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杜达访华,波兰的心思 波兰杜国勇

时间:2024-06-26人气:作者: 佚名

杜达访华,波兰的心思 波兰杜国勇

不管这些国家内部是什么情况,关键在于中国以我为主。

文 | 海上客

波兰总统杜达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从6月22日至24日,时间不算短;

北京、大连、上海,行程还很密。


杜达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图:新华社

在海叔看来,从杜达访华,可以看出三方面的解读——

01

第一方面当然是探看波兰与中国的关系。

杜达访华临行之前,于当地时间6月21日在华沙奥克西军用机场发表讲话。讲话中满满回忆。比如他2015年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再比如之后来华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海叔要说,作为波兰总统,杜达的年龄不大, 52岁,但他上任已经9年时间了,换言之他很年轻就上任了,且一上任就首访中国。如今,带着回忆而来,杜达当然有期待。

“这次访华,时间较长,包含很多议题。”杜达当时说。

还该看到,杜达此行,正是中国与波兰建交75周年前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波兰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年自然成为最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欧洲国家之一。

之后无论是中波轮船公司,还是中国加入总部设在华沙的铁路合作组织(OSJD),中国与波兰之间,有许多交集。哪怕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乃至国号都变更了的波兰,在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上,都仍有较为积极的表现。


中波轮船股份公司于2024年6月15日迎来73岁生日 图:中波轮船公司

不仅中波轮船公司继续发挥其功效,并逐步以长三角、中东欧两大区域物流平台建设为两翼,全力打造专业化、领先型的航运物流综合服务商;更有铁路合作组织继续发挥作用。

回看在东欧剧变以后,军事性质的华沙条约组织瓦解了,包括波兰在内的一些当年的华约国家加入了北约。但当年在一些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东亚社会主义国家间建立起来的铁路合作组织,却焕发了青春。乃至连韩国都加入进来。


2023年9月14日,成都国际铁路港中波企业线上洽谈会,来自成都、波兰的近30家企业代表相聚云端,在云对接、云洽谈中共同探讨合作机会

而“一带一路”倡议也好,中欧班列也好,实际上都使得铁路合作组织有了新的工作领域。

在中国来说,常年派驻代表在华沙,同时也增进着中国与波兰之间的铁路合作。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杜达访华期间,双方一致同意制定并积极落实两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在该行动计划中,提到中波双方——

愿商签深化铁路领域双边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铁路合作,推动亚欧铁路互联互通,共同打造稳定、经济、高效的运输通道;

认为中波轮船公司是两国航运合作的典范。

当然,中波之间的合作,目前来看,单单“行动计划”中所提到的还有许多新增亮点!

02

第二方面则要看到,波兰是欧盟国家。

在杜达访华之前,欧盟刚决定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最高达38.1% 的临时关税。这一计划本欲在7月4日开始实施。可从6月22日德国联邦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罗伯特•哈贝克之访华,就能看出中国与欧盟之间有得谈。


6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北京会见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罗伯特·哈贝克一行 图:工信部网站

何所谓有得谈?

比如德国车企在有关中国电动汽车问题上,其实观点与欧盟内部主张加税的一些国家是不同的。而在杜达访华期间,从“行动计划”又能看出——

双方支持在电动汽车、绿色发展、物流等领域开展双向投资合作,改善投资环境,为两国企业进入对方市场提供机会平等、公平竞争营商环境。

纯从做生意的角度看问题,尽管波兰是欧盟成员国,但其并非进口中国电动汽车的一线大客户。反倒是其农产品禽肉、鲜食蓝莓、菜豆、野生水产品等渴望输入中国。这样的情况下,波兰是否支持对中国增加电动汽车等的关税呢?

显然,与中德一样,中波之间,也很是有得谈!至于知识产权领域、民航领域,以及科技和绿色发展领域、人文交流领域的合作,显然也在增加之列。

03

第三方面还要看到,波兰还是处在中东欧的一个中等国度。

当年,波兰是华约国家,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在苏东剧变之后,波兰总体上倒向了西方:比如加入欧盟,比如加入北约。在俄乌冲突中,也坚决反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

其实,海叔在昨天(6月25日)的文章 中,已经提及,因为俄乌冲突,使得中东欧许多国家面临一些艰难选择。其实,不仅白俄罗斯、塞尔维亚面临一些艰难选择,比如匈牙利——其与波兰一样是曾经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亦是在苏东剧变之后成为欧盟、北约的成员。

而匈牙利目前的情况是——总理欧尔班时常一个人顶着欧盟不少国家,表示出反对意见。

而在不久前欧洲议会选举之后,欧洲一些极右翼势力想在本国上台。同样是极右翼的欧尔班,当然希望欧洲范畴内自己的政治盟友越多越好。

但对中国来说,其实不管这些国家内部是什么情况,关键在于中国以我为主,做好自身的外交工作,与各国能够延续友好,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