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多才多艺的塔吉克族学者:阿提克姆·则米尔

时间:2023-07-19人气:作者: 佚名

多才多艺的塔吉克族学者:阿提克姆·则米尔

文章目录:

1、多才多艺的塔吉克族学者:阿提克姆·则米尔

2、你所不知的塔吉克族礼仪文化

3、解读:塔吉克族是什么人种

4、盘点塔吉克族的节日有哪些

5、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民居

6、猜你喜欢:

1、多才多艺的塔吉克族学者:阿提克姆·则米尔

在每一个领域都有一个巅峰的学者,就像爱因斯坦、梵高、爱迪生等一样。而与之相似的,在每一领域都会有那么些让人耳熟能详的名人。

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民族文化中塔吉克族的学者:阿提克姆.则米尔。

着名塔吉克族作家阿提克姆·则米尔凭借自己多年的文学和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现代塔吉克族文学、中国现代少数民族文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她不仅才华横益,而且是多才多艺的塔吉克族学者。

阿提克姆·则米尔1943年1月1日出生在喀什的塔吉克族军官家庭。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原新疆学院艺术系舞蹈专业。195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贵校。毕业以后被分配到喀什师范学校。1959年,她被应邀到塔什库尔干县工作。在那儿,她热心参与塔什库尔干县县文工团的筹建工作便担任编导。1973年至1983年,在喀什市第四中学从事教学工作。1983年至1998年在喀什地区群众艺术馆担任文艺部主任和舞蹈指导。1998年退休。

她从1962年开始从事写作。她从1962年直现在在各种报刊杂志上曾发表过300篇诗、诗歌,40多篇中短篇小说。“冰山之心”、“啊!尼噶热”、“则日娜”短篇小说翻译成汉语俄语等语言,在国内知名报刊杂志上发表。“冰山之心”之短篇小说集曾获得1999年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2002年7月,塔什库尔干县县委、县政府为她举行了“献长袍礼”(民间的一种学者学术研究的认可方式,在新疆少数民族中较普遍),给于她很高的荣誉——塔吉克族之母。

她的第一篇长篇小说《离太阳最近的人们》的出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2004年10月,她获得了新疆作家协会颁发的“女性文学贡献者奖”。

她不仅从事文学写作工作,还从事塔吉克族文学研究,塔吉克族、维吾尔族舞蹈艺术研究等工作。因此,她被列入为《中国科技专家辞书》、《世界中国籍着名文艺工作者辞书》、《中国着名教育家辞书》、《20世纪人才辞书》。1990年,曾获得中国舞蹈家协会的荣誉奖章。连续两次被评为自治区《优秀科技人员奖》。她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7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她现在是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研究协会、新疆作家协会和新疆舞蹈家协会的会员。喀什地区舞蹈家协会主席。

2、你所不知的塔吉克族礼仪文化

礼仪是一门学问,有特定的要求,礼仪在人际交往中很重要,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方面的内容。礼仪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礼仪可以说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但是每个地方的礼仪文化都不同,那么,下面小编带你们来看看塔吉克族文化礼仪。

(一)待客礼

如有远方贵宾来临,须宰羊招待,若无羊也得以最好的饮食款待客人。宰羊待客时,主人先将羊牵至客前,请客人过目,客人表示满意,即行宰杀。进餐时,主人首先向最尊贵的客人呈上羊头,客人割下一块肉,客人往往互相推让,请主人分肉。食毕,大家按伊斯兰教的传统做祈祷,主人收拾残存,取走饭单,大家方能起身,如未收饭单客人起身,会被认为不尊重主人。

(二)见面礼

塔吉克族的见面礼别具一格,饶有风趣。

男子平辈相见时互相握手,然后俯身互吻握着的手背,或互相拥抱;不同辈之间长辈吻幼辈之额,幼辈吻长辈手心。女子相见时,长辈吻幼辈的眼睛或前额,幼辈吻长辈的手心;平辈互吻面颊,近亲之间则吻唇。男女相见,一般行握手礼;如男子是亲近的年老长辈,则女子吻其手心。近亲久别重逢时有许多问候语并互相拥抱。

(三)吻手礼

吻手礼是塔吉克族见面礼仪之一。两人相见时握手,然后俯身互吻握着的手背。孩子们每天早上要对父母行吻手礼。男女互相见面时,女的要吻男的手心,男的则要用手轻轻地按一下女的头部,以示敬意。

(四)割礼与剪发礼

男孩的割礼与女孩的剪发礼是塔吉克人比较重视的习俗。男孩割礼一般在6-7岁时举行,请宗教人士割,家长宴请亲友,以示庆祝。女孩一般在1-2岁时举行剪发仪式,此后女孩即开始梳发辫,亲友带来礼物,表示祝贺。

