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仫佬族依饭节的由来及习俗(侉佬族风俗)

时间:2023-06-30人气:作者: 未知

仫佬族依饭节的由来及习俗(侉佬族风俗)

文章目录:

1、仫佬族依饭节的由来及习俗

2、仫佬族春节过年习俗

3、仫佬族春节习俗都有哪些?

4、酷嗜酸辣饮食习俗的仫佬族

5、仫佬族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依饭节

6、猜你喜欢:

1、仫佬族依饭节的由来及习俗

仫佬族是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依饭节是仫佬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依饭节是仫佬族信仰习俗长期积淀的结晶,它体现了仫佬族文化的精髓,成为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征。那么关于依饭节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多少呢?

起源

“依饭节”又称“依饭公爷”和“喜乐愿”,是向祖先还愿和庆贺当年好收成、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意思,带有十分强烈的感恩和祝愿的成分。相传在很久以前,仫佬族的祖先被奸人陷害,在即将遭到杀身之祸时,突然得到梁善利、吴广惠两位监管和一骑白马姑娘搭救。之后隐居山林,相安

2、仫佬族春节过年习俗

春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不论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过年都是最受到重视的。在每年临近过年的时候,不论自己离家多远都要赶回去和家里人团聚,共度佳节。在仫佬族春节过年也有许多风俗习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仫佬族文化吧。

除夕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贴春联,其内容丰富多彩。中堂正面设置一个香火台,台上之中用大红纸书写“天地君亲师位”或“某氏历代宗亲位”;台左用红纸书写“司命灶君之位”,两旁贴有小对联:“有德能司火,无私可达天。”台右用红纸书写“财帛星军之位”,两旁贴小对联:“日进千金,时招万里财”。个神位前设有宴台、香炉架。

台下有一个专供烧纸钱的盒子,用以焚香、燃烛、烧钱。中堂的背面设有纪念台,台上贴关羽像,书联:“秉烛达旦,忠义双全”;或岳飞像,书联:“精忠报国,还我河山”。堂屋的两旁墙上贴有红纸书写的彩话:“诸事遂意”、“老少平安”等。除夕之夜,宴台上摆设素供,烛光辉煌,香烟渺渺。青年人在宴台前守岁到天亮,子夜零点,鸣炮迎春。

初一

初一清早鸡刚刚啼叫,各家各户的家庭主妇马上点燃一束香火和一个火把,挑上桶快步出门,向平日取水食用的地方跑去。到了水边,先把带来的香插上,然后往水里丢几枚硬币给水神爷爷,将“新水”挑回家中。家里的人早就在大门口守候,水一到,每人都喝上一碗,然后才取睡觉。

民间认为,新水有神奇的作用,人喝了人兴旺,牛喝了牛健壮,猪喝了猪长得快,新水染布布发亮,洗米煮饭喷喷香,熬出的米酒香又甜。第一位挑到新水的时刻一到,家家争先恐后地向河边泉边奔跑,一星星香火,一串串火把,闪烁着,游动着,在夜色里形成一幅美丽的夜景图。初一早上,全家吃水圆。当天均吃素食。

初二

初二早上用香纸敬财神爷,在天未亮到放亮之间燃放鞭炮,然后才出外拜年和请客吃饭、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如在本世纪40年代以前,文娱活动在大罗村附近的开元寺广场上举行。80年代转移到歌场,年节期间青年都来次出走坡,唱歌找情侣。又如下里乡青年男女期间在村头巷口或山野岭坡唱歌作乐。

尤其正月十三至十五期间,青年和部分中年人在晒谷坪大开歌堂,日唱“欢冬久”(情歌),夜唱“欢古”(古条歌)。春节期间也是唱彩调戏的时节。正月十五之夜到别人家的菜园摘几片菜叶回来,没有蔬菜,青草也要抓一把,称为“偷青”。民间认为,会给家中带来清洁平安。

猜你可能也喜欢:

解惑:汉族为什么没有民族服装

汉族文化:汉族的图腾象征的含义

满族女性常用发型盘点

满族有多少人口,满族的分布情况

3、仫佬族春节习俗都有哪些?

