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老虎当看守,缅北诈骗窝点又“亮”了

时间:2023-10-25人气:作者: 未知

老虎当看守,缅北诈骗窝点又“亮”了

今年8月以来,中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造成财产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4%、20.5%。

文 | 阿晖

关于缅北诈骗窝点的暗无天日和凶险,又有被骗者来现身说法了。这次的“亮点”,是诈骗窝点居然有老虎当看守。

据江西宜春公安发布的消息,10月16日,涉嫌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嫌疑人李某在宜春上高警方的规劝下,主动投案,在谈话过程中,李某讲述了自己被困缅北三年的真实经历。

2020年3月份,李某在所谓朋友的高收入诱惑下,利欲熏心,翻山偷渡进入缅北境内。原本以为是份轻松又高薪的工作,没想到深陷有武装势力把守的诈骗窝点,李某的噩梦就此开始。


犯罪嫌疑人李某讲述了自己被困缅北三年的真实经历 图源:宜春公安

“一到那里,身份证、手机全部没收,根本无法与家里取得联系。”

“园区里关着一只老虎,还有好几只猎狗。完成不了业绩就跟狗关在一个笼子里。”

“就是让你体会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

身陷囹圄的李某只能听从命令,在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挨打、挨饿已成常态。在对警方的讲述中,提到在缅北的经历,李某至今心有余悸……

今年,公安机关针对缅北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始终紧盯不放,持续开展多轮次打击行动。李某借机偷偷联系上家里,最后在云南警方的帮助下,成功逃回国内。目前,李某因涉嫌偷越国(边)境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四川蓬溪男子陈奎(化名)被高薪诱惑前往缅甸,被人卖到了缅甸诈骗园区,安排从事“杀猪盘”诈骗。今年10月初,园区为了躲避中缅泰老四国警方联合打击,将陈奎等人转移。在转移的路上,陈奎寻机逃跑。

陈奎为避免被抓,用小刀花了一个小时刨了一个坑,将自己的身体埋在坑内,用树叶遮盖住自己的头和脚。他使用抢来的手机联系上弟弟,其弟弟向蓬溪公安110报警求助。遂宁蓬溪县公安局民警用150条短信鼓励,并远程指导,帮助陈奎成功逃出缅北。

01

近些年,有关缅北诈骗园区和窝点的黑暗内幕,经过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被揭开,频频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关注焦点。特别是电影《孤注一掷》的热映,进一步推高了缅北的恐怖色彩。

缅北诈骗园区是指主要位于缅甸北部以及缅甸东部果敢、佤邦、小勐拉等地区的电信诈骗据点。这些地区基本上脱离了缅甸中央政府的管控,主要受到地方民族武装的管辖。

由于当地政治动荡、法律混乱、治安混乱、通信设施发达等原因,吸引了大量从事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活动的人前往,被称为“电信诈骗的天堂”。中缅两国在具体执法水平上存在差距,法律社会制度也差异明显,无形中为犯罪集团开展跨境犯罪活动创造了空间。


缅北果敢老街,与中国云南临沧镇康县交界。

近年来,国内部分P2P平台、电信网络诈骗集团逐步向缅北扩散,并与当地势力勾连形成利益共同体。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家的电信网络犯罪集团也出现向缅甸转移态势。

如此一来,缅北、缅东妙瓦底等成为了东南亚乃至全球电信网络诈骗的重灾区。据统计,仅仅在缅泰边境的妙瓦底,就有上百个诈骗园区,加上盘踞在缅北部分地区的诈骗集团,总计至少有1000个园区,每天有超过10万人在实施电信诈骗。

02

面对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面对身陷囹圄的同胞,国家当然不会坐视不管。

2021年,我国公安部会同国家移民局、工信部、人民银行等部委及三大电信运营商,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开展“断流”“断卡”“长城”等专项行动,要求缅北中国籍网赌电诈分子限期回国,已经起到了一定效果。仅在当年就拦截偷渡缅北人员1.8万人,教育劝返缅北诈骗窝点人员5.4万人。

