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宁波人立夏吃什么过节?(立冬宁波人吃什么?)

时间:2023-07-20人气:作者: 未知

宁波人立夏吃什么过节?(立冬宁波人吃什么?)

文章目录:

1、宁波人立夏吃什么过节?

2、北京立夏吃什么过节?

3、宁波文化:宁波为什么叫甬城

4、宁波人春节吃什么过节

5、猜你喜欢:

1、宁波人立夏吃什么过节?

宁波比较重视传统习俗,尊重传统文化,爱惜祖先们留下的习俗精华,现今社会由于人们思想的变化很多传统习俗都快濒临消失,有时候人总是在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下面就让小编来唤醒大家的记忆,来看看宁波人立夏的吃什么过节?

1、脚骨笋 老宁波立夏吃“脚骨笋”是诸多习俗中不得不提的一个。立夏至,农忙开始,大家自然希望“脚骨健”(身体康健),因此吃“脚骨笋”也成了民间祈求健康的一种借代。

无论是用传统的乌笋、野山笋,还是用常见的雷笋,吃“脚骨笋”的重点还在于形状,将笋拍裂成扁形,切成4厘米左右一段,形同脚骨,吃了才能“脚骨健健过”。

2、君踏菜 软菜在宁波,另有个名称,叫“君踏”。说起“君踏”,有一个风趣的传说,据说南宋建炎年间,金兵入侵中原,康王赵构为了逃避金兵,从杭州市落难至宁波。金兵尾随而来,他落荒而逃,从江北一片菜地经过,把蔬菜踩的面目全非。当晚下了一场春雨,田里被踩踏过的那些蔬菜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第二天竟恢复原貌,郁郁葱葱。于是,民间就把这种蔬菜称为“君踏”,意思是“君王踩踏过的蔬菜”。

立夏吃软菜即寓意像“君踏”那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终年生机勃勃,健康长寿。此外,软菜性凉,熟后柔滑,传说立夏吃了,一个夏季可保持皮肤光滑,不生疮疖。

3、蛋 吃茶叶蛋和撞蛋,也是老宁波的重要习俗。老底子宁波人在初夏时节注重养生。“立夏吃只蛋,石板会踏烂”,说的就是在立夏当天吃茶叶蛋,会有好的体魄。

在宁波,历来有立夏这天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相互馈赠、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小孩拄“立夏蛋”游戏等习俗。

4、倭豆饭 这道吃食跟戚继光抗倭有关。相传,当年戚继光率兵在余姚沿海抗击倭寇,戚家军奋勇杀敌,所向披靡。将士们每杀一个倭寇,就会摘一颗蚕豆,用线串好挂在胸前。蚕豆的颗数就代表杀敌的人数,以豆数多寡记功论赏。因此,在宁波周边地区,蚕豆也称为“倭豆”。

立夏前后,鲜倭豆恰好上市。倭豆饭就是用倭豆煮饭:倭豆剥肉,米是糯米,最好再配一些火腿(切丁,咸肉亦可),一起煮成饭即可。

5、黑饭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在宁波很多地方都有“黑饭节”,为此还有一首诗:四月八来见绿秧,背着黑饭踏田坎,春风吹开葫芦盖,隔天十亩扑鼻香。很多人以为黑饭是黑米做的,其实它是用白米做的。

这道菜背后也有一个故事,讲是北宋名将杨文广。当时,杨文广被奸臣所害入狱,他的妹妹每天来送饭菜,但是发现都被狱卒吃了。看着哥哥越来越憔悴,妹妹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梧桐叶捣出黑汁泡糯米。狱卒看到后,以为饭很脏,就不吃了。后来在四月初八,杨文广越狱成功,并建功立业,洗脱了罪名。为了纪念这位名将,每年的四月初八,宁波人都会做黑米饭。

6、黑米饭糕 黑米饭糕也是宁波传统的立夏点心之一,是将乌树叶捣烂泡水后,用乌树叶汁泡糯米使其染色变黑,再将泡好的黑糯米加糖蒸熟后手工压制成糯米糕,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乌树叶香味。

据说立夏吃乌米饭的习俗来源于战国孙膑斗庞涓。二人同在鬼谷子门下求学,庞涓妒忌孙膑才华,而陷害,庞将孙关入猪圈,百般折磨。孙膑为骗庞涓生存,装疯卖傻,用乌树叶浸拌米煮成饭捏成团子,因与猪粪形似,而骗过庞涓。孙膑吃乌米饭正巧立夏,于是此习俗流传下来了!

