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俄官员:乌方有时会肢解外国雇佣兵尸体,以试图掩盖其身份

时间:2023-02-22人气:作者: 佚名

俄官员:乌方有时会肢解外国雇佣兵尸体,以试图掩盖其身份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网站20日报道,俄罗斯一名高级调查官员指称,乌克兰正试图掩盖其使用外国雇佣兵作战的事实,为此乌方士兵有时会肢解阵亡的雇佣兵尸体,以使死者身份更难辨认。

俄联邦侦查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巴斯特雷金在接受塔斯社采访时说:“乌克兰方面正在使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掩盖外国雇佣兵的身份。为了使雇佣兵尸体的辨认工作复杂化,乌克兰士兵砍下了他们的头和手。”

巴斯特雷金还说,在俄乌冲突的作战地区发现了几具这样的尸体。根据他们智能手机上的信息,死者被辨认为是波兰籍雇佣兵。



亚历山大•巴斯特雷金 图源:塔斯社

RT报道提到,俄罗斯私营军事公司瓦格纳集团的负责人叶夫根尼·普里戈津在今年1月底曾称,有乌方士兵在故意肢解尸体。他报告说,在阿尔乔莫夫斯克(在乌克兰被称为“巴赫穆特”)附近的前线发现了几具缺失头和手的尸体。

普里戈津当时说:“由于激烈的战斗,敌人无法回收所有尸体,他们试图用这种方式掩盖这些尸体的身份。”他补充说,在尸体身上发现的电子设备会被移交给俄罗斯调查人员。

RT报道指出,自俄乌冲突开始以来,乌克兰政府敦促有军事经验的外国公民为乌方作战,并声称有成千上万人自愿加入所谓“国际军团”。俄罗斯国防部已将波兰确定为最大的乌克兰外国雇佣兵来源国,俄方认为这些雇佣兵应该被起诉。

根据巴斯特雷金的说法,基辅一般每月向外籍士兵支付820美元到2700美元,并试图使他们在乌克兰军队中的存在合法化。

巴斯特雷金说:“众所周知,作为志愿者抵达乌克兰的外国公民通常可以迅速获得乌克兰国籍,然后加入乌克兰军队参加作战行动。”

延伸阅读:

酗酒泡妹搞内讧,美雇佣兵集团在乌闹大笑话…

据美媒《纽约时报》、英媒《每日电讯报》等1日报道,前阵子还叫嚣着“要教乌军专杀俄国人”,在乌克兰赫赫有名的美国私营军事公司“莫扎特”集团,近日突然宣布将从乌克兰撤出,惹来嘲讽声一片。

美军退役上校、组织创始人安迪·米尔本,在本周二的一次会议上向众人宣布“莫扎特已死”。报道称,近几个月来,“莫扎特”深受组织内斗、经济纠纷等负面影响,在花光募集的100万美元后资金链断裂,难以维持运营。

而加入该组织的雇佣兵又多为头发花白、患有PTSD的退伍老兵,天天沉迷于酗酒和基辅脱衣舞娘的软玉温香中,为“莫扎特之死”添火加柴。

“伙计们,我很伤心,‘莫扎特’凉凉了……”

周二在基辅的一栋公寓楼里,前美国海军陆战队上校、美雇佣兵“莫扎特”集团的创始人安迪·米尔本,对眼前6个自费来乌克兰的雇佣兵宣布了这一坏消息,边说边在白板上的组织名称“TMG”(“the Mozart Group”简称)上画了一个叉。



安迪·米尔本 图自《纽约时报》

据《纽约时报》报道,“莫扎特”是美国在乌克兰最著名的私营军事公司之一,从名字就能听出其与俄罗斯私营军事实体“瓦格纳”集团针锋相对,两者都使用了著名作曲家的名字命名。

“莫扎特”虽自称是一家在乌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慈善组织,但同时也在前线协助训练乌克兰军队。米尔本曾在去年8月透露,“莫扎特”的教官们在4个月内培训了2500名乌克兰军人。

