唐尚珺依然是一副学生模样的面孔。

“高考完回去过端午,说了一些让老妈放心的话呀,叫她放心。”唐尚珺告诉大象新闻记者,等高考成绩这几天,会帮家里干点活,喂喂猪、练练字、练练吉他,没有特别的安排。


唐尚珺和家人一起出游

除了陪母亲过端午外,唐尚珺还帮姐姐卖烧烤。

“9点50,准时到摊。”6月14日,唐尚珺在社交平台分享夜市里卖烧烤的短视频。

视频中,唐尚珺学着烤牛肉串,等客人吃完,唐尚珺也坐下来吃起自己烤的牛肉串。

6月21日,唐尚珺再次分享他的烧烤生活,这次主要是展示烧烤前的准备工作,比如穿泡椒牛肉、穿鸡翅、穿青菜,忙碌了一下午,到了傍晚,他和姐姐一起到夜市上出摊。

“烧烤也没什么特别,我回去干农活也是学习之外的,帮帮家里人,理所当然。没啥特别的。”唐尚珺认为,自己并未和社会脱节,一直处在社会当中。

除了给家里人帮忙外,从高考结束到出成绩前,唐尚珺还开启了四场直播。

其中,在三场直播中,唐尚珺与网友分享高考和生活的事,每次直播间吸引了很多网友,6月24日,高考成绩公布前一天,唐尚珺第四次开启直播,直播间人数最多时高达7万人。直播中,唐尚珺还选择与网友连麦聊天,有网友向其建议报考院校,有网友向其建议专业。

同一天,6月24日下午,唐尚珺还发布短视频,分享其弹吉他唱歌的生活状态。

“直播,主要是回应了一些网友对我考试的一些关心,说了一些我近期的一些规划吧。”对于直播,唐尚珺这样回应。

四场直播中,还有一场是直播夜市卖烧烤。

6月19日,在街头烤串的唐尚珺选择现场直播,引来两万多人围观,直播中,唐尚珺偶尔会与观众互动,偶尔要去烤串,享受城市里的烟火气。

关键词:新高考

广西迎来新高考首考,唐尚珺考后称有遗憾正常并分享复读生活

每年高考前后,因为复读,唐尚珺经常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

对此,唐尚珺称:“我还是不太喜欢也不习惯被关注,有时候人走在路上,被人家认出来,挺尴尬的,我还是喜欢清静一点。”

2023年,第15次高考的唐尚珺因为填报的四个志愿均未被录取,补录无合适的学校和专业,选择再次复读。

“去年没能进入预想的学校学习,这确实有点遗憾,期间有点折腾。”唐尚珺说。


唐尚珺称对于是否继续复读,现在不能说的太绝对

根据教育部的公示,作为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区)的广西,今年也迎来新高考首考。

2024年1月29日,广西招生考试院曾发布《广西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解读》。

根据政策要求,新高考采用“3+1+2”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没考之前,就知道广西即将进行高考改革,自己去年也很想上岸。最后因为志愿问题被退档,补录没有合适的专业,不得已只能去面对这个新高考。”面对新高考,唐尚珺说,他也做了一些准备。

通过这次考试,唐尚珺感觉高考试题很重视基础,同时也有很有区分度和难度的题目。“感觉上大体和去年差不多。”

从老高考过渡到新高考,唐尚珺还在适应。

“总之,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写得不顺畅,有遗憾也是正常的。”唐尚珺说。

对于未来是否继续复读,唐尚珺认为,现在不能说的太绝对,“就像去年,结果因为退档,也没去读大学。现在只能说更加慎重,多听听别人的建议。”

这次高考,唐尚珺不像以往,考后,他分享起复读生涯。

6月17日,唐尚珺在社交平台发布短视频,回忆过去一年的复读生涯。


过去一年,唐尚珺在河北衡水复读

从南到北,从广西到河北,两千多公里路。

过去一年,唐尚珺在河北衡水复读。复读期间,因为路途遥远,为了节省开支,唐尚珺只有高考报名和过年的时候才回家。

“现在哥哥姐姐都在外面打拼,家里的地基本都给亲戚种,到没有农忙一说了。”唐尚珺说。

回忆起在河北衡水的复读,唐尚珺感到很满意。

“按照学校的节奏,期间,和其他学生作息时间正常,上课、吃饭、学习。”唐尚珺介绍,复读期间,学校老师们没有因为他的特殊经历和年龄对他另眼相看,很多时候,他们更多的像大哥大姐一样关照他,这让唐尚珺特别感动。

