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佛教故事之持诵金刚经灵验 金刚经读诵佛弟子网

时间:2023-09-08人气:作者: 佚名

佛教故事之持诵金刚经灵验 金刚经读诵佛弟子网

文章目录:

1、佛教故事之持诵金刚经灵验

2、佛教常见法器,金刚杵的功效与作用

3、佛教人物中的四大金刚的名字,分别是什么

4、佛教最灵验的护身符是什么:楞严咒

5、经典佛经名句大搜罗:金刚经经典名句

6、猜你喜欢:

1、佛教故事之持诵金刚经灵验

历史上的神迹很多,罗马君士坦丁去罗马争夺霸权,君士坦丁睡觉梦到耶稣,叫他把基督教的标志画上去就会成功,最终因为桥的断裂对手马克森提乌斯掉进河中淹死,中国也有神迹,金刚经是东晋时期传入我国的,只要诚心持诵金刚经就会灵验,本期佛经故事为你盘点持诵金刚经灵验的事件。

兖州军将

乾符年间,兖州军政大官崔尚书,他对下面的法令很严肃。他部下有一个小军将,在官署中报到时常有迟到现象。一天那个小军将来得特别晚,崔尚书盛怒之下,命令在衙门外处斩。那小军将在就刑之后,颜色不变,众军兵尽恐惧不已。小军将当晚三更后回家,他的妻子惊恐不已,说他是鬼怪,军将说:“初遭斩首之时,好似醉睡,没一点痛苦。半夜觉得身在官署内,因而回家。”。妻子不知何以致此。第二天早上军将和妻子到衙中谢崔尚书不斩之恩。崔尚书大惊,问军将有何幻术?军将回答说他从来不懂幻术,只是从少年时就每日念三遍金刚经,昨日念经所以报到来晚。崔尚书又问所读金刚经何在?军将说锁在家中书函内。尚书命人取来打开一看,函锁如故,里面的金刚经已被斩为两段。崔尚书很是惭愧,赐与小军将礼物,命他写金刚经一百卷供养。

崔文简

唐朝先天年间,司马崔文简驻在坊州。坊州与吐蕃交界(吐蕃即今日西藏),吐蕃军常搔挠坊州。有一次,吐蕃骑兵突然袭入坊州城。崔文简被俘,吐蕃军枷锁甚严,崔文简至心念金刚经。三日后锁忽自开,吐蕃人怀疑他有左道奸术。残酷拷问,崔文简以实情回答。吐蕃人仍不相信,又重新换锁牢固,崔文简的金刚经还未念满一遍,锁又脱落。众人感叹不已,将崔文简送回本地。

卢景裕

后魏时期,国子博士卢景裕,号名卢仲孺。他相信佛教,他还注解周易论语。他的从兄卢神礼与本地人一起造反,并逼迫卢景裕要他一同归顺西魏。卢景裕坚决不从,被他的从兄等人囚禁在晋阳监狱内。卢景裕在监狱中至心念金刚经,不久枷锁自脱,守监狱卒上报,卢神礼等人宽宥释放了卢景裕。

陆彦通

陆彦通,隋朝时代的人。他精持金刚经,一日十遍。当时军阀割据。大军阀李密纵军为盗。陆彦通是武牢城的官员,他手下的人意欲杀掉他与李密的军兵里应外合。陆彦通此时已有发觉,只身从城上跳下往远处而逃,李密的贼军拔刀紧追不舍。彦通正往前逃时,遇到一条深涧溪,紧迫之间陆彦通跳往了深溪之内,他以为一切都完了。正当跳下之瞬间,下面象有人双手接着一样,不觉之间他已落站在涧底的磐石上。全身毫无伤损,听到空中有人对他说道:“这是你念金刚经功德所致!”。李密的追兵见陆彦通跳入深涧后,知他必死无疑,全转身去了!陆彦通慢慢地改路回家,后来陆彦通的官位升到方伯(方伯是古代官名)。寿至九十多岁。