春节为一年诸节中时间最长的一个节,与除夕的活动联为一体。各个地方的春节习俗总是别有一番趣味。那么,仫佬族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呢?他们都有哪些春节习俗呢?跟小编一起走进仫佬族文化,看看他们的春节有何趣事吧。

除夕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贴春联,其内容丰富多彩。中堂正面设置一个香火台,台上之中用大红纸书写“天地君亲师位”或“某氏历代宗亲位”;台左用红纸书写“司命灶君之位”,两旁贴有小对联:“有德能司火,无私可达天。”台右用红纸书写“财帛星军之位”,两旁贴小对联:“日进千金,

4、酷嗜酸辣饮食习俗的仫佬族

由于地理区域的不同,导致每个地方的饮食口味不同。就好比四川人喜欢吃辣,几乎顿顿是无辣不欢。而在南方地区却有一些人不敢吃辣,无法忍受那种辛辣的感觉。而作为少数民族之一的仫佬族又有怎样饮食习惯呢?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仫佬族文化吧!

仫佬族粮食以大米为主,玉米、红薯、芋头等杂粮为辅助粮食。新中国成立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民生活十分艰苦。一般家庭白天均食稀饭,晚上才吃上干饭,有的家庭连晚上也吃不上干饭。仫佬人常以稀饭当饭,酸辣当菜,久而久之,习以为常。

5、仫佬族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依饭节

在仫佬族中,关于依饭节有着很多的传说,但是不管有多少的传说,依饭节的主要目的还是向祖先还愿,祈求祖先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收,而举行这种节日是有助于弘扬民间文化。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仫佬族文化吧!

“依饭节”是广西罗城仫佬族最为独特、隆重而又富于神秘色彩和鲜明个性的传统节日,仫佬挨语叫“做依饭”、“敬依饭公爷”、“还祖选愿”、“喜乐愿”,是仫佬族祈神保佑丰收、人丁安泰的传统节日。每逢辰且末之年的冬至前后举行,持续3~5天。仫佬族以血缘聚居,同姓一个宗族,同一个宗族的分支谓之“冬”。过依饭节,一般以“冬”为单位轮流备办,需准备的物品有猪、羊、鸡、鸭、鱼、米、酒等。关于“依饭节”的来历,有三种传说与依饭仪式关系较大。

其一,传说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间,得到守监梁、吴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当晚一片漆黑,又有追兵在后。危难关头忽见一白衣姑娘,牵白马前来相救。始祖骑马腾空而去脱离险境。始祖发迹后不忘梁、吴和白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难呈祥之日为“依饭节”。

其二,传说宋代天禧年间仫佬山乡遭外敌入侵,梁、吴带领乡民鏖战抗击,不幸英勇牺牲。宋徽宗于嘉熙四年特封梁、吴二人为官,并建龛堂,规定每逢亥、卯、末年奉请三元师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其三,依饭节是从纪念仫佬族英雄罗义和罗英父女俩的功德演化而来的。传说罗义、罗英父女俩能射狮驯牛,又会垦荒忡地,使仫佬族人丰衣足食。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村村寨寨聚会敲锣、打鼓、唱歌。久而久之,就演化为还祖先愿的节日。如今人们还在节日里唱歌、跳舞,舞狮、舞龙、唱彩调,热闹的笑声回荡在寨子中。

青年们更是高兴,他们到野外“走坡”。“走坡”是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他们在山脚边、坡上、路旁,互相以歌对答。小伙子先唱“邀请歌”,姑娘杆愿意与之交流,则唱歌表示答应,至两情相依时,则唱定情歌。悠扬的歌声交织着青年们新的向往,给古老的依饭节增添了新的活力。

依饭节由公推或轮流的“头首”组织筹备,在宗族祠堂或头首家设祭坛。祠堂门外扎彩门,贴对联“依饭三年乐一举、轮诚万户庆千仓”和横额“恭迎圣驾”。

依饭祭祀仪式由梅山教师公主持操办。祭祀前,将36位神灵画像挂于堂壁,面具摆放于祭坛桌上。祭祀时,除燃香烛摆酒菜外,还供放以红薯、芋头“牛”若干和糯米谷穗、五色糯米饭等。

您可能还喜欢:

精美绝伦的侗族银饰文化

历史悠久的侗族萨玛节文化

汉族文化:汉族葬礼习俗文化

古老的侗族姑娘节文化

6、猜你喜欢:

标签: 仫佬族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