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星座知识 星座知识手抄报

时间:2023-08-09人气:作者: 佚名

星座知识 星座知识手抄报

文章目录:

1、星座知识_十大星体星座

2、天象知识 冥王星星体特征

3、天文知识_亚巨星是什么星体

4、天象知识_星体为什么会自转

5、天象知识_类星体是什么

6、猜你喜欢:

1、星座知识_十大星体星座

占星学中所说的十个星体,就是在地球上观测所看到的发光恒星,每个星体代表人类不同的性格特质,接下来我闪一起来了解一下十大星座都有哪些,他们都有哪些不同的特质呢?和星座知识一起往下看。

太阳

太阳是赋予太阳系生命的主要星体,代表丰沛的创造力、原动力和阳刚的男性倾向。因此,在占星学里象征着人类自我的外在驱力和独特的个人气质。太阳主宰着狮子座与数字属性1的人。因为太阳是我们所处的太阳系的中心,所以受到太阳影响的人,无论男女,都具有勇往直前、苛求、能给予别人最必须的能量的

2、天象知识 冥王星星体特征

每个星体都有自身的特征,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的一个天体。那么大家知道冥王星星体特征有哪些吗?接下来由本期星座知识来为大家解析相关知识,一起来看看!

三大特点

冥王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异常的小不仅与其他太阳系行星不能相比,也小于地球的卫星月球。

温度大约-203摄度左右,因此天文学家又将冥王星称为"冰矮星"。

它饶太阳旋转的轨道又偏又倾斜,它离太阳会近到43亿公里,有时却远到72公里。它自己很小,确有一颗直径超过1000公里的卫星,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它俩是"双星系统"。

星体特征

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第二个反差极大的天体(次于土卫八)。探索这些差异的起因是计划中的冥王星特快计划中首要目标之一。冥王星的轨道十分地反常,有时候比海王星离太阳更近(从1979年1月开始持续到1999年2月)。冥王星与海王星的共同运动比为3:2,即冥王星的公转周期刚好是海王星的1.5倍。它的轨道交角也远离于其他行星。因此尽管冥王星的轨道好像要穿越海王星的轨道,实际上并没有。所以他们永远也不会碰撞。

冥王星围绕太阳公转一个周期大约需要248年,它的椭圆形轨道位于太阳系中被称为柯伊伯带的区域。冥王星的椭圆形轨道意味着,当它处于较近位置时,距离太阳大约44亿公里,而在最远位置时,距离太阳约为73亿公里。冥王星的表面温度知道很不清楚,但大概在35到55k(-238到-218℃)之间。

冥王星的成份还不知道,但它的密度(大约2克/立方厘米)表示:冥王星可能像海卫一一样是由70%岩石和30%冰水混合而成的。地表上光亮的部分可能覆盖着一些固体氮以及少量的固体甲烷和一氧化碳,冥王星表面的黑暗部分的组成还不知道但可能是一些基本的有机物质或是由宇宙射线引发的光化学反应。

有关冥王星的大气层的情况知道得还很少,但可能主要由氮和少量的一氧化碳及甲烷组成。大气极其稀薄,地面压强只有少量微帕。冥王星的大气层可能只有在冥王星靠近近日点时才是气体;在其余的冥王星的年份中,大气层的气体凝华成固体。靠近近日点时一部分的大气可能散逸到宇宙中去,甚至可能被吸引到冥卫一上去。冥王星特快任务的计划人想在大气滑凝固时到达冥王星。

冥王星和海王星的不寻常的运行轨道以及相似的体积使人们感到在它们俩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关系。有人曾认为冥王星过去是海王星的一颗卫星,但是认为并不是这样。一个更为普遍的学说认为海卫一原本与冥王星一样,自由地运行在环绕太阳的独立轨道上,后来被海王星吸引过去了。海卫一,冥王星和冥卫一可能是一大类相似物体中还存在的成员,其他一些都被排斥进了oort奥尔特云(kuiper柯伊伯带外的物质)。冥卫一可能是像地球与月球一样,是冥王星与另外一个天体碰撞的产物。

3、天文知识_亚巨星是什么星体

在宇宙中,大大小小的星体有无数颗,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地球、太阳、月球,大家是否对其它星体的知识一无所知呢?本期天文现象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亚巨星的相关知识,一起和星座知识来看看吧!

