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南昌民融登中心“停摆”风波(南昌民融登投资有风险吗?)

时间:2024-06-02人气:作者: 佚名

南昌民融登中心“停摆”风波(南昌民融登投资有风险吗?)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牛钰 蔡越坤 2024年5月,南昌市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下称“民融登中心”)突然“停摆”,让投资者黄芳慌了神。

5月15日至5月20日,黄芳本应收到通过民融登中心投入的110万元本金的付息,但是资金迟迟没有到账。

黄芳了解到,民融登中心推荐的投资产品发生大面积违约,许多投资者无法追回出借的资金和应得的利息。目前,该中心业务已经停摆。

黄芳是南昌一家火锅店的老板。2017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接触到民融登中心。此后,民融登中心的业务经理不定期地向她推荐年化收益率在10%左右的投资产品。黄芳称,当时业务经理告诉她,民融登中心是正规且有监管的平台。



图为南昌市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在爱企查上的登记信息

民融登中心的一位业务经理告诉黄芳,民融登中心产品爆雷涉及2200多位投资者,总金额约十几亿元。客户群体以南昌本地市民为主,其中以60岁至90岁的群体和投入100万元至200万元的投资者居多。

5月30日,经济观察报向民融登中心、南昌市金融办致电,询问民融登中心相关产品发生违约的相关事宜,获得的回复均为:目前金融办等政府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具体情况需要等待进一步的调查结果。

投资者提供给经济观察报的信息显示,5月31日上午,9位投资者代表在南昌市信访局参加了商谈会。南昌市金融办一位人士通报了相关情况:目前警方已经追回了200万元,另有借款公司承诺归还140万元。此外,警方还查封了工业用地76亩,一栋3200平方米的大楼。其他追查资产的工作,相关部门仍然在进行中。5月21日,经济观察报向南昌市金融办相关工作人员确认该情况属实。

民融登中心官网信息显示,该中心由南昌市金融办批准并监管,是南昌市范围内首家民间资金服务机构,经营范围为民间资金供需信息登记与发布、民间资金供需撮合、民间融资借贷合同备案等。

一家成立了九年的民间融资撮合平台轰然“倒塌”,令投资者们猝不及防。

民融登中心爆雷

2017年以来,黄芳一直用闲置资金购买民融登中心平台上的产品。产品到期后,民融登中心的业务经理会为她再签一个产品合同,购买下一只产品。

黄芳在这里出借资金已经超过八年。她从未想过,“正规且有监管的”民融登中心会突然爆雷。

2023年11月,是黄芳最后一次投资的时间。她将闲置的110万元分散投资于民融登中心业务经理推荐的三只产品中。

黄芳提供的合同显示,这三只产品均为南昌中油国储民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油国储”)的定向集合资金计划,分别是:“油储八号”,投资金额是40万元,存续期为2023年9月15日至2025年9月15日,季度付息为1.06万元;“油储九号”,投资金额是40万元,存续期为2023年11月3日至2025年11月3日,季度付息为1.06万元;“掘金6号”,投资金额是30万元,存续期为2023年3月28日至2025年3月28日,季度利息为7950元。

上述三个项目的年化收益率均为10.6%,每季度20号付息,存续期内不可赎回,最后截止日还本。


多名投资者用闲置资金购买民融登中心平台上的产品,图为投资示意图

根据合同信息,中油国储为甲方(管理人),黄芳等投资者属于乙方(投资人),此外,江西亚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丙方(担保人)。黄芳所提供的关于中油国储融资项目宣传材料显示,中油国储是经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备案同意,市政府金融办审核批准成立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

在上述项目中,投资者需要把钱转到中油国储的账户,中油国储负责管理定向集合资金计划,收取管理费。管理费在资金到账后一次性收取,费率为实际募资金额的2%。管理费作为管理人日常运作费用,后期不再收取。

5月30日,经济观察报致电中油国储公开披露的联系方式,截至发稿,电话均未接通。

黄芳称,民融登中心于2019年底2020年初开始推广上述中油国储的资金集合计划。此前,黄芳等人在民融登中心一直是以“资金出借人”的身份,出借资金给小微企业。后来,由于中油国储定向集合计划的收益率更高,她开始购买中油国储项目产品。近三年来,其投入的110万元本金,每个季度获得的近3万元的利息,一直稳定到账。

