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福州民间雕刻文化:软木画(福州的软木画)

时间:2023-05-31人气:作者: 佚名

福州民间雕刻文化:软木画(福州的软木画)

文章目录:

1、福州民间雕刻文化:软木画

2、福州的民间习俗都有哪些?

3、中国传统雕刻技艺:福建惠安石雕文化

4、唯美的民间玉石雕刻艺术“岫岩玉雕”

5、汉族民间美术——澳门神像雕刻

6、猜你喜欢:

1、福州民间雕刻文化:软木画

福州的软木画是福州工艺艺术的“三宝”之一,软木画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的民间美术工艺。它的发展历程并不长,但是软木画能创造出风格迥异,多样形式的题材,这是其他工艺无法表现的效果,很快就深入人心,成为福州文化底蕴的代表。

福州软木画这一独特的民间工艺,乃福州“三宝”之一。其表现题材十分丰富,自然美景、楼宇建筑、亭台楼榭、花鸟虫鱼等纷纷可以入题。原料是生长于欧洲地中海周围葡萄牙、西班牙、阿拉伯等国的栓皮栎树上的内层木栓层,纹理细腻,色泽天然,柔韧有弹性,放在玻璃内,可以保存上百年

2、福州的民间习俗都有哪些?

在古代随着人类的迁徙,福建等地才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由于当时的交通落后,信息的闭塞,家伙少年宫福建地区又远离中原政治权力中心。所以后人们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当地民间以福州文化为代表的一些传统习俗。

戏曲

闽剧俗称福州戏,流行于福州方言地区。闽剧是明代末年的儒林戏和清中叶以来的江湖戏与平讲戏这三种不同艺术风格的戏种,互相渗透融合,并吸收了徽戏和昆曲而形成了以唱逗腔的儒林戏为主的综合性多声腔剧种。闽剧表演动作强烈,粗犷,如舞台上常有三赶三追,扁嘴憋脸,抖手颤腿,耍发甩须等表演程式。但也有部分生、旦其动作较为细致典雅。

佳节

福州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外,还有许多独有的节日。农历正月二十九,福州要过“拗九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和红糖,再加上配米煮成“拗九粥”,用来祭祖和馈赠乡亲。已嫁的女儿要送上一碗“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福州俗语“逢九必穷”,认为人年龄上的“九”或“九”的倍数要交穷运,必须设法送穷。

寿诞丧葬

福建重视给长辈祝寿。福州传统是男庆九,女庆十。比如男人六十大寿,必须提到五十九岁那一年做,因为“九”与“久”谐音,象征着长寿。此外,在正寿前一天,必须先做“镶寿”。即在寿诞前一天,把小辈们送来的寿烛在祖先灵前全部点燃,三碗寿面分别插三朵纸花,族内小辈对过寿者叩拜,然后落座喝酒赏乐。小辈如果有钱,可请儒道设堂念经,替过寿者向北斗星求福寿,称“拜斗”。

福州丧葬习俗十分繁琐和奢侈。当逝者弥留之际,亲人必须将其床上蚊帐拆卸掉据说是为了让死后的灵魂好出窍;逝者断气后,必须为死者更衣,并在大门口“贴白”放炮。然后派人四处报丧,再准备好装满土沙的大脚桶,将素烛点燃后插在桶内,将其放置逝者床前地上,仿佛为死者奔赴黄泉路上照明。逝者脸上需盖上白纸,以示阴阳有别。

信仰禁忌

福建民间普遍存在着对树木山石的崇拜。凡是较为古老的树木,都被看作为有灵气的神木。如枫神、榕神、樟神、松公等。其中榕树作为吉神化身而更受信仰。无论城镇乡村,大凡在浓荫蔽日的著名古榕下,都会有人在树下敬香,祈求平安。

福州的生活禁忌可谓无处不在。主人请吃饭是,往往将饭盛得山般高,客人尽可以表示吃不了这么多,将饭往主人饭碗里拨,但千万不要犹豫不决,更不要顺手将筷子插在饭碗上,这样极不吉利。因为福州在供奉灵堂棺头时,有一碗装得爆满的“丧食”,上面直插一双筷子。赴结婚宴席时,不能将盘碗重叠,否则就意味着重婚。

饮食与饮茶

福州菜是闽菜的主要代表,有着独特的风味。福州菜肴用料和调味均以地方材料为主,操作注重刀工、火候,色、香、味、形俱佳,烹调上擅长炒、熘、煨、炖、蒸、爆诸法,其主要特点是:一是善用糖。福州人煮菜,喜用糖调味,偏于甜、酸、淡用糖可以去腥,用醋是酸能爽口,适合福州炎热气候口味;淡是为了保存原味和鲜味。

二是常用糟。红糟是福建特产,福州菜肴有炮糟、淡糟、醉糟等十余种用糟法。此外,在调味品中也有用虾油。(三)多汤菜。福州菜善于以汤保味,有“百汤百味”之说。汤是闽菜的精髓。福州菜花色品种有2000种以上,其“佛跳墙”、“淡糟炒竹蛏”等都是名扬海外的名菜。