“同学们叫我大哥,他们都很好,平常有啥吃的都拿来问我:大哥,你吃不吃这个?”唐尚珺说。

一年复读中,除了学习,唐尚珺还会打篮球解压。

关键词:师范

不再执着于清华大学,首先考虑去上大学

高考成绩揭榜后,唐尚珺也开始填报志愿,这一次他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谨慎。

高考改革后,不仅考试科目有所调整,志愿填报和录取规则,都和往年有一定变化。

新高考方案实施后,在志愿填报方面,多地实行“院校专业组”的方式,录取不再区分一本、二本,合并为本科批次。

唐尚珺之所以一直高考,源于心中的一个“清华梦”,他也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为此,从2010年起,他在广西各地瞒着家人进行了漫长的复读。对于他来说,清华大学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终点线是考到更高的分数。


唐尚珺出门旅游时拍的照片

18年高考来,唐尚珺像在“坐过山车”,2019年时,他考过高分645分,不如意时,他只考了300多分。

为了复读考清华大学,唐尚珺曾对家里撒谎外出打工,在好友何汉立所拍的纪录片《高十》中,他也的确是这么说的。他谎称在一家叫“顺丰”的公司工作,一个月工资1600元。事实上他拿着家人给的大学学费,一直在钦州二中复读,每年成绩都有所进步。

因为“清华梦”,18年来,唐尚珺一直是一名高考生。

今年是唐尚珺第16次高考,也是他读高中的第18个年头。

经过这些年,唐尚珺告诉大象新闻记者,他认识到有些事情确实很有难度,清华大学可能最后只能是一个梦。

其实,2023年,第15次高考的唐尚珺不再执着于清华大学,但填报的四个志愿均未被录取,补录无合适的学校和专业,选择再次复读。

对于今年报考,师范类院校是唐尚珺的首选。

“这个选择结合我个人经历,兴趣,还有也结合了朋友的建议。因为我也有好几年在做家教,感觉教书育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职业实现个人价值,回馈社会。”唐尚珺说,填报志愿,自己会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同时也会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唐尚珺经常提到考试中答题会有压力,填报志愿也会谨慎。

“压力从这两年特别明显,一方面可能来自家里,我老妈,哥哥姐姐都希望我走出这个循环,去读大学。我自己也很希望能考好一点,给自己的复读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唐尚珺说。

“如果上大学的话,可能老母亲还是在家跟我哥。我的经济实力有限,带我母亲出去的话是不现实的。”

目前,唐尚珺首先考虑的是先去上大学,他认为,到了大学,可能会遇到有什么机会或者机遇,人生的轨迹可能就会改变。

关键词:纪录片

纪录片《高十八》创作中,唐尚珺建议高中生做好规划,结合自己不好高骛远

2016年,跟拍三年后,30分钟左右的纪录片《高十》上映,唐尚珺受到公众关注。

这是唐尚珺的好友、纪录片编导何汉立的作品,2017年推出纪录片《高十》后,唐尚珺成为历年高考中人们关注的对象。

在纪录片中,一次过年的散伙饭,唐尚珺喝醉了。

“心中的梦想,它老手驱使我去做那些事,那些事你懂的,我本来是打算只做一年,做一两年,三四年,做了五年了,很多人不懂我做什么,很多人都不懂,就你懂了。”唐尚珺时而轻声说,他现在都怀疑“知识改变命运”是不是真的,小时候被“蒙”了很久。

“为了那句话,我反悔了现在,现在没有路可以走了,我就尽力往前走了,以前说非要考什么大学啊,现在我想想也不是,小时候可能被他们那个思想灌输坏了,其实很多路可以走的,但是现在我不能回头了,我只能再走一段就要结束了,不管结果怎么样,但是结果都会比以前好很多。”唐尚珺说,现在喝醉了,但是很多人挣扎了一辈子都挣扎不出这个圈,农村这个圈很多人讨厌在这里呆着。

何汉立告诉大象新闻记者,从去年6月起,他又继续将镜头对准这位20多年的好友,跟拍唐尚珺至今,正着手创作纪录片《高十八》,聚焦唐尚珺“上岸”的故事。

其实,从去年起,唐尚珺偶尔会和何汉立一起外出拍摄。

唐尚珺认为,跟何汉立出去拍摄很好,外出拍摄,首先可以见识到各种各样的人,还有各种地方的人文风情,其次还能学习到拍摄的技术,怎么拍摄,然后跟各种各样的人交流,挺好的。

“《高十八》的拍摄内容和主题我不是很清楚,但我觉得应该呈现的是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追求梦想不断拼搏,奋斗的精神。还有国家高考制度在公平,公正,包容上取得的巨大进步。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力,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而不仅仅局限在我个人复读层面。”唐尚珺说,片子没出来,但是他很相信朋友的立意和主题。

唐尚珺称,希望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上高中后之后就要有自己的规划,有自己的目标,结合自己实际,兴趣,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打好基础,你会离梦想越来越近。多和老师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