(五)尊重妇女的习俗

塔吉克族有尊重妇女的优良传统。如果一群人一起到某人家去作客,或者参加婚礼、葬礼、拜节等,主人将来客中年龄最大的妇女视为最尊贵的宾客,进门得请她先进,其他人则以先女后男,年龄先大后小的秩序进入,在塔吉克人室内炕上,右边为上席,左边为下席。客人进屋上炕后,女宾坐右边,男宾坐左边,女宾中年龄最长者坐右边首席,如果为客人们宰了羊,上肉时,主人将把他们认为最鲜美的羊头和羊尾装在一盘里,先放在年龄最长的女宾面前。见面时,幼辈男女都来吻女长辈的手心。

另外,塔吉克人的加玛艾提哈那(类似清真寺)中设有女信徒的礼拜室,而其他穆斯民族的清真寺一般是不允许女性入内的。这也反映了塔吉克文化中尊重妇女这一优良传统。

3、解读:塔吉克族是什么人种

现今世界种族多,单看我们中国就有56个民族,何况是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独特性,现如今的我们对于各个种族都没有很深地了解,各族之间又是什么人种也不清楚,那么,下面就请跟着小编来看看塔吉克族文化是什么人种。

塔吉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属于欧罗巴人种印度帕米尔类型。“塔吉克”是民族自称,意为“王冠”。

塔吉克族的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若干世纪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操伊朗语的诸民族。中国塔吉克族(高原塔吉克人)和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塔吉克族(平原塔吉克人)不是一个民族,二者在语言、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上都有很大差异。

中国塔吉克族的民族语言分为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两种,与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语(波斯语方言)不能互通。中国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

中国塔吉克族被分为三大类

色勒库尔塔吉克只有中国拥有,带有部分拜火教信仰,属于欧罗巴人种,纯血统的白种人,语言是古老的雅利安语言,印欧语系-色了库尔语!

平原塔吉克和塔吉克族斯坦的长相差不多,属于图兰人种,和维吾尔一样。属混血。语言是维吾尔语。

瓦汗塔吉克和阿富汗塔吉克一样,属于欧罗巴人种,但血统不纯。说瓦汗语。

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族(平原塔吉克)与中国色勒库尔塔吉克族(高山塔吉克)还是有不少差别的。严格意义来说,只是同名而非同族。

一、中国塔吉克族有瓦罕塔吉克和色勒库尔塔吉克共同组成,主体是色勒库尔塔吉克族,瓦罕塔吉克系有阿富汗塔吉克、普什图移民而来,语言与普什图语近似,可互通,而高山塔吉克则说古老的东波斯语,与塔吉克斯坦塔吉克语不能互通,后者属于西波斯语范畴,而且有大量突厥语词汇。

二、宗教差异,高山塔吉克信仰什叶派十二伊斯玛依教派,其伊斯兰化程度不深,信仰中依然保留了大量拜火教信仰,比如节日、习俗具有显着的拜火教特征,在逊尼派看来属于异教徒节日习俗很多。而平原塔吉克属于逊尼派穆斯林,伊化程度很深,原教旨倾向很严重。

三、历史形成不同,高山塔吉克属于突厥入侵后,未波及到的东波斯人和不愿臣服突厥、蒙古鞑靼集团统治,在杀戮中的东波斯幸存者逃入帕米尔深山所形成。平原塔吉克系臣服于突厥的古波斯粟特人与突厥少量混血所形成。

四、种族差异,高山塔吉克属于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平原塔吉克属于印欧人种费尔干那短颅型与少量蒙古人种的突厥人混血所形成。高山塔吉克金发碧眼的原始印欧人特征很明显,与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希腊等民族种族接近。而平原塔吉克多黑发黑眼,与乌兹别克族等欧化混血程度较高的突厥民族类似,与阿塞拜疆族的种族非常接近。

4、盘点塔吉克族的节日有哪些

民族节日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具有一定的意义,人们要在这一天庆祝或祭祀,这些节日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文化宝库。塔吉克族文化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成为中华大地文化的一种象征,它的节日到底有哪些文化精髓呢?让我们一起看看把。

迄脱乞迪尔节

“迄脱乞迪尔”是塔吉克语音译,意为“清除烟尘”,是塔吉克人传统的民族节日。节期在每年(公历)3月,具体日期由该族宗教人士选定。节前家家户户都把家什搬到屋外,用面粉调浆在四壁上刷成美丽的花纹,以示吉祥、清洁。节日当天早晨,先由一小孩牵头牦牛进屋,给它喂些馕,在它身上撒些面粉,以此象征在新的一年里人畜两旺。在此之后,人才能进屋并将家什搬进屋。最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到各家祝福,人们互相拜访,互道祝福。女人们一般在自家门口迎客,并向客人左肩洒面粉以示吉祥。青年们唱歌跳舞,举行赛马、摔跤等各种体育活动。