福建雨量充沛,多红黄土壤,具有种植茶叶的优越条件。绿茶、乌龙茶、红茶、花茶、白茶和紧压茶是我国六大茶类,除主要为少数民族饮用的紧压茶外,其他五大茶类福建都有大量生产,且几乎每县都产茶。福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南唐时闽北已有“北苑御茶园”,饮茶风俗为全国最盛之地,已成“家不可一日无茶”,形成独有的饮茶风俗。

3、中国传统雕刻技艺:福建惠安石雕文化

惠安石雕早期主要服务于宗教,它本身具有十分浓厚的宗教色彩,而它主要用于寺庙的建筑设计,如寺内的外塔、亭、柱、栏等。惠安石雕是中国传统雕刻技艺之一,它的工艺精细,在经历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后,已然是中国艺术不可或缺的存在。

那么,城市文化中,惠安石雕有着怎样的文化呢?现在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惠安石雕在其形成和繁衍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强烈的民族性

惠安石雕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历经一千多年的繁衍发展,仍然保留着非常纯粹的民族艺术传统,保持着很完整的延续性,至今未被西方外来文化所异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浓厚的宗教性

惠安石雕早期主要服务于宗教,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体现在宫观寺庙的建筑设计、雕刻安装,寺内外塔、亭、柱、栏等的建造雕刻,以及对神佛造像出神入化的雕刻上。

鲜明的时代性

惠安石雕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留下蕴涵特定历史信息的石雕精品,如宋代的桥、塔、寺,明清的蟠龙石柱、石狮、古建筑民居,建国后的许多纪念性雕刻工程等等。《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有所记载。

独特的艺术性

惠安石雕在艺术风格上,讲究形神兼备,富有动感和气势,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动态美和神态美;在艺术特征上,突出纤巧、流丽、繁缛、精细、神奇,含有细节语言,富有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体现南派石雕婉约精美的特色。

艺术的独创性

主要体现在惠安石雕作为南派石雕艺术风格代表重要特征的龙柱、石狮的独具匠心的雕刻上,以及惠安独创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被国内外誉为“中华一绝”和“不朽的艺术”的影雕技艺上。

不容置疑的代表性

惠安石雕作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影响了中国石雕艺术的半壁江山,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国内雕塑界普遍认同“北有曲阳,南有惠安”之说,其地位和影响不容忽视。

丰富的表现性

惠安石雕创作手法多种多样,圆、浮、透、线、沉、影等多种雕法并存,并与惠安独树一帜的建筑技术完美结合,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大者雄伟壮观,安装时需用起重设备;小者精微细巧,可托于掌心或浮于水面玩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广阔的实用性

惠安石雕多以实用为基础,从建筑园林装饰雕刻、室外大型雕塑到室内摆设观赏品、日用器皿等,用途非常广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工艺流程:

惠安传统石雕工艺,俗称“打巧”。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捏、镂、摘、雕、四道工序。

(一)“捏”就是打坯样。先在石块上画出线条,而后进行初步的雕凿。对于有限定内容的新雕作,有的在打坯之前先画张平面草图作依据;有的还先捏个泥坯或石膏模型;有的则以购卖者提供的设计图纸为蓝图。打坯样是一个重新创作的过程。

(二)“镂”就是坯样捏成后,根据需要把内部无用的石料挖掉。镂空石料的技术是石雕工匠的重要基本功,如一只还没有幼儿拳头大的小石狮,要在嘴里保留掉不出来的小圆球,镂掉四周的石料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三)“摘”就是按图形剔去雕件的外部多余的石料。这种剔除是对坯样的细加工,操作者同样应领会创作者的意图,才能使剔除的面积和深浅适度。

(四)“雕”就是进行最后的琢剁加工使雕件定型。完成这一程序不但要有较高水平的雕刻技艺,更要具有鉴别能力。

此外,还有“修细”和“配置座垫”等特殊工序。“修细”,就是修出光彩,有的作品最后还要用砂纸磨光,并用石蜡上蜡,这样就能达到色彩鲜艳,光彩夺目的效果。

“配置座垫”,主要是使产品稳固,起到衬托和补充的作用,使主体突出、丰满、醒目和完整。座垫样式多样,主要有自然石座、莲花座、云纹座、水纹座、图案座和鳌鱼座、花蹲座、鱼水座等特殊座垫。

4、唯美的民间玉石雕刻艺术“岫岩玉雕”

玉雕是我们中国传统工艺的一种美术品,在国际上也已经享有一定的美誉。生产与辽宁的玉雕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名玉之一,岫岩玉雕就是以辽宁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一项民间玉石雕刻工艺。那么,大家对于岫岩玉雕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吧!