理论观点

亚巨星(subgiant)光谱分类中光度级按照由强到弱顺序分在第四级的恒星,用罗马数字ⅳ表示。位于赫罗图上主星序的右上方、介于巨星序和主星序之间的一类恒星。在mk二元分类中,亚巨星的光度级为ⅳ级(见恒星光谱分类)。现代恒星演化理论认为,亚巨星是由主序星演化而来的。主序星在中心氢核燃烧的末期,中心核收缩,恒星半径和光度缓慢增加,恒星离开主星序而向巨星演化。亚巨星就处于这种演化的最初阶段。有些密近双星的子星是亚巨星,如着名的半相接双星大陵五,就包含一个主序星和一个半径充满临界等位面的亚巨星。因此对亚巨星的研究在密近双星的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南河三和牛郎星都是亚巨星。

关于恒星演化

恒星结构

恒星都是气体星球。晴朗无月的夜晚,且无光污染的地区,一般人用肉眼大约可以看到 6000多颗恒星。借助于望远镜,则可以看到几十万乃至几百万颗以上。估计银河系中的恒星大约有1500-2000亿颗。

恒星的两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温度和绝对星等。大约100年前,丹麦的艾依纳尔·赫茨普龙(einar hertzsprung)和美国的享利·诺里斯·罗素(henry norris russell )各自绘制了查找温度和亮度之间是否有关系的图,这张关系图被称为赫罗图,或者h—r图。在h-r图中,大部分恒星构成了一个在天文学上称作主星序的对角线区域。在主星序中,恒星的绝对星等增加时,其表面温度也随之增加。90%以上的恒星都属于主星序,太阳也是这些主星序中的一颗。巨星和超巨星处在h—r图的右侧较高较远的位置上。白矮星的表面温度虽然高,但亮度不大,所以他们只处在该图的中下方

“赫-罗图”

恒星演化是一个恒星在其生命期内(发光与发热的期间)的连续变化。生命期则依照星体大小而有所不同。单一恒星的演化并没有办法完整观察,因为这些过程可能过于缓慢以致于难以察觉。因此天文学家利用观察许多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恒星,并以计算机模型模拟恒星的演变。

天文学家赫茨普龙和哲学家罗素首先提出恒星分类与颜色和光度间的关系,建立了被称为“赫-罗图的”恒星演化关系,揭示了恒星演化的秘密。“赫-罗图”中,从左上方的高温和强光度区到右下的低温和弱光区是一个狭窄的恒星密集区,我们的太阳也在其中;这一序列被称为主星序,90%以上的恒星都集中于主星序内。在主星序区之上是巨星和超巨星区;左下为白矮星区。

4、天象知识_星体为什么会自转

在宇宙中,星体自转被认为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万有引力嘛!现在所知的天体除绕中心天体公转外, 几乎所有的天体都沿着自己 的轴以不同的速度自转。那么星座为什么会自转呢?一起和星座知识一起来看看原因。

星球自转与公转的起因

我们知道星球是由一大团星际云,经过很长的时间聚集而成的,星球形成的初期阶段,星际云中心物质逐步聚集成一个大一点的物质团,其周围的小物质团受到大物质团的吸引,落到大物质团上面去,所产生的冲击力,能使大物质团转动起来整个星际云是围绕着星系中心运转的,但星际云内部的大小小的物质团之间,却是相对静止的或者速度相差不大,当星际云的核心球形成,并开始自转后,核心球所具有的万有引力,不仅能吸引更多的物质向它聚集,而且能吸引它周围的物质团跟着它的自转方向,围绕着核心球运转起来核心球由于吸引周围物质向它聚集而不断壮大,越滚越大。

而物质团向核心球聚集所产生的冲击力,又使核心球的自转速度不断加快,核心球的自转加快,又用万有引力带动它周围的物质团,以更快的速度,围绕着核心球公转。当恒星形成之后,在其赤道上空的物质,由于其运转速度快到足以抵消恒星对它们的吸引力,就形成了围绕恒星运转的带状残留星云。

它只占原始星际云很少一部分,其它方向的星际云,则由于恒星的吸引,落到恒星上面去了变成恒星的组成物质围绕恒星运转的残留星云,又经过很长时间,慢慢聚集形成了围绕恒星公转的行星,所以行星即不停地自转,也不停地围绕着恒星作公转运动而恒星之所以围绕星系中心公转,是因为形成恒星的星际云,原先就围绕着星系中心公转着,星际云变成恒星后,它沿着原星际云的轨道,继续围绕着星系中心公转。星球为何公转的原因就在这里。

5、天象知识_类星体是什么

天文知识广大无边,很多宇宙中的一些迷至今还未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么大家知道类星体是什么吗?本期的星座知识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下类星体是什么东西。一起来看看。

类星体是类似恒星天体的简称,又称为似星体、魁霎或类星射电源,与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和星际有机分子一道并称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长期以来,它总是让天文学家感到困惑不解。

类星体是人类观测到的非常遥远的天体,高红移的类星体距离地球可达到100亿光年以上。类星体是一种在极其遥远距离外观测到的高光度天

6、猜你喜欢:

标签: 冥王星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