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高院对隐名股东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最高院对隐名股东的认定标准为:(1)与显名股东间有协议。虽然这个协议对于公司不具有约束力,但是在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依然有效。它不仅是隐名股东用来约束显名股东的依据,也是证明隐名股东对于公司实际出资的有力证据。根据上海市高院的规定,如果双方在协议中未约定隐名股东为股东或者承担投资风险,并且隐名股东也没有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管理或者未实际享受股东权利的,双方之间隐名投资关系将不会被认定,而是按债权债务关系处理。
(2)不实际参加公司经营。在实践中,有的隐名股东不参与公司经营,完全由显名股东行负责,有的则以自己名义行使股东权利。由于公司的社团性,公司的其他股东有权知道公司的投资人是谁。隐名股东以自己名义参与公司经营,行使股东权利,是公司以及其他股东知道并且认可隐名投资行为存在的证据。因此,许多地方的法院均把隐名股东是否实际参加公司经营作为确认隐名投资关系的重要条件。
(3)无违法行为。中国法律、法规对于某些行业、企业的股东身份进行了限制。比如,外国自然人不得成为中外合资企业的股东,在实践中某些人就采取隐名投资的方式参股合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隐名股东如果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将不会受到法院的认可,对于隐名股东以及显名股东双方而言,都将承担较大的风险。
二、实名股东和隐名股东的区别是什么
1、概念不同
隐名股东也叫实际投资人,是指依据书面或口头协议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权者。与隐名股东对应者,通常被称为挂名股东。挂名股东,是指在公司隐名投资过程中,约定将隐名股东的出资以自己名义出资、登记的一方当事人。
2、登记方式不同
隐名股东是指为了规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出资,但在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与此相对应,挂名股东(或挂名股东)是指记载于工商登记资料上而没有实际出资的股东。
3、出资形式不同
隐名投资是指投资人实际认购了出资,但是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股票(仅指记名股票)、出资证明书和工商登记等却显示他人为股东的一种投资方式,在这种投资方式中,实际出资并享有投资收益的人被称为“隐名投资人”、“实际投资人”或者“隐名股东”,而被个投资公司对外公示的投资者则可称为“挂名股东”。
所以说,最高院对隐名股东的认定标准首先从显名股东和隐名股东之间签订了协议作为开始,直到隐名股东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没有任何的违法行为作为结束。一共是三项认定标准,这三项认定标准对于任何股东都是适用的。
刑事拘留通知书包含哪些内容
一、拘留通知书中最明显的信息就是办案机关。一般刑事拘留通知书的抬头都会注明签发单位。二、作出拘留决定的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刑事拘留通知书上一般会载明作出拘留的时间,通过这一拘留时间可以推算出“黄(0)人阅读时间:2024-02-02员工患传染病辞退是否合法? 员工得了传染病公司可以开除吗
员工患传染病辞退是不合法的,根据我们国家法律当中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属于非法情况之下的话,是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应当是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来确定。(0)人阅读时间:2024-02-02夫妻一方私自赠与别人的财产,另一方能拿回吗
夫妻一方擅自将共同财产赠与他人的赠与行为应为全部无效,而非部分无效。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具有平等的权利,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0)人阅读时间:2024-02-02满足取保候审的情形与那些 满足取保候审的情形与那些有关
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的情形: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0)人阅读时间:2024-02-02最高院对隐名股东的认定标准有哪些(最高院对隐名股东的认定标准有哪些法律规定)
最高院对隐名股东的认定标准如下:第一为公司的显名股东和隐名股东之间有协议的约定。但是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签订的协议对公司是没有任何的约束力;第二为隐名股东有权利不参加公司的经营。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一般..2024-02-02刑事拘留通知书包含哪些内容
一、拘留通知书中最明显的信息就是办案机关。一般刑事拘留通知书的抬头都会注明签发单位。二、作出拘留决定的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刑事拘留通知书上一般会载明作出拘留的时间,通过这一拘留时间可以推算出“黄..2024-02-02员工患传染病辞退是否合法? 员工得了传染病公司可以开除吗
员工患传染病辞退是不合法的,根据我们国家法律当中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属于非法情况之下的话,是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应当是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来确定。..2024-02-02夫妻一方私自赠与别人的财产,另一方能拿回吗
夫妻一方擅自将共同财产赠与他人的赠与行为应为全部无效,而非部分无效。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具有平等的权利,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