今年5月15日,黄芳收到业务经理的微信消息称,因为银行批量“公对私”系统升级,需要2至3个工作日完善,5月15日付息项目全部延迟至5月20日统一付息。

5月20日,依然没收到利息的投资者们陆续被各自的业务经理口头告知:民融登中心已经因为资金链断裂爆雷,所有项目的本金和利息支付都出现困难,并且民融登中心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郭佑军已经失联。

经济观察报于5月28日至5月30日多次拨打郭佑军的电话,电话都处于关机状态;将采访问题发送短信过去,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居间人”平台何以持续多年?

据经济观察报调查,民融登中心推广的项目主要分为“民间借款类”和“中油国储定向集合资金计划”。

多位人士称,多年以来,他们在民融登中心投资的产品类型主要为“民间资金借款”类,合同由四方签名盖章。在此类型项目中,他们作为资金出借人,借款给小微企业,民融登中心的身份是居间人。

2024年5月8日,南昌的另外一位资金出借人在民融登中心业务经理的介绍下,将10万元出借给一家企业,借款的期限为6个月;借款季利率为2.10%,季度利息为2100元。

南昌市的陈先生透露,自己的母亲在民融登中心业务经理的介绍下,已经连续九年作为“资金出借人”,借给企业的资金累计超过百万元。目前,民融登中心爆雷,这些借款涉及四家小微企业。

陈先生称,民融登中心推出资金集合计划的时候,他的母亲建议别人不要买,因为合同上写“投资人”这个身份就意味着投资可能会出现亏损。在民融登中心早期一直推进的常规项目中,合同上写的是“出借人”,出借资金出现亏损的风险明显要小。

陈先生的母亲现年87岁。2015年,从体制内退休多年的她从公开宣传信息中了解到民融登中心。凭借多年的金融从业经验,她认为民融登中心平台上的“民间借款类”产品本金的安全性较高,年化利率约在7%至9%,此类借款通常相对小额且短期就能回款。

多位资金出借人提供的产品签约合同显示,合同标题为《南昌市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民间资金借款合同》,并且附有《南昌市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民间资金借款借据》,甲方为出借人,乙方为借款人公司,丙方(担保人)为江西亚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丁方(居间人)为民融登中心。

从模式上看,民融登中心是处于金融交易双方之间的中介机构,主要负责撮合金融交易的达成,联系资金出借人直接对接下游小微企业。一位曾短期在民融登工作过的人士称,在撮合资金时,民融登中心要从小微企业收取中介费,但具体收取方式并不知晓。

从借款合同内容和流程上来看,即使居间人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出借人和借款人的交易。民融登中心自称引入有资质的担保机构为融资企业提供担保,担保方优先垫资赔付。

作为“居间人”的民融登平台“停摆”,缘何影响到“民间资金借款”类项目的正常运转?一位资金出借人转达业务经理的回应称,因为民融登中心爆雷,政府已经接管了所有的账户和资金。

但是根据资金出借人实地探访发现,上述部分借款的企业无法在企业的注册地点找到。天眼查数据显示,江西协进、金领驾校等多个借款的小微企业作为收款方,在股权穿透上与民融登中心和民融登中心的法人代表郭佑军存在关联。

此外,部分资金出借人收到的利息打款账户为“江西赣企互助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注册信息显示,该公司的法人代表也为郭佑军。



“江西赣企互助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也是郭佑军

涉嫌“自融”?