7、黄精 立夏前后是进补的好时节!春夏之交,人的免疫能力处于相对低谷期,身体需要调养。旧时,宁波人通常会在立夏前后,上山采挖一种叫黄精的中药,取其根茎,单独炖煮或和全鸡一起熬煮后食用,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

《日华子本草》记载:黄精“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渴,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适用于干咳痰少,食欲不振,健忘,心悸等症,还能抗衰老益寿,有“黄精代参芪”的美誉。

2、北京立夏吃什么过节?

随着节气、气候的不同,所需求的食物自然有所不同。北京人最讲究养生,其中体现在“吃”这方面。吃也能吃出文化,可见北京人是很在意这方面。北京在立夏这一天吃的是什么呢?不妨随小编一起往下看吧。

1、面条

立夏时节,正是小麦登场的时节,老北京讲究吃面,意在庆祝小麦丰收。据说,立夏吃面这个习俗源于晋代。那时,吃面是为纪念北方麦收后的喜庆尝新,又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句话说得好:入夏面新上天。其寓意立夏吃面可强健体魄,为人们带来好运。

老北京喜欢吃炸酱面。炸酱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和蛋白质,营养很饱满。但是炸酱面的猪肉脂肪含量过高,常吃者易发胖,容易造成油脂摄入超标。建议在食炸酱面时,可少放点瘦猪肉,多放点黄瓜,萝卜丝等配菜,以此降低一碗炸酱面所含的热量。

除了炸酱面,北京人最爱吃的还有打卤面。做打卤面要先把黄花、木耳、口蘑用热水发开,洗净后,不要倒掉发蘑菇的水,滤出后打卤用。取汤锅加葱姜和煮熟的五花肉切薄片,与黄花、木耳、口蘑一起放入锅里加入煮肉的汤和发蘑菇的水,加入盐、酱油调味后勾芡,再加入打散的鸡蛋,取出倒入汤盆,卤就做好了。在起锅之前,用铁勺炸点花椒油,趁热往卤上一浇,嘶啦一响,椒香四溢,就算大功告成了。

2、夏饼

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夏饼又称麻饼,形状各异,有状元骑马、观音送子、猴子抱桃等,现代多以海蛎饼代替。而夏饼经常用于母亲送给已出嫁的女儿。在立夏吃夏饼,有不病夏、不瘦夏之说。

制作夏饼并不复杂,有甜、咸两种,甜的主要加以芝麻,白糖;咸的,则更为丰盛,伴以盐、韭菜、肉末、虾米、香菇、胡萝卜、鸡蛋等。

夏饼是将和好的面压成薄饼,里面包上肉丝、韭菜等,放入锅中煎炸制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面饼,话丰收,其乐融融。

3、春卷

春卷分饼和菜两部分,卷菜的饼一定要是新鲜做得的烫面薄饼,讲究圆、薄、滑。擀好的饼一定要再上面轻轻抹一层油,为的是不让饼和饼之间粘连,同时吃起来口感也较为爽滑,配着卷在里面咯吱咯吱作响的蔬菜,一软一硬,口味一流。

春卷里卷的蔬菜一般都是随您喜欢来选择,大多数家庭中会选择简单的豆芽菜、韭菜等。有的还放上肉丝、笋丝、葱花等,较高级的春卷则用鸡丝或海蛎、虾仁、冬菇、韭黄等制作而成。

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春盘始于晋代,初名五辛盘。据说宋时福州有个书生,为了温书应试,整天埋头攻读,常常废寝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劝他也没用;就想了个办法:把米磨制成薄饼,以莱肉为馅,包成卷筒形,既当饭,又当莱。这种小吃后来定名为春卷,并逐渐流行于城乡各地。

4、扒糕

另外,老北京人立夏时还要吃扒糕。扒糕做起来很简单,其实,就是用荞麦面制作的。夏天凉吃,冬季可用油来煎着吃,佐料配以腌胡萝卜丝、蒜泥、辣椒油,还有就是用芝麻酱、芥末酱、酱油、醋等混合勾兑的酱料,吃起来很好吃。

扒糕的颜色虽不好看,但很多老北京人仍钟情于扒糕。主要是因为扒糕的原料“荞麦”有很大的营养价值。据《本草纲目》中说荞麦“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炼五脏滓秽。作饭食,压丹食毒,甚良”。