灯节

节期在伊斯兰教历巴罗提月(即四月)的头两天。节日前夕,家家户户用一种名叫“卡乌热”的草的茎做芯,外面裹上棉花,放在羊油中浸泡制成许多羊油烛。节日的第一天晚上,全家人围坐一圈,在屋中放一小堆沙土,家长按辈分、年龄逐一叫家人的名字,被叫到的人点两支羊油烛插入沙土中,最后全家共同祈祷真主赐福。天黑后每家还在自家房顶上点一支大羊油烛,以此象征光明、幸福。第二天全家带上羊油烛和食物到家族墓地扫墓,家长给每个亡故的人坟上点两支羊油烛并念经祈祷,随后在此进餐,灯节仪式才告结束。

肖公巴哈尔节

塔吉克人最古老的传统节日,它的产生和形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节日当天的清晨,每家先让一名男孩牵头毛驴或一条牛进屋绕行一周,主人给驴喂块馕,在它背上撒些面,把驴牵出去。然后将挪在室外的所有物品搬回家中。接着,人们在众人推举的“肖公”率领一群人去各家拜年的首领)带领下,去各家拜年。各家还用面粉做成面牛、面羊和面犁等,喂给牲畜吃。直系亲属纷纷欢聚一堂。各村还举行赛马、刁羊、歌舞等活动。节期一般为两天。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5、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民居

塔吉克族文化是一种高原文化,历史悠久的塔吉克族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生活在帕米尔高原。赋有情趣的塔吉克族人民不仅在美丽的高原上建筑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塔吉克民居,而且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塔吉克族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早在先秦时代,塔吉克族先民就成为帕米尔高原的主人了。塔吉克族的村庄坐落在高山雪水冲刷而成的草原地带,独门独院,土夯院墙,周围栽种柳树、杨树和杏树。每院由门厅、正房、客房、库房组成。正房的室内装饰考究,是一家人起居生活的地方。牲畜圈棚紧靠正房,房屋墙底部用石块砌成,上面的部分用土坯砌就。屋顶由主梁、副梁和椽子构成,椽子上铺苇席和灌木枝,再镘上房顶泥。

塔吉克族人的正房都是正方形平顶屋,房顶四边略低于中间以利流水,也作晒台。门很小,朝东或朝南,以避西北风,进门处设一堵矮墙,墙后为放靴的地方。过土墙,进正厅,三面相连的土炕,一面为灶台。炕是靠墙砌成的实心长方土台,上铺毡子、羊皮或粗毛毯,土台边镶木边,像北方的炕沿。

灶台一米多高,在中炕和左炕的上方,既可做饭又可取暖。灶堂深而大,主要是保证高原缺氧地区在炊事时有充足的氧气。灶台两边用两截土墙将房屋隔开,灶台后面的部分放置各种炊具,也是妇女做饭的空间。屋内四壁无窗,只在灶台上方的屋顶建有一米见方的大天窗,可采光和通风。有的天窗高出房顶半米之多,镶玻璃,精雕细刻,彩绘鲜艳。

塔吉克族人在正房起居,一般家长睡左炕,白天把被褥叠起来放在墙边即可接待客人。子女睡在中炕和右炕,人口少的,中炕放生活用品。用餐时,全家人盘腿围坐在炕上,别有情趣。

墙壁多用石块、草皮砌成,厚而结实。顶部架树枝,抹上拌有麦草秸的泥土。门向东开,一般靠近墙角。顶部中央开天窗,通风透光。在院墙以内最大的住屋称为“赛然伊”,另有牲畜棚圈和厨房,有的还有客房和库房。

由于高原多风雪,室内虽比较宽敞,但较低矮,四周筑土炕,长辈、客人和晚辈分侧而居,土炕上铺毛毡以供坐卧。炉灶在大门对侧,灶后另有小间储藏室,存放油、肉、干果和粮食。牧民夏季上山放牧,多住毡房,或在牧场筑土屋。

草皮房是石头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北侧的古城遗址)脚下的金草滩牧场的定居房,也是平顶的住房,房屋较矮,以避高原风雪。墙基用石块,墙身用草皮堆垛,外墙不抹泥,厚实保暖。草皮就是挖草场上连草带土的土块,像不规则的土坯。屋顶用树枝搭起,室内立木柱或隔墙支撑,中央开天窗,采光通气。屋顶抹上拌有麦秸的泥土,四周略低,以利流水,秋天可当晒台。

您可能还会喜欢:

斡日切:一个表现天鹅优雅姿态的舞蹈

怒族特色民居:千脚落地房

你所不知的瑶族礼仪文化

怒族不可思议的桥:“溜索渡江”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