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法家代表桑弘羊舌战群儒不是吹的

时间:2023-08-01人气:作者: 未知

法家代表桑弘羊舌战群儒不是吹的

文章目录:

1、法家代表桑弘羊舌战群儒不是吹的

2、李斯是法家的吗,李斯的代表作有哪些

3、商鞅的师傅是谁法家代表人物

4、法家文化之法家的主要代表著作有哪些

5、舌战群儒,辩论赛从没输过的生肖

6、猜你喜欢:

1、法家代表桑弘羊舌战群儒不是吹的

公元前87年汉武帝临终前,遗命八岁的小儿子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同时托命大将军大司马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五人共同辅政。五个人中,金日磾早死,田千秋为人圆滑中庸,遇事不表态,而桑弘羊和上官桀一起反对霍光独揽大权,这样就在政府中出现了两个政治集团的斗争。霍光为了打倒长期执掌财经大权的桑弘羊,就从他赖以起家的经济改革事业开刀,力促召开“盐铁会议”,希望借此为反对桑弘羊制造社会民意舆论。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各郡国身份为“文学”、“贤良”的儒生,代表民间向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及其下属丞相长史和御史质询当时的经济政策,称为“盐铁会议”。

会议一开始,一位人称茂陵唐生(家住茂陵)的儒生率先发难:“我是来替老百姓说话的。自从国家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后,老百姓可苦啦!这简直就是与民争利,闹得国富民穷,如此政策早该废除了。”话音刚落,另一个儒生就站起来侃侃而谈:“孔夫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们要推广道德,提倡仁义,反对重利轻德而舍本求末。如此则人们就会老实听话,国家的财用自然就会充足。”

桑弘羊反击了。他说:“刚才说话的这两个人,我看是游手好闲、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寄生虫。你们叫嚣国富民穷,好像是为民请命,其实不过是为豪强势力和工商大贾请命。如果取消了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得到好处的只会是这些人,国家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害,老百姓才真正要受苦。你们要反对的是中央集权制,你们要的是分裂之权,割据之权,这是绝对办不到的。至于说到推广道德,提倡仁义,这些腐朽的说教是根本不能治国的。”

反击都切中了要害,儒生们都傻眼了。这时,他们的主帅、谏议大夫杜延年亲自出马,他将话题转向了反对和匈奴作战的问题上来:“古时候重视道德,轻视用兵打仗。孔子云:远方的敌人不服,就用德政感化他们,使他们归服。现在放弃道德而滥用武力,就是劳民伤财。”

在座的众儒生七嘴八舌纷纷附和,一个叫万生的儒生说:“对匈奴的战争不能再打下去了,战争的结果只能是民不聊生。还是罢兵休战交好为上策”。

桑弘羊痛斥道:“匈奴侵扰成性,百约百叛,对言而无信的顽敌,只能诉诸武力。汉武帝时代,就用盐铁官营的收益,修筑工事,加强防务,兴义兵以诛强暴,保护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在我们必须沿袭武帝的政策,加强军备。你们所说的拿金钱美女去交好匈奴的做法很无耻,这又算什么道德呢?”

对方又抬出孔子来继续进攻,桑弘羊道:“诸生阘茸无行,多言而不用,情貌不相副。若穿窬之盗,自古而患之。是孔丘斥逐于鲁君,曾不用于世也。何者?以其首摄多端,迂时而不要也。故秦王燔去其术而不行,坑之渭中而不用。”在桑弘羊的眼里,儒生们只知夸夸其谈而不切实际,表里不一,就像那些鸡鸣狗盗之徒一样,自古以来就是祸害。因此鲁国国君将孔丘驱逐,弃之不用,就因为他首鼠两端,貌似圆滑其实迂腐,并没有切合实际的主张。所以秦始皇才烧掉儒生们的着作而使其言论不得传播,宁愿将他们活埋也不任用。桑弘羊还指责他们是“饰虚言以乱实,道古以害今”,妄图改变汉武帝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路线。