早前,米尔本在乌方控制的巴赫穆特向乌军士兵分发臂章的一段视频流传到了网上,他还把“瓦格纳”集团称为自己在乌克兰作战的主要对手。

卢甘斯克当局随后指出,场上俄乌两军激战正酣,场下西方大量私人军事公司也在变相参战,而且后者还经常为北约部队的行动提供掩护。《莫斯科共青团员报》也援引相关人士消息称,“莫扎特”的雇佣兵有直接参加巴赫穆特方向的作战行动。



士兵 资料图

“莫扎特”最初在乌克兰混得风生水起,但当先前筹集的100万美元慢慢耗尽后,近来几个月是幺蛾子频出,整个组织不断陷入内讧叛变、财务纠纷、酗酒误判形势等一系列丑闻中。

报道称,去年夏天以后,更多的乌克兰军队要求“莫扎特”提供培训,但又无力支付这笔费用,后者只能依赖一小部分稳定的资助者维持运营。

而随着战事发展越发不利,“莫扎特”获得的资助也开始迅速缩水,9月失去了一笔重要的资金流。到了11月更是出现了现金短缺,连50个雇佣兵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此时,与米尔本同为组织创始人的贝恩提出“分家”,他要求米尔本支付500万美元买下自己的股份但遭到拒绝,两人不欢而散。

12月中旬,米尔本和几名员工来到贝恩名下的总部大楼,想取回锁在储藏室里的冬季夹克、防弹衣和一些个人行李,却被保安拦在门外。米尔本一怒之下将其放倒,并带人抢走了装备。

由此,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今年1月贝恩提起诉讼,指控米尔本在“严重醉酒”时对乌克兰领导人发表贬损言论,“挪用公司资金”和其他财务渎职行为,要求米尔本下台。

两人随后还在社交媒体上爆发“恶战”,贝恩在他控制的“莫扎特”Facebook账号上发布上述指控,米尔本则在他控制的“莫扎特”领英账号上发表恶评予以反击,并否认有关财务渎职行为的指控,称这些指控“极其荒谬”。

除了经济纠纷和团队内讧,“莫扎特”的一名员工还对《纽约时报》指出,组织运营不下去的原因还在于米尔本不善管理,他招募了一堆有心理疾病的西方军人。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头发花白的退伍老兵,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每日酗酒。在没有工作的时候,这群人则频频光顾基辅的脱衣舞俱乐部,或是在网上约会乌克兰女性。“很多人平时对乌克兰不以为然,专门以玩弄乌克兰女性为乐”,这名员工说。

这么一来二去,“莫扎特”集团彻底分崩离析。

2月1日,米尔本在个人推特上宣布,“莫扎特”集团将离开乌克兰,其声称诉讼案件分散了该组织“训练乌军士兵和拯救平民”的核心任务。

不过他也暗示,“莫扎特”可能会在未来“改头换面”重回乌克兰,留在乌克兰的教官和军事装备仍会继续帮助乌军作战。

报道提到,眼下米尔本正忙着给资助者写电子邮件,期望能筹集到资金重启工作,但短期内他不会返回乌军前线。



社交媒体截图

老板对骂闹内讧,员工酗酒泡着妞,一出闹剧看得网民“槽多无口”。

有人提起米尔本去年年底曾在一档节目中直言乌克兰内部既腐败又糟糕,当时醉酒的他还大骂“乌克兰是一个腐败、X蛋的社会,由操X的人管理”。

“有趣的是,米尔本在喝醉时似乎相当坦率啊……”



社交媒体截图

也有人嘲讽称,“‘莫扎特’是为了对抗‘瓦格纳’而创建的。在前往乌克兰前,米尔本说他会在几天内消灭‘瓦格纳’。结果战斗真打响的时候,‘莫扎特’损失惨重还跑路了。”


社交媒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