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为什么阿拉伯人穿白袍(为什么阿拉伯人穿白袍不好看)

时间:2023-07-04人气:作者: 未知

为什么阿拉伯人穿白袍(为什么阿拉伯人穿白袍不好看)

文章目录:

1、为什么阿拉伯人穿白袍 有何原因

2、沙特阿拉伯---麦加皇家钟塔

3、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半岛

4、世界十大最难听的语言之阿拉伯语

5、一无“视”处的阿拉伯沙漠

6、猜你喜欢:

1、为什么阿拉伯人穿白袍 有何原因

说起阿拉伯,最出名的莫过于阿拉伯数字和石油了。本来的阿拉伯人是过着游牧民族的生活,发现了天然气和石油后才开始了定居。不过很多人好奇他们为什么总是穿着白色长袍呢?本期的民族文化,为你解析。

阿拉伯白袍是中东阿拉伯人的标志性服饰,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都身着一身洁白无瑕的长袍。阿拉伯长袍历经千年而不衰,是因为地理环境和民族风俗所形成的。在暴热少雨的中东地区,阿拉伯白袍是阿拉伯人不可或缺的服装。身着大袍,头戴围巾,在顶上一个黑色的头箍,这是一身长期生活在大漠深处的阿拉伯人的标配。

在阿拉伯地区,夏季最高温度高达50摄氏度,阿拉伯白袍相对于其他服装的优势便显现出来。大袍自外吸收少量的热量,里面由上到下通为一体,形成一个通风管,空气流通而下,使人感到轻松凉爽。

头上戴的头巾和头箍也有讲究,位处沙漠当中,一年四季会有让人恐怖的沙尘暴,劈天盖地,说来就来的特大风沙是阿拉伯人早已习惯的常态。这时,头巾就起到了比帽子更好的作用。夏季遮阳防晒,冬天抵御风寒。

据说,在当年没有发现石油的时候,阿拉伯人同样也是这种打扮,那时的阿拉伯人以游牧为生,放羊放骆驼,逐水而居。手拿一直赶羊鞭,吆喝的时候用来吆喝,不用的时候将其卷起来套在头顶。随着时代的变迁,演化成为现在的头箍。

最让人无解的是阿拉伯人的鞋子,不论平时或者出席重要场合,大多数阿拉伯人尽管身上光鲜亮丽,脚下却永远踏着一双并不入流的拖鞋。据我观察,一身白袍实在是没有匹配的鞋子。即使在冬天,阿拉伯人也会在白袍上在披一件披风,但在最冷的时候却依然脚踏拖鞋。

前段时间马云访问迪拜,迪拜酋长和王储亲自接待了马云,被爆不尊重马云,原因是穿的不够正式,就是在说他们的鞋子。这里我想说的是,这真不是他们的慢待了马云,而是自古以来早已成为习惯,别说接见马云,就是天王老子也照样是一双拖鞋。

2、沙特阿拉伯---麦加皇家钟塔

机械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早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以齿轮运转来模仿日月星辰周期的机械钟。对于现在的中国钟楼已经不在是报时的作用了,而是在逢年过节做为祈福被敲响。反观欧美国家城市中的钟楼往往做为该城市的标志,有的甚至名扬天下,人尽皆知。接下来小编整理了一下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时钟塔楼,随小编在城市文化中看看都有哪些吧!

麦加皇家钟塔饭店是一栋位于沙特阿拉伯王国的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复合型建筑。建筑高度601米,共120层。建筑整体于2004年开工,是世界第四高楼,仅次于迪拜塔(828m)和东京晴空塔(634m)上海中心大厦(632m)。

麦加皇家钟塔饭店由众多大楼组成,其中最高的一栋做为饭店,高度达601米,当前是全球第四高的建筑(超越台北101,比广州塔高出1米),为全球最高的饭店建筑(超越酋长公园塔饭店);整个复合建物将拥有广达150万平方米的楼板面积,为全球之最。

大钟塔建在麦加皇家钟塔饭店建筑群的顶端,最高处是用黄金制做的一弯新月。在饭店400米处安装有四面钟,每个表盘的直径达40米。

面向禁寺一面的大钟,高80米,宽65米,比英国伦敦国会大厦顶上著名的“大本钟”大6倍。

钟面上用黄金镶嵌着“安拉至大”的阿拉伯文,每天五次礼拜时间报时。每逢重大节庆和大朝时,从钟塔上发射16条光柱,向天空直射10公里高,光彩多目。

麦加皇家钟塔饭店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钟塔。皇家钟塔呈长方体,四面都有表盘显示时间。其中每一面均镶嵌有9800万块玻璃砖,并刻有阿拉伯语的“伟大的安拉”的字样。钟塔全高601米,每个表盘的直径达40米,已经成为沙特耸入云霄地标性建筑,在25公里外也能看见。钟塔顶端还有一轮包金的穆斯林弯月。

据介绍,皇家钟塔由德国和瑞士的工程师共同设计,整个工程预计耗资8亿美元。报道称,建筑该钟塔的主要目的是当作朝圣时期标准时间的校对之用。

此前,世界上著名的钟塔是位于英国首都伦敦的“大本钟”(bigben),但皇家钟塔是“大本钟”的5倍大。皇家钟塔投入使用后,沙特希望未来该钟塔显示的时间能够取代当前的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成为全世界的时间标准。