沙门静生

西晋时期,四川三贤寺一位沙门出家以后,埋头苦行,常诵法华经。诵经时多次有虎在门外蹲听,经诵毕虎即离去。又恒见自己身傍左右有四人侍立。后来静生一直诵到很高的年寿。

您也许还喜欢:

犹太教与佛教的区别在哪里

解析: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关系

犹太教创始人及创始时间

宗教文化:犹太教吃猪肉吗

2、佛教常见法器,金刚杵的功效与作用

说道佛学入门那就不得不说一下佛门七宝了?在《称赞净土经》中有提到佛门中有七宝分别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的材料做成宝器,那么说到这我们就要说一下佛门法器金刚杵,不知道大家对于他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金刚杵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大家喜欢。

在佛教密宗中,金刚杵象征着所向无敌、无坚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它可以断除各种烦恼、摧毁形形色色障碍修道的恶魔,为密教诸尊之持物或瑜伽士修道之法器。曼荼罗海会之金刚部诸尊皆持金刚杵。真言行者亦常携行,盖以此杵象征如来金刚智,用以破除愚痴妄想之内魔与外道诸魔障。

金刚杵一词,原本是帝释的一种电光的称呼。不过,平常都用于称谓他所用的武器。同时对于诸神力士所持用的一种器仗,也称作金刚杵。在后来的密教中,采取它寓有“摧毁敌者”的间意义,遂把诸尊圣神所执持的某些器仗,都称呼为金刚杵了。从而更把它转变为修法用的道具。

《大藏密要》说,金刚杵是菩提心义,能“断坏二边契于中道,中有十六大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股,五佛五智义,亦表十波罗蜜能摧十种烦恼”。金刚杵有金、银、铜、铁、石、水晶、檀木、骨头等多种质料,长八指、十指、十二指、十六指、二十指不等,中间为把手,两端有独股、二股、三股、四股、五股、九股等刃头,人形杵羯磨金刚、塔杵、宝杵等,而以独股、三股。

五股最为常见,分别象征独一法界、三密三身、五智五佛等。独股杵、三股杵、五股杵、宝杵、塔杵合称‘五种杵’。其中,独股杵为最古之形式,其锋颇长,为密迹金刚力士所持。此外,千手观音四十手中之金刚杵手,及金刚藏王菩萨一百零八臂中之一手,亦持独股杵。

于五种金刚杵中,以独股杵与莲华部相应,置于坛城之西方,其独锋象征独一法界。三股杵与羯磨部相应,置于大坛之北方。通常称‘瓦支拉’者,一般系指三股杵。五股杵又称五智金刚杵、五峰金刚杵、五峰光明、五股金刚,其五峰系表五智五佛,其中一锋象征佛之实智,其余四锋则为四佛权智之标帜。

3、佛教人物中的四大金刚的名字,分别是什么

佛教文化中盛传着许许多多的神话人物。其中,就有着主管着“风调雨顺”的四大金刚。在民间他们也叫作四大天王。他们各自有着属于自己的法器。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法器保佑着人们。本期佛教文化将为你介绍四大金刚的名字。

四大天王民间又称“四大金刚”,即东方持国天,名多罗咜,身白色,穿盔甲,手持琵琶,主乐神;南方增长天,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盔甲,手握宝剑,护法神;西方广目天,名毗留博叉,身白色(另一说法是红色),穿盔甲,手持蜃(据明·杨慎《艺林伐山》云:“蜃行似蛇而大音顺。”有人曰蛇或龙,皆

4、佛教最灵验的护身符是什么:楞严咒

我们经常所说的护身符大多都是从寺庙中求来的,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佛教的护身符有千千万,那么你知道佛教中最灵验的护身符是什么符吗?本期的护身符带你去了解详细情况,让你更加了解护身符的作用。

佩带楞严咒的功德利益

如果有人能带在身上或挂在房子、交通工具上;这个人,在有生之年,任何毒都不能害。生生世世不会生到贫穷下残的地方,虽然此人不作福业,但十方如来所有功德都给此人,由于这个原因,就能得到说不清楚数量的劫数,常和诸佛同生在一处。无量功德,就像蚂蚁见糖,同在一起熏修,永远没有分散。