经济观察报采访发现,很多人通过民融登中心进行资金出借或者投资,普遍有八年左右的时间。

民融登中心官方微信资料显示,“2015年3月20日,民融登中心开业当天,民融登中心推出了首款投资产品,预期年收益达12%,600万元融资额度在一小时内即告售罄,彼时银行定存一年的利率低于3%。”

经济观察报从多位投资者处了解到,他们主要依靠公开信息、公司的线上线下宣发活动、亲戚朋友的人际传播了解到民融登中心这个平台。有一位参与时间最长的投资者,是从2015年这个平台建立初始,就开始每年出借资金或者购买投资产品,并一直稳定地获得收益。

黄芳告诉经济观察报,在2020年左右,民融登中心推荐的产品项目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民融登中心主要是以“居间人”身份,撮合旺城实业、江西协进等公司从资金出借人处借款。近几年,该中心频繁推出新项目,尤其是鼓励大家参与两年期的中油国储资金集合计划。在这之前,该中心没有长期项目,普遍是6个月、1年的短期项目。

按照原有的流程,每一年合同到期时,即最后一笔利息到期时,投资者若想继续投资,会被收回旧合同,重新签订新的合同。本金会随最后一笔利息一同转出。2020年开始,业务经理对黄芳称,本金转出转进很麻烦,干脆就不转出本金,在收到利息后直接签新合同。许多跟黄芳一样的投资者同意以这种方式继续投资。

但也是在2020年开始,黄芳发现,自己手中的中油国储项目和民融登中心担任居间人的借款项目,利息打款的账户主要是郭佑军名下的江西赣企互助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有些时候利息打款方是中油国储。

天眼查信息显示,民融登中心由蓝田环保有限公司(下称“蓝田环保”)100%持股。蓝田环保属于中国蓝田总公司的成员,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一家以从事其他金融业为主的企业。企业的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郭佑军。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中油国储同样由蓝田环保100%控股,与民融登中心为同一大股东。

5月30日,经济观察报向南昌市金融办询问中油国储和民融登中心的关系,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

上述民融登中心的前员工表示,其在入职培训时,部门主管介绍说,虽然中油国储和民融登中心是不同的名字,但实际上是同一家公司,拥有统一的业务人员。

多位资金出借人称,中油国储和民融登中心的办公地均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汇龙铭都8号楼商住楼。他们从未见到过中油国储的工作人员,向他们宣传介绍产品的一直都是民融登的业务经理。

5月30日,因多次拨打蓝田环保的电话并未接通,经济观察报记者当日前往蓝田环保的注册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台北路32号8幢四层415室”,发现该注册地址并非蓝田环保的办公地点。

该地物业办公室相关人员称:415室此前为一家人力资源公司,2024年4月刚租给一家科技公司,其从未听过蓝田环保。该地只有7幢有415室,蓝田环保所写的8幢415的房间并不存在。8幢均为8开头的四位数房间,并没有8415房间,亦没有蓝田环保。

南昌市金融办等展开调查

2014年10月,江西省金融办发布《关于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试点工作指引》【赣金发2014(5)号】的文件,文件内容显示,民融登中心经批准的经营范围为民间资金供需信息登记与发布、民间资金供需撮合、民间融资借贷合同备案。

民融登中心作为一个民间融资和借贷的“桥梁”,成立九年之后,投资者们通过其出借资金后,却无法按期收到出借的本金和利息。

经济观察报注意到,南昌民融登中心并非首家曝出风险的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

鹰潭市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披露,鹰潭市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余江县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下称“鹰潭民融登中心”)因诸多原因于2023年1月28日停业,无足额现金清偿资金出借人。

此外,2024年2月4日,鹰潭市高新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鹰潭市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有关人员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第一次资金清退公告》,明确将鹰潭民融登中心有关人员定性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2024年5月30日,经济观察报致电鹰潭市高新区金融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复表示,目前相关资产仍在处置之中。

5月30日,南昌市金融办相关工作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目前已经对民融登中心展开调查。对于“民融登中心牵涉资金规模累计情况”的问题,对方回复称并不清楚。

一位地方金融研究专家向经济观察报表示,民融登中心是一种撮合资金供给方和资金需求方的中介机构,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批准成立,但尚无一个监管机构统一进行管理监督。地方金融监管与中央监管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没有统一监管标准,导致民融登中心出现了一些乱象。因此,该专家认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在负责审批机构的过程中,应该承担起监管的责任,才能减少这类中介机构风险爆发的情况。

作者:牛钰 经济观察报记者

新闻线索请联系邮箱niuyu@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