现在经科学验证,认为荞麦是含有磷、钙、铁及氨基酸、脂肪酸、亚油酸多种维生素的营养食品,对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有食疗的作用,是这些患者的首选食品之一。但荞麦属寒性食物,而且不宜消化,所以不可多吃。

立夏还有“立夏尝鲜”之俗。人们品尝时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诸如吃樱桃、芽笋、青蚕豆、蒜苗、苋菜、青梅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在吃以上美食的同时,不妨多食用时令食物。

3、宁波文化:宁波为什么叫甬城

说到宁波文化,你对宁波有多少了解呢?宁波一直都有“甬城”之称。“甬”字的来历又是什么?为什么宁波会称做“甬城”呢?一起随本文来了解一下“甬城”之称的来历吧!看看他有怎样的历史文化故事。

对“甬”字的来历,三国时期的韦昭在《国语·吴语》注:“甬,甬江。”就是说“甬”这个地名源于甬江,而甬江又源于甬山。甬山就是今天鄞县与奉化交界处的江口镇塔山,发源于四明山麓,是雪窦山的余脉,山南为奉化,山北为鄞州。《奉化志》上讲,甬山的得名是这座山很像覆置的大钟,且山上水源丰富,像泉水一般涌出来,而“甬” 即含“涌”的意思,故称甬山。如今《辞海》里解释:“甬,浙江省宁波市的简称,因境内有甬江而得名。”

宁波为何简称“甬”呢?“甬”在《辞海》里是指钟柄。因“甬”字在古文中与镛字相通,所以其本义是指大钟。另外,从“甬”的字形来看,也很像我们平时在寺院里看到的大钟形状。而“甬”作为宁波的简称,则早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了。当时,宁波这块地方还不叫宁波,仅有鄞和句章两个地名,隶属于越国,是越王勾践的领地。春秋后期成书的《国语·越语》载:“勾践之地,东至于鄞。”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后一举攻破吴国,生擒吴王夫差于姑苏山上,然后将其流放到荒凉的舟山岛。对这段历史,《国语·越语》记载道:“请达王甬句东。”春秋时期左丘明所着的《左传》也写道:“请使吴王居甬东。”300多年后,司马迁在《史记·吴世家》中再一次提到“甬”这个地方“越灭吴。勾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后夫差自尽。”史料中讲的“甬”和“句”,就是指今宁波,而“甬东”、“甬句东”则是指现在的舟山岛。

古时将甬江流经的区域都称为“甬地”,尽管这块土地的名称曾经历多次变迁,但“甬”始终作为它的简称,延续至今。

4、宁波人春节吃什么过节

春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当然除了亲戚朋友聚在一起聊天、拜年,过年最离不开的还是一个“吃”字。我国南北方的过年习俗就各不相同。而且每个地方的习俗也是完全不同的。本期小编为大家介绍宁波人的春节,宁波人在春节吃什么?

所谓年糕就是取年年高的意思,所以宁波人到了过年的时候是要吃年糕的,同时宁波的年糕与别处又不同,称为水磨年糕。口感细滑有韧劲,不论是常时间煮和切成薄片炒都不会有含糊的口感,所以很多久居海外的宁波人常常很怀念宁波水磨年糕,然别处买的都没有正宗的口感好。

现在叫的上海白年糕就是宁波水磨年糕。商业做法:精选当年新米(糯性粳米,少量糯米)加水磨成米浆,蒸熟后机器挤压成条。口感糯、软、滑、很筋道。

而在旧时宁波人过年年糕的做成是一件十分隆重的事情。孩子们是早已知道父亲将做年糕的米浸泡在水里了的,浸泡几日的米才能磨成细腻的米粉。原来到了二十五六家里的男人们便会将浸泡好了的米洗干净,用水磨磨成粉,蒸熟。

接着便开始最重要的仪式搡年糕。庭院里会摆上一个石头雕成的大臼,配一个木柄石制的捣捶。孩子们会欢快的围在一边等待父兄们将蒸熟的粉放入臼内捶捣,这便叫搡。

搡年糕搡的越透,年糕就越有韧劲,半天后年糕粉团便有了,女人们就会把年糕揉成条装,按上红印。而孩子们是等不到那时的,老早就向哥哥要了搡到一半的粉团捏在手里边玩边吃了。

你可能会喜欢:

徐州的腊八节怎么过

解惑:春节为什么吃春卷

四川春节吃什么:香肠和腊肉

过小年为什么吃灶糖,吃灶糖的由来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