一个又一个悲剧浮出水面后,中国公安部加大了惩治跨境电诈犯罪行为的力度,并深入开展“云剑”“拔钉”“断流”等专项行动,继续加强国际联合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境电诈犯罪行为。

今年以来,为提高国际执法合作机制深度和水平,中方与缅方保持了密切沟通,多次就中缅合力打击缅境内电诈网赌等犯罪活动进行专题协调。8月,中泰缅老四国启动打击赌诈联合行动,并决定在泰国清迈建立专项行动综合协调中心,标志打击网赌电诈国际合作迈入新阶段。行动期间持续有中方犯罪人员被押解回国。


中泰缅老四国警方合作打击赌诈集团专项联合行动启动会。图源:央视截屏

9月初,中国边境公安机关与缅甸有关执法部门展开联合执法活动,一举端掉了11个盘踞在缅北的电信网络诈骗窝点,共抓获290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

四国的联合行动,让人们对彻底铲除这些诈骗犯罪势力充满了期待。前述新闻中的两名被骗到缅北的中国人,也是在这样的打击行动中,才有了脱逃回国的机会。

10月16日,公安部网站发布消息称,近日,云南普洱公安机关与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开展边境警务执法合作,抓获2349名中国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并移交中方,其中包括网上在逃人员111名。这是开展打击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动以来,单次移交人数最多的一次。


缅北电诈犯罪嫌疑人移交现场。图源:新华社

据公安部介绍,截至目前,已有4666名缅北涉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移交中方,其中包括网上在逃人员205名。与此同时,今年8月以来,中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造成财产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4%、20.5%。

03

那些在缅北诈骗园区中被迫从事诈骗的同胞,其境遇的确值得同情和可怜。但话说回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孤注一掷》影片里,警官对受害者家人说:“我们反诈宣传都已经贴到鸡蛋上去了,可还是避免不了这么多人被骗,去相信。”为啥会这样?其实,网络诈骗之所以能屡屡成功,很多时候都是人们的贪欲、侥幸、自欺欺人所致。


电影《孤注一掷》剧照。图源:豆瓣电影

事实上,偷渡前往缅北从事电信网络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中,自愿者不在少数。一些人受限于教育文化水平,且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幻想“一夜暴富”。有人甚至明知是去做违法犯罪的勾当,还是依然要避开警方视线去以身涉险。诚如网友所说,现在政府的宣传力度下如果你依旧被骗,可能多多少少是自己的问题了。

“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这是诱发电信网络犯罪问题的内因。这里,还是要对所有被骗或想去缅北发财的中国人说一句话:不要轻信网上的虚假信息,不要贪图一时之利而误入歧途,不要为了金钱而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良心,请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家庭。

来源:宜春公安、长安街知事、新民晚报等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延伸阅读

博主去妙瓦底拍视频:在缅甸做电诈99%不是被骗去的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傅一波

“妙瓦底生死36小时”的文章发布后,很快被推上了热搜。

作者是UP主“峰哥亡命天涯”(以下简称“峰哥”),他自诩是探险家,B站、微博粉丝数量均超100万。至于为什么要去缅甸妙瓦底镇,他自称有不解和好奇:

有关“嘎腰子”的传闻,当地真的具备这样的医疗手术条件吗?

对于电诈,当地政府已明确禁止外国人进入妙瓦底地区,为何还有人被骗至此地?

他们究竟是自愿还是被“胁迫”,在那里的生活究竟如何?

