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 ——毛姆
春风路过窗台,光阴里躲着童年。
高低错落的鹅黄色台阶上,几个孩童正埋头畅游在文字的海洋。
就着几缕淡淡的春光和书籍满满的书架,那画面静谧得让人不敢靠近打扰。位于架空层中的邻里书屋,与不远处的艺术长廊一样,成为了学原居民们的新宠。
认真阅读的孩子们
双馆揭牌,添艺术风采
“现在能进来看书了吗?”
我们刚刚进入书屋,一位路过的居民就熟练地从门外探头进来,一脸期待。
他没有等待太久。
3月19日上午,礼花落下,标志着“书艺盛启,悦见未来”国贸学原社区文化活动月启动仪式,暨学原邻里书屋开幕仪式、“翰墨书警心笔尖绘风华”书画作品展在厦门市翔安区国贸学原正式举行。
备受期待的邻里书屋和艺术长廊,终于正式揭牌开放。
书画作品展暨学原邻里书屋揭牌仪式现场
至此,学原邻里书屋前后3期,共计6个场馆都已全部开馆,并均将进入试运行阶段。场馆面积合计约750㎡,设置有儿童阅读区、电子阅览区、成人阅读区等。
进入书屋后,才发现它质朴的外表下怀着一颗便利的“科技心”。门边墙上黑色的大屏幕静静迎接着来客,以柱状图、折线等形式表示着今日客流量、客流量高峰期等数据。
借阅机旁边的一对母女小声交谈起来。小女孩拿着一本《富兰克林的故事》,小心地放到了一旁的台子上。接着,母亲将社保卡插入卡槽,一边教她怎么用,一边握着孩子的手点住屏幕上的“借书”按钮,很快,一个绿色的“借书成功”浮现。
我羡慕地盯着那台机器——这对社恐真的很友好。
书屋内被窗外的阳光照得通透明亮,木制桌椅、书架色泽含蓄温润,五颜六色的书脊为静谧的空间增添了满墙缤纷。
虽然同样令人眼花缭乱,但那并不是超市货架上、手机屏幕里,为了宣传商品所用的杂乱、刺眼、浮躁的色彩。而更像许多不同的门扉,每叩开一扇,都会发现新的乐趣。
书屋规模不小,据说馆中藏书有一万册左右。随便挑一张木桌坐下,除了窗外风景,所望皆书。儿童绘本、生活常识、科普读物、严肃文学……应有尽有。
并立的书架,仿佛丰腴的精神粮仓,警醒着心灵上的饥渴。
下班回家,我总是脱了鞋就倒在床上打开微博,随意点开首页的短视频,一个接一个看下去。这些视频未必有趣、有用,但我仍然继续观看着,仿佛内心有一个永不餍足的空洞。
我试图用捕捉到的一切信息填补它。有趣的动物视频、网友的辩论、跌宕起伏的厕所读物。看似满足,其实还是空虚着。
但进入书屋,心中突然升起了一股敬畏。
突然觉得,自己的手机依赖症好像被治好了。
走进邻里书屋内部
除了邻里书屋,不远处的“艺术长廊”也别有洞天。
以前,想去艺术馆,总要坐几十分钟的地铁、公交,现如今,对学原的居民来说,只需电梯再加上几步路,就能轻松抵达。
艺术长廊内两侧展示着80幅优秀的书法、国画作品。书法作品,或笔力虬劲、或潇洒飘逸。画也赏心悦目,我最喜欢的是一副白鹭,苍劲的一笔便轻松塑造出了骨节分明的长腿,透过画布,仿佛能和它金黄的眼睛对视。连完全外行的我,都能感受到国画无穷的神韵。
艺术长廊内部
万卷书里,觅结缘童趣
启动仪式之后,是“与春相‘绘’,献礼女神”绘画比赛颁奖典礼。颁奖进行时,不少获奖的孩子还泡在书屋,是被家长拉上领奖台的。
他们大多带着兴奋又茫然的表情,抱着人生中第一个奖杯,小小的身影被家长珍惜地收入镜头。一个扎着辫子的女孩紧紧抱着几乎比自己身体还大的画具,转身躲过了记者递来的话筒,最后一头扎进妈妈怀中,才咧嘴笑开。
为选手们准备的丰厚奖品
获奖小选手上台领奖
另一边,邻里书屋进行着“故事妙妙屋”环节,志愿者带着孩子们读了《独一无二的你》。
之后是手工活动。志愿者摆上超轻粘土,分发了卡纸,书屋里的孩子们开始搓粘土条,在卡纸上摆成鱼的形状。挨得近的孩子,时不时瞟一眼邻座的成果,向他们借一块色彩缤纷的粘土。
安静的书屋逐渐雀跃起来。
认真创作中
当时,业主谭女士正坐在儿女身边,耐心地看着他们创作。
谈到这次活动,她高兴地说:“非常方便。”
图书馆和艺术长廊都进了小区,想看什么书都是分分钟的事。可以让孩子培养读书的爱好,在活动上认识年龄相仿的伙伴。
“刚好,她也喜欢捏橡皮泥什么的玩。”“是超轻粘土!”女孩抬起头,认真地纠正道。
听说学原社区今后将计划推出更多活动:“玩趣总动员”“金鸡带你看电影”“春日读书分享会”“中秋博饼节”“暖冬感恩季”、“艺术长廊”的摄影、绘画展览……无论男女老幼,都能在活动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一场。
邻里书屋、艺术长廊的揭牌,是学原社区在文化建设层面进行的又一次升级,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具象化。通过对于书香艺术氛围的打造,打通了公共文化活动的“最后一公里”。
真正的文化建设离不开人,健全人格的形成离不开书籍的熏陶。国贸学原凭借着“小区+片区”的建馆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方便国贸学原小区居民借阅图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不仅提供了阅读的场所,更提供了社交的空间。
书屋虽小,却寄托着对一个更加温暖、关怀、智慧的社区的美好愿景。
不舍地告别这里,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一次,出门忘了带钥匙,又害怕对门邻居养的大狗,就只能在小区楼下的石凳上看着书等大人回家。夜色四合,路灯光暗得不得了,还没弄懂苏菲和艾伯特去了哪里,就打了一个巨大的喷嚏。
看着书屋内温馨的灯光,我想,还好,要是学原的孩子遇到相似的情况,他们还有一个温暖、宁静的去处。
如果我是孩子,我也希望楼下有这样的图书馆。(文/林洛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