岫岩玉雕的特色

岫岩玉雕技法丰富,以素活见长,柔环、活链为其典型工艺,难度之高,世人称绝。岫岩玉雕的素活工艺继承了中国玉器传统技法,做工以立体圆雕及浮雕为主,辅以线刻、镂刻、透刻,并有勾花、勾散花、顶撞花等手法,尤擅用剜脏去缕、因材施艺、化瑕为瑜、废料巧用、俏色巧用、螺纹组合等技法。岫岩玉雕艺术深得京派名师真传,融南方工艺精华,独具北方风格。

岫岩玉雕的题材十分广泛,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实,从神话到生活,林林总总,可谓无所不雕。岫岩玉雕艺术深得京派名师真传,融南方工艺精华,独具北方风格。岫岩玉雕继承传统,创新发展,源于生活,作品内涵丰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生活情趣和强烈的时代精神。特别是玉雕工艺品造型生动传神,雕工细致圆润,能运用多种技法,因料施艺剜脏去绺,俏色巧用,化瑕为瑜。

岫岩玉雕在造型上深厚古朴而又不失典雅,严谨统一而又极富变化,可谓形神兼备,极富生气。尤以仿商周及秦汉以前的炉、瓶、熏等素活见长,是同行业中的饺饺者,在规模上既有气势恢宏、大到数吨甚至数百吨的大件,也有令人爱不释手、小到寸许的微型小件,无论大小精品,皆可令你叹为观止。

岫岩玉雕的三大传承价值

岫岩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孕育了丰饶的玉石资源和其他资源,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了以玉雕为代表的美妙艺术,古老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极富地域特点的岫玉文化。总的说来,岫岩玉雕的传承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从历史价值来说,岫岩玉雕有5000多年的历史,和中国玉的历史紧密相连,体现了中国玉的传统文化和深厚内涵。岫岩玉雕对玉雕人物、花鸟、动物、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着本源和基石的作用;从艺术价值来看,岫岩玉雕整体上要求平衡、稳重、比例匀称、光滑;纹危险性饰讲究古朴、典雅、华美、大气,完全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美学。每件作品艺术含量非常高,都是精美的艺术品;从经济价值来看,岫岩玉雕是传统出口品种,为岫岩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2006年5月20日,岫岩玉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的王运岫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

您可能也喜欢:

惟妙惟肖的重庆巴渝文化

山边的天籁之声“重庆南溪号子”文化

梁平“三绝”之一-梁平木板年画

河南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河洛大鼓”

5、汉族民间美术——澳门神像雕刻

澳门文化是经过多年的传承变的更加的丰富多彩,而澳门神像的雕刻也体现了澳门人民的多才多艺。澳门神像雕刻发扬了我国的雕刻技艺,当地人民在雕刻的技艺上加上了当地特色,让澳门神雕更加的受欢迎。想更了解澳门神像的雕刻技艺吗?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澳门首个独立申报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澳门神像雕刻源于渔民及民间的宗教信仰。从简单质朴的木偶到今天的大型佛像,澳门神像雕刻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在保存本地雕刻工艺优良传统的同时,如古法漆艺、金箔工艺,又吸收了外地的造像设计和接合方法,让产品由基本的“木雕公仔”发展到具有国际水平的贴近木雕佛像、佛具和重逾十吨的妙法寺木雕大佛。

保护好传统技艺,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血脉,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也是新中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种类最全、内容最丰富的一次传统技艺大展“澳门神像雕刻”在文化上传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的神像雕刻工艺,经改良和发展,整体技术达到突出的水平,是澳门百年来优秀的民间美术。

为推动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在澳门博物馆成立工作小组,选取“澳门神像雕刻”作为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试点项目。经过各项程序及国家级的专家评审,并经过1个月的公示咨询期后,被正式列入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澳门神像雕刻”在澳门有较长且从未间断的历史,与本地民俗有紧密关联。澳门自开埠以来,捕鱼业在历史上担当着重要的经济角色,由于海上作业风险大,渔民有多神的信仰习俗,并在船上放置各种神像随船出海,以求化险为夷。

渔民对神像的需求殷切,加上陆上居民的需求,使神像店生意滔滔,神像制作业兴盛,工艺水平日高。后来因应社会变迁,经济转型,渔业逐渐步向衰落,上世纪60至80年代间,不少神像店经营出现困难而相继结业。现时澳门的神像雕刻店只有“大昌佛像雕刻木器”与“广荣造像雕刻木器”。

“大昌佛像雕刻木器”是传承三代的百年老店。该店在上世纪80年代成功转型主雕佛像,店东并往浙江宁波学习漆艺及吸收日本和台湾的技术经验,改良制作方法,并以传统造型设计,优质工艺和上乘选料,逐步走出澳门,赢得香港和外地顾客青睐。

澳门神像雕刻店努力改良,精研技术,制作态度认真,工艺技术获国内外同业推许及认同。其高水平的工艺美术,是澳门本土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6、猜你喜欢:

标签: 软木  福州  文化  民间  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