近年来,由于政局动荡、电信诈骗猖獗等原因,缅甸日渐笼罩在安全问题阴影之下。

近期热议的话题是,“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曾因经济困难,在求职过程中被骗至缅甸从事电诈活动一年,张先生近日返回国内。通过媒体,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并公布了“赎金”数额:5.9万元人民币。

一时间,缅甸再次进入公众视线。


峰哥在妙瓦底酒店 图源:峰哥亡命天涯

峰哥则是主动选择前往缅东妙瓦底。

妙瓦底是缅甸与泰国接壤的一个城镇,位于缅甸东部克伦邦,是缅甸与泰国之间的主要陆路口岸,也是联系两国贸易和人员交往的重要通道。更为人熟知的是,当地规模庞大的“电诈犯罪聚集地”——KK园区。

当地时间9月10日上午6点,峰哥到达仰光机场,准备登上飞回国内的班机。在经历了36个小时的“旅程”后,他离开缅甸,将经历汇成《妙瓦底生死36小时》,称自己是“第一个不从事灰产主动去妙瓦底的中国人”。

对于网友提出的质疑,他自述,“可以提供各种拿命换来的照片来验证我说的所有。个人也非常希望能够协助相关部门抓住那些诈骗犯”。

9月15日,峰哥向时代周报记者细致地还原了此段“旅程”。

“知道肯定会被骂”

时代周报:能说下你出发的缘起吗?

峰哥:当时看到很多新闻,说到缅北诈骗,也涉及到“嘎腰子”器官移植的内容。我个人会觉得这是“反智”了。

一般来说,器官移植这类技术是比较高精尖的。我也和一些相关专业的朋友请教过,缅甸很难达到从事类似医疗的相关要求。去了之后观察到,缅甸和国内三、四线乡镇差不多。所以,这也印证了(我的)猜想。而且,我的习惯就是讨厌“反智”,“正确”才应该是言论的本质。

时代周报:在你发布文章之后,有网友留言觉得你好像是在为缅甸“洗白”,你怎么看?

峰哥:首先,我知道肯定会被骂。但做都做了,也就不在意后续的言论了。其次,我没有鼓励大家去缅甸旅游,也没说过缅甸安全,目前缅甸也不是(安全的)旅游国家。

况且,现在的缅北、缅东,全面禁止外国人进入,我怎么会“劝”大家去呢?

时代周报:那你是怎么去的呢?

峰哥:通过“非法途径”。

在仰光咨询了三位(中介),他们都有方法进入缅东妙瓦底,价格大几千。据我了解,大多数当地人都知道这条路线,他们可能有亲人在妙瓦底,或是有生意和妙瓦底相关。

但我无法评价说,走这条路线的所有人都是“违法”的。


峰哥前往妙瓦底乘坐的商务车 图源:峰哥亡命天涯

时代周报:出发去妙瓦底,过程是怎样的?

峰哥:整个过程有十几个检查站,有的是军警驻防,还有的会有“村民”模样的人站着检查。

每过一个站点,司机会给“买路钱”,几千块缅币或者一万缅币不等,换算下来是10—30元人民币。当地人均收入很低,每月差不多500元人民币。

时代周报:据你了解,这条路线存在多久了?此前和现在有什么变化吗?

峰哥:一直都有,哪怕是缅北电诈被大家熟知后,也一直存在,只是合法与非法的变化。

之前也有大巴,费用大概30元人民币左右。后来,一方面是(当地)混战,另一方面是公路总是出问题,洪水、暴雨。两个原因叠加,大巴取消了。

“不相信‘嘎腰子’会在缅甸发生”

时代周报:到了妙瓦底酒店,前台不让你入住,当时你是什么感受?

峰哥:那句 “No room”和前台的表情显得很“鄙视”。或许是认为,外国人来这里都与电诈有关。

我觉得她的反应也很正常,因为本身来这个地方干(电诈),字面意义上的理解是,“犯罪份子”,他们也不可能欢迎你。

时代周报:进入大象园区,那里是什么景象?