辩论进行了很长的时间,桑弘羊舌战群儒,一人大战60多名儒生,且在辩论中一直占上风,使贤良文学们“恧然不能自解”。

这次会议,由于桑弘羊针锋相对的坚决斗争,仅废除了酒类专卖,盐铁仍由朝廷专利,其他的政策也得以继续施行。关于桑弘羊的死因,《汉书食货志》是这样记载的:“弘羊自以为国兴大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怨望大将军霍光,遂与上官桀等谋反,诛灭。”笔者认为,这个看法不免偏颇,事情远未如此简单。因为桑弘羊的才干远在霍光之上,而其时独揽朝廷大权的霍光一直视其为眼中钉。精明能干的桑弘羊一死,就只剩了老迈的丞相田千秋(已经老得不得不特许他坐车上朝),田千秋万事只求自保,因而,朝臣再也没有人能挑战大司马霍光的权力。桑弘羊只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是古代宫廷斗争中的众多悲剧中的一个而已。

2、李斯是法家的吗,李斯的代表作有哪些

春秋战国时期,诸国争霸,在诸侯兼并的乱世中,英雄豪杰并起,难以尽数。

而李斯就是其中一位举足轻重的风云儿,是能够影响诸国局势的重要人物。

今天的法家文化就带你了解李斯,他是法家门人吗?又有什么代表作呢?

李斯,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人,是秦代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被后人誉为千古一相。

李斯年轻时师从荀子,与韩非是师兄弟。虽然荀子是推崇儒学的学者,但两人作为儒师的学生,却走上了法家的道路。李斯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实践着法家思想,在重新受到秦王嬴政重用后,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辅助秦王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

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参与制定、完善秦朝的法律和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对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起到巨大作用;同时他提出并为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付出了巨大努力,为促进秦朝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这些措施,都是以法家的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为指导的,李斯归根到底,是法家最完全的执行者,他的一系列政治主张的实施,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斯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出众的文学家。他的散文作品现传四篇,计为《谏逐客书》、《论督责书》、《言赵高书》、《狱中上书》。其中作于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的《谏逐客书》,言词委婉而意旨鲜明,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谏逐客书》是为劝谏嬴政不明智的逐客令而作,此文作于秦统一之前,故而表现为文采斐然的战国纵横家风韵,文中广运修辞,时而排比,时而对偶,时而设问,既严密整饬,又灵动多变;既词采富丽,具观赏美,又抑扬铿锵,具音节美,有明显的辞赋化倾向,可以说是李斯作品的一大代表。

而在秦统一之后,李斯已是丞相身份,在这一位置上的李斯,作为“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法家刑名之学拥护者,作为秦朝文化专制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实施者,文风也一改早期的富丽华美,而转为简质峭刻。这从他在秦二世时所作《论督责书》、《言赵高书》中有明显体现。

李斯晚年受到赵高陷害,被捕入狱。在他自觉面临生命之危时,为向二世辩诬作了《狱中上书》,此时的文风虽不为富赡华美,但全篇皆用反语宣泄受诬陷获罪的满腔怨愤,感情激荡,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感染力。

结束语:后世李贽对李斯曾有如此评价:“秦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李斯一生对秦朝可谓是功勋卓着,他提出并实行的一系列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直至今日。当然,他也有诸如妒杀韩非、焚书坑儒的历史争议,这样的两面性,也是今人在认识学习李斯及其思想时所需要注意的。

3、商鞅的师傅是谁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是法家思想的达标人物,关于商鞅思想所承何处,有三个争论。一是说商鞅的老师是公叔痤。商鞅年轻求学时候,受到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十分认可和推崇法家思想。公叔痤为魏国的宰相,商鞅早年拜于他的门下。公叔痤很是欣赏商鞅的才干,于是对魏惠王说,公孙鞅有很大的才能,可以任用他作为宰相。过了一段时间,公叔痤告诉魏惠王,如果不任用公孙鞅,就要在魏国境内杀掉公孙鞅。魏惠王以为公叔痤病重,说话语无伦次,便没有采纳公叔痤的意见。商鞅在魏国听说秦孝公广纳贤才,于是带着《法经》前往秦国。