麦加皇家钟塔饭店由沙特阿拉伯王国最大的建设公司沙特宾拉登集团承造,位置就坐落于全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圣地禁寺的左近。当前,麦加皇家钟塔饭店坐拥世界最高的饭店、世界最高的钟塔、世界最大钟面,世界最大的楼板面积。

3、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半岛

半岛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中国就有三大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雷州半岛,史籍《孟子》中也早有记载。国内最大的半岛面积为6.6万平方公里。那么今天就跟小编在城市文化中看看世界十大半岛都有哪些呢?领域面积又是多少呢?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科威特、约旦、伊拉克、以色列位于阿拉伯半岛上。其中以沙特阿拉伯为最大。它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向西它与非洲的边界是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向南它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东它与伊朗隔波斯湾和阿曼湾相望。

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的诞生地。伊斯兰教的创教人穆罕默德在这里出生和生活。半岛上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

常年受副高压带及信风带控制,几乎整个半岛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区并有面积较大的无流区。半岛沿波斯湾周围有大量石油储藏,给阿拉伯半岛上临波斯湾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是古老平坦台地式高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除西南端海拔2700~3200米的也门高地外,仅在西南和东南部有小部分山地。其中,西岸南段的希贾兹山脉高1500米,山峰多为死火山锥,最高峰哈杜尔舒艾卜峰海拔3760米。中部为广阔的沙漠,面积约120万平方千米,约占半岛面积的40%,较大的沙漠自北向南依次为大内夫得沙漠,代赫纳沙漠和鲁卜哈利沙漠。其中以鲁卜哈利沙漠为最大,面积65万平方千米。

半岛地处北纬13°~20°,北回归线横贯其中,属热带荒漠气候,气候干热,大陆性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绝对最高气温可达50~55℃,为世界最热地区之一,最冷月平均气温多在15~24℃之间。大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北部地区冬季因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年降水可达200毫米左右,也门高地和南部沿岸山前平原,夏季因受印度洋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年降水量可达500~1000毫米。因此半岛中部沙漠广布,热带干草原分布于沙漠四周。只有在山前沿海平原和内陆地势低洼及地下水位较高处,才分布有狭窄或零星的绿洲,灌溉农业和牧业相对发达,人口比较集中。较大绿洲有也门高地沿岸狭窄平原,以胡富夫为中心的艾赫萨绿洲,以利雅得为中心的海尔季绿洲等。绿洲中盛产椰枣。南部沿海平原盛产热带作物,如咖啡、橡胶、芒果等。牧业以饲养骆驼为主。波斯湾沿岸盛产石油,有“世界油海”之称。

4、世界十大最难听的语言之阿拉伯语

语言是人类沟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各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的进化与文明离不开语言的传递与保存。如今全世界的语言已经多达5000多种?在你心中世界最难听的语言是哪十种呢?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民族文化一起来了解下难听又难学世界十大最难听的语言中的阿拉伯语吧!

阿拉伯语(阿/拉/伯)

阿拉伯语即阿拉伯人的语言,属于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使用阿拉伯字母,主要通行于西亚和北非,现为18个阿拉伯国家及4个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以阿拉伯语作为母语的人数超过2亿人。阿拉

5、一无“视”处的阿拉伯沙漠

世界风光无限好,有冰川雪域,也有幽深树林;有河流湖泊,也有黄沙戈壁。不同地域带来不同风景,总有人会选择向往的那一片神秘地带,去寻找,去探索历史留下的文化。而今天,我们一起去探索的,就是黄沙遍地,人烟荒芜的戈壁沙漠,找寻另一番城市文化。任凭风沙堆积,沙漠,绵延万里,何其壮观。

阿拉伯沙漠,位于阿拉伯半岛的大沙漠,面积达233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大沙漠。从地图上看,阿拉伯三面环海,但气候依然十分干旱。这是因为它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又正好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在这个气压带上常年盛行下沉气流,导致降水稀少。而且虽然它距离即使离海很近,但当地盛行的是离岸风(由内陆吹向海洋),所以海洋水汽也无法深入陆地无法形成降水,因此这里气候十分干旱,两者相互作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大沙漠。

阿拉伯沙漠从北纬12°~34°线整整跨越22个纬度;尽管沙漠的大部在北回归线以北,它还是被视为热带沙漠。夏季酷热,有些地方气温高达54℃(129℉)。内陆干热,尚可忍受。然而,沿海地区和一些高地受夏季高湿度制约,夜间或清晨有露水或雾。整个沙漠的年降雨量平均不足100公厘(4寸),但其多寡幅度却在0~500公厘(0~20寸)之间。除了冬季断续降雨、春季阴霾或尘暴之外,内陆天空通常是晴朗的。倾盆大雨偶然淹没主要水系流域。冬季凉爽,令人心旷神怡,最冷的天气出现在高海拔地带和最北部。

中国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载过这一幻景:“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睹”。登州即今山东省蓬莱县,位于渤海南岸,渤海中有庙岛群岛,距蓬莱几十公里,这里所记载的正是蓬莱看到的庙岛群岛的幻景。

在阿拉伯沙漠里,由于白天沙石被太阳晒得灼热,接近沙层的空气升高极快,形成下层热上层冷的温度分布,造成下部空气密度远比上层密度小的现象。这时前方景物的光线会由密度大的空气向密度小的空气折射,从而形成下现蜃景。远远望去,宛如水中倒影。在沙漠中长途跋涉的人,酷热干渴,看到下现蜃景,常会误认为已经到达清凉湖畔,但是,一阵风沙卷过,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这种景象原来只是一场幻景。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