峰哥:很多的办公楼,还有商超。东南亚很多地方我都去过,所以也没什么担心。但是,园区里面的开销很高是我没想到的。

路过的一家川菜馆,一个菜折合成人民币要40—50元,一顿饭100元人民币。


妙瓦底,大象园区一景 图源:峰哥亡命天涯

园区里不只有盒饭。

在回仰光的路上遇到一位做电诈的人告诉我:在园区里,他的每月生活费杂七杂八就要4万(人民币)左右,吃饭2万(人民币),住宿2万(人民币)。一些额外对娱乐活动,开销也要1万(人民币)左右。

当然,不排除这是夸张的说法。

在园区里,每月衣食住行的成本直线上升,相比外面翻了好几倍。有一种说法是,园区内的所有东西都是要被“物业”抽成的,也就是要交“物业费”。物业可能有军方的投资,也可能是由军方接管。所以,这条“偷运”路线才会一直存在。

时代周报:电诈园区的成本为什么这么高?

峰哥:首先明确一点,他们(电诈从业者)不是来这里(园区)上班的。

很多人把这个概念混淆了——“他们”,是“罪犯”。我们不能以正常上班去认知。公司只是一个壳子。实质上,他们就是在一起做诈骗。至于高成本,这不是所谓的“生活成本”,而是“犯罪成本”。

时代周报:你说,“在妙瓦底他们骗国人钱,回国后撒谎卖惨博同情,骗两次,赢两次”。为何有这个想法?

峰哥:我之前说大家太容易跟“犯罪分子”共情了。很多人(电诈从业者)说自己来自农村,找不到工作,生活不易,家人生病。这一套说辞很有迷惑性。实际上,大部分人的生活也都是不易的。

电诈从业者也来自天南海北。这些人没有太多的是非、法制观念。他只会觉得想要挣大钱,闯一闯。

时代周报:这一趟旅程里,你的疑问得到解答了吗?

峰哥:没有完全解答,但“嘎腰子”是肯定不可能的。

至于电诈的话,我遇到的人(KK园区的电诈从业者)是这么告诉我的:99%的人不是被骗的。这点,坦白说我是可以理解的。现在是禁止去到妙瓦底的,那去那里是干什么的,怎么去的呢?

“电诈团体”是犯罪组织,Ta是利益共同体。更何况,哪有人会主动承认自己是要去干诈骗的。

时代周报:关于缅甸电诈,你会觉得有某种道德困境吗?

峰哥:这不是我能解决的问题。我只是记录个体,还原现象,但很多深入的的问题我其实是无法解决的。

“威慑力很强”

时代周报:当时,你为什么要对警局和一些军用设施进行拍摄?

峰哥:几天前,(妙瓦底)警局被轰炸(注:央视新闻援引缅甸媒体报道,当地9月3日傍晚,妙瓦底市的一警察局遭到无人机多次投掷炸弹袭击,导致包括警察局长在内的3人死亡,十余人受伤。),看到现场的时候下意识的犯了职业病。尽管知道危险,但在全球的互联网上,我几乎找不到任何近年关于妙瓦底视频,哪怕是街景,所以才会想要拍摄和记录。

时代周报:因为这个举动差点就要坐牢,会后悔吗?

峰哥:事已至此,心理状态很复杂,可能是有一种万念俱灰的感觉。我想到生命可能就此定格,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比较矫情了。事实上,就是拍了军事设施被警察抓住了,仅此而已。

时代周报:在警局,翻译告诉你(警察)只是要钱的时候,你松口气吗?

峰哥:挺开心的,给钱肯定比蹲监狱好。一开始,我是做好了蹲监狱的准备,但是翻译说他们只要钱,当下就感觉看到了希望。

时代周报:在文章提到,有穿迷彩服的人跟你说,要送你去园区工作。当时你怎么想的,又是如何回复的?

峰哥:我当时只能理解成开玩笑。哪怕心里相信,我也只能嘴上理解成开玩笑。我就双手合十说,Please no,不停跟他求饶。总之,他说要送我去园区,其实给人的威慑感很强。

时代周报:后来,警方向你要钱了吗?

峰哥:警方没有。后面关于“钱”,是跟克伦民族联盟(缅甸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在酒店谈的。他们的意思是,我给他们添了很多麻烦,要让我交服务费。

至于具体的金额,我就不说了。无论多少,其实都会对大家带来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