第二个说法是商鞅的老师尸子,原名尸佼。刘向曾记载说,尸子曾经做过秦国宰相商鞅的门客,在商鞅执行变法期间,为商鞅出谋划策。所以,很可能尸子是商鞅的老师。

第三个说法是说商鞅的老师是鬼谷子。但是,这一说法被推翻了,因为鬼谷子的学生都有记载,比如张仪、苏秦、孙膑和庞涓。如果商鞅是鬼谷子的学生,那么也会有相关记录。

4、法家文化之法家的主要代表著作有哪些

先秦时代,风云变幻,是列国战乱兼并之世,而法家则是乱世学人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学术力量。

法家一贯主张法治,重视法制建设和法律效力,其门人不仅大刀阔斧地投入实践,也留下不少法家理论著作。

今天的法家文化,就为你列举部分法家的代表著作。

《邓析子》

相传为春秋时代名家的邓析所作,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而转辞篇主要强调“缘身而责名,缘名而责形,缘形而责实,臣惧其重诛之至,于是不敢行其私矣”,也就是君王对官员的控制。

《慎子》

作者为战国法家重要人物慎到。该书据司马迁《史记》中介绍,有“十二论”;班固《汉书·艺文志》着录为四十二篇,宋代的《崇文总目》记为三十七篇;而现存《慎子》只有七篇,即《威德》、《因循》、《民杂》、《德立》、《君人》、《知忠》、《君臣》。由此可见,《慎子》的佚失情况相当严重,大多已经失传。

《慎子》一书,集中体现慎到在提倡法治的基础上重视“势”,也即权势的思想,认为君主如果要实行法治,就必须重视权势,这样才能令行禁止。慎到的理论,意在法治的基础上依照事物的本性,顺其自然,法也必须遵循自然本性。很明显,慎到的思想是老庄道学与法家的合流。

《申子》

为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所著,其中主张君主“无为”,即不从事任何具体的工作,只是不动声色地用“术”去驾驭臣子。申不害指出,君主要掌握权柄,由大臣去做具体的工作。即君主要把立法、任免、赏罚等大权掌握在手,做事要抓要害,抓大事。因此,君主要防止大臣蒙蔽君主的视听,防止大臣主权独断,侵害君主的权力,坚决遏止出现大臣谋杀君主而自立为王的情形。

《商君书》

由战国商鞅及其后学著成,也称《商子》,现存24篇。《商君书》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该书解决了在当时条件下实行变法的理论基础问题,提出了变法的几大原则,既有宏观理论阐述,也有具体的法令军规,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5、舌战群儒,辩论赛从没输过的生肖

要想在辩论赛中取得胜利,除了有一口伶牙俐齿,还得有一个思路清晰的大脑,思路的高速运转将给你的胜利打下良好基础。辩论赛是个没有硝烟没有流血的战争,十二生肖中有谁能够在这场战争中脱颖而出呢?

属鸡

生活中,属鸡的人有很强的好胜心,在辩论赛场上,他们同样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所以,不管自己的实力有没有跟上,在参与的过程中,他们绝对是最出风头的那一个。如果说辩论赛场上谁最自信,应该就是他们了吧!对的错的,在他们的嘴里说出来貌似都是对的,当你和他们辩论时,估计你会产生练个十年再来的想法。

属猴

在辩论赛场上,当属猴的人觉得理亏,占下风的时候,往往是真理、歪理、各种大道理一起上,在他们看来,能说服别人的就是好道理。再加上他们既幽默又让你容易接受的话语,乍听你会觉得他们说的好有道理,再思考1分钟你会发现不就是刚才说的吗?说着说着又把自己给带回去了。

属马

在辩论赛场上,与其说属马的人是一个参赛者,倒不如说他们是逻辑狂魔,因为对于逻辑能力超强的他们来说,就算暂时占下风,可到了他们上场的时候,通过转移事情重点这招,当你听起来时会觉得他们说的头头是道,反倒让你你觉得是自己错了,等进入下一场,你才反应过来刚才并不是在说这个呀。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