所以能使破戒的人,戒根清静。没有得戒的人,会让其得到戒忍。不能进精的人,会让其精进。没有智慧的人,会让其得智慧。不清静的人,会速得清静。不持斋戒的人,自会斋戒。如果有人无始劫来,所有业障从前世来,没有来得及忏悔的,若带、挂、藏此咒,这些积业,就像热汤消雪,不要过多久都会得无生忍。如果有女人,没有生孩子,想求孕的人,如能把此咒带在身上,就会生福德智慧的男、女孩子。求长寿的人,就能得长寿。希望果报得好转的人,就会得转变,其他身体、命运、物质变化,也是这样。一切所求,无论求财、求长寿、求子、求婚姻、求智慧、求事业成就、求受人敬爱、求医治恶疾、求化解冤仇怨恨、求化解官非、求避免意外横祸,等等。

命终之后,能随愿往生十方佛国,必定不会生到佛国的边地不好之处。更不可能坠落其他恶道。如果有国家、洲、县,能把此咒放在四城门和各个关口,让人民礼拜供养,佩戴此咒,或将此咒安置宅居地,一切水、火、饥荒、兵难、贼难等,一切厄难都会消散。也能镇一切恶星,各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没有横祸,牢狱之灾。二十四小时平安,没有恶梦。

楞严咒乃咒中之王,除障之最,诚挚持诵楞严咒,福德最具足,加持最具力。平时日夜持颂、或开车中跟随持颂,不仅提神解劳,能让身心安定,平静情绪,更可远离业力,改变身边周遭磁场,离祸得福。不可思议的咒王,由声音最具摄受力的居士来诠释,再加上夜晚山顶星空、海涛等大自然音效,让您闭上双眼,即可感受如同身历其境般,其加持力亦不可思议!!

楞严咒六大作用

一、除障

至心持楞严咒不用再去执着所谓的冤亲债主了,它们不会再来障碍你了。更不会有一切魔鬼神圣,以及无始以来的冤家、横祸、宿业、灾殃、旧债来扰乱侵害。

二、超度

摄受护念历劫亲眷,是为大孝!

十方如来持这秘密咒心,能于十方世界,摄受护念,历劫以来的亲戚眷属,又能令一切小乘人,听到如来藏心的秘密大法,不会惊疑恐怖,还会回小向大。

三、求愿

能消除一切苦难所求皆能如意

假若有女人,久婚不孕,没有生男育女,如欲求孕,只要用至诚恳切的心来持诵这大白伞盖神咒,或者书写佩戴,便能生育具有福德智慧的男女。

求长寿的人,便能如愿得到长寿,欲求福德果报,速得圆满的,便能速得圆满成就,若求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形色端正,亦能一样如愿。

四、消业

受持读诵楞严咒消除一切轻重罪业犹如猛风吹沙!

在未持咒之前,所犯的一切禁戒,乃属宿罪,现在既能持咒,并发誓不再重犯,则从前所有一切破戒之罪,不论轻和重,都会即时消灭。

五、放生

放生仪轨也可以加入楞严咒

被放的都是畜生物命,楞严咒能拔除它们的苦难,《楞严经》中讲得已经很清楚了。放生的师兄只念楞严咒,发现被放的物命在水里跳的特别欢快。而且,通过每次放生,把楞严咒的种子也给参加的人种下了,弘扬正法,功德无量!

六、往生

诵楞严咒的人,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国土

诵持《楞严咒》的众生纵然他自己不做什么福德,十方如来所有的功德都给这个人。你说这便不便宜!你念《楞严咒》,就能常常生在佛出世的时候,和佛一起熏修!

命终之后,可以随自己的愿力,往生十方任何国土,绝对不会生到边地下贱的地方,何况生于地狱饿鬼,奇形杂报的地方呢!

所以持诵楞严咒的人,不要再犹豫自己能否往生净土了!你就专心诵楞严咒吧,把功德回向法界众生早证菩提,功德无量无边!

【注意事项】不可在咒上任意添加各类文字,及减少咒语。以免出现和咒不相应的事。

【使用须知】洗澡不可以佩戴,洗澡人是赤身裸体。

【常见功效】例如做噩梦、高烧不退、突遇惊吓、心神不安,或去了不干净的地方(殡仪馆、坟场等阴气重的地方,一定要佩带),此咒殊胜乃咒中之王,其功效之多,不能一一缀述,请各位自己体会。

5、经典佛经名句大搜罗:金刚经经典名句

佛教早在前秦时期就已传到中国,直到了东汉末年在中国才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我们经常能在佛经中看到一些经典佛经,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佛经大全中《金刚经》的经典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念起即觉,觉即不随。

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念起即断,念起不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来,想它干什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相者,红粉骷髅,白骨皮肉。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佛陀说:就是这样,当这个被称之为空的医药医好了你相信存在的病,对空的执着跟对存在的执着都同样是病。那些在得到健康之后还继续使用这个“空”的医药的人只会使他们自己再度生病。

成道已经存在,现在的状态已经就是成道。它并不是一种达成,它只是一种认出,它并不是你必须努力去将它带出来,一切你所需要的就是不要作任何努力。放弃所有的努力,突然间,它就在那里。你看不到它,因为你一直在努力想要去看到它。你那个想去看它的努力反而成为一个障碍。

单独并没有孤独在里面,当你单独的时候,你不会孤独,你是单独的,但是并不孤独,因为你跟全部合一,这样你怎么会孤独呢?如果你是空的,你的界线会消失,因为空不可能有界线,空只能够是无限的。正确的静心带你到空和单独。

当你不在那里,就只有纯粹的空,在那个纯粹当中就是涅盘、就是成道,这是存在最有价值、最宽敞的地方。它是每一个人都在找寻的空间,因为它是没有限制的、无限的。它的纯粹是绝对的,它不被任何东西所污染,甚至连你都不在那里。有光,也有意识,但是没有「我」。

头脑是一个制约的现象,它是某些因的果。你无法直接摧毁那个果,你必须找出因。你无法只是籍着切断一棵树的树枝和树叶而摧毁一棵树,你必须找到树根,而树根隐藏在地底下。

你的意识有多清醒,你就是以同样的比例存在。如果你想要成为更多,那么你就要变得更有意识。意识给予本质存在,而无意识将你的本质存在带走。当你是喝醉酒的,你就失去了你的本质存在,当你是熟睡的,你就失去了你的本质存在。

你只要处于一种什么事都不做的片刻,没有要到任何地方去,没有试图要改善任何事情,只是很放松。在那个停止当中,在那个放松当中,它就在那里。它是一种认出。不是一种达成,而是一种认出,因为在深处,你已经就是那个,你一直都是那个。

记住,我并不反对欲望,我非常赞成它,当时机来到,你就进入它,全然进入它,好让要离开它的时机来到的时候,你也可以全然地离开它。只有那个全然进入它的人能够完全脱离它。一个以压抑的方式去做的人,将永远无法看到它的愚蠢,永远无法看到它的虚幻。

真理并不是新的,真理就是你的本质,你必须变觉知,并不是你必须变得更博学多闻,事实上,你变得越博学多闻,你就越不觉知,你越认为你知道,你就越被无知所覆盖。

神的发生是在你不知不觉当中。当你甚至不想找寻它,当你只是坐着,什么事都不做,没有欲望,头脑里面甚至连一丝想要成为其它任何东西、成为其它任何人、或成道等等的欲望都没有。当你只是存在,坐着,什么事都不做,突然间,它就发生了。

【结束语】《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多为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最多人日常早晚课所诵持的经典。于公元前494年间,成书于古印度。《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

6、猜你喜欢:

标签: 金刚  弟子  灵验  佛教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