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仡佬族八月节有什么风俗活动(仡佬族有哪些节日)

时间:2023-05-13人气:作者: 佚名

仡佬族八月节有什么风俗活动(仡佬族有哪些节日)

文章目录:

1、仡佬族八月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2、古罗马八月节是什么节日,是什么时候

3、仡佬族崇拜什么,仡佬族的宗教文化

4、仡佬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民间活动是什么

5、属于仡佬族体育活动盘点

6、猜你喜欢:

1、仡佬族八月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春节是我国大多数地区和民族最隆重的节日,而在仡佬族文化中,最隆重的节日却不是春节,而另有其他。在仡佬族,最隆重的节日应该要数八月节了,八月节对于仡佬族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所以那些天会有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那么仡佬族的八月节怎么庆祝呢?一起来看看吧。

八月节,仡佬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书中就有记载。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莫过于八月节(八月十五至二十日)。

节日的头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装,齐集在寨子的地坪上。几个青年把一头头戴大红花的黄牛牵来,寨中最长者——“然后族老”开始祷告,祈求五谷丰登;乐队奏起“八仙”曲,同时鸣粉枪、放鞭炮。杀牛,割下牛心,每户一份,表示全族团结一心。

随后,“族老”还率众捧着小猪、老鸡、大鹅三牲,到菩萨树下祭祀。礼毕,全族欢聚一堂会餐,直到天黑。次日,各户举行家宴后,妇女们偕儿带女回娘家送礼;男人们串街会友,唱歌、谈天。据说,青年男女的歌舞活动一直延续到节日的最后一天。

仡佬族的传统节日。又称“迎新谷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到二十日举行。

仡佬族十分重视这个节日,届时,男女老少纷纷换上新衣服,聚集在寨子里最宽敞的坪上。族老指定的几位壮汉将头戴红花的大牯牛牵入场地。这时,全寨的最长者“族老”对天祈祷。人们奏起“八仙”乐曲,鸣响火枪,燃起鞭炮。然后,将牛杀掉,把牛心平均分给各户,由各户家长将其供祭在祖先灵前,以示全族团结一心。

接着是在族老的率领下,众人将宰杀好的小猪、老鸡、大鹅三牲捧到菩萨树下,以祭祖先。仪式完毕,全族聚餐,狂欢至深夜。第二天,各户举行家宴。各家各户前往田间采回一些新鲜谷物、瓜果,用以家宴。完毕后,妇女们带着子女,给娘家亲戚送去一些时鲜礼品,以示祝贺。男人们则互相拜访,饮酒谈天。青年男女仍旧歌舞娱乐。节日过后,开始秋收。

猜你可能也喜欢:

民族文化:拉祜族语言文字

拉祜族春节习俗与民俗活动

不可不知的拉祜族礼仪及禁忌

拉祜族节日,拉祜族的传统节日习俗

2、古罗马八月节是什么节日,是什么时候

在中国,我们的八月节指的就是中秋时节,过了一年中的半年之后,这个节日是我们团圆的大好时期。那么,古罗马的八月节是和我国中秋一样的节日吗?都在八月节做什么呢?有什么活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到传统节日中了解一下吧。

古罗马ferragosto八月节

8月15日,举办盛大的8月节舞会(granballodiferragosto)。

8月15日,在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为了让人们尽情地欢乐、享受生活,皇帝奥古斯都决定将8月1日定为节日。17世纪末开始,八月节改为8月15日。8月15日,举办甚大的8月节舞会。

城市的许多广场都将举办不同类型的专业舞蹈表演,音乐由现场演奏,公众也被邀请加入到舞蹈中来。人民广场是活动的中心。人们要在八月节前后度假,避过在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意大利八月节:

1、到沙滩上去!

八月节期间的意大利沙滩人潮涌动,仿佛平日里城市里的人们、小商小铺全都涌向了沙滩。而在那里,浪漫独特的奇遇记总在不时的上演。

2、早作计划,走出城市

对比人头攒动的沙滩,八月节期间的大城市就宛如新年里的帝都魔都,完全成了空城。不像在美国,在意大利,即便是平日里24小时营业的商场,在八月节里也会提早打烊~因此,再次期间可能会逗留在城市里的游客们可要注意了,提前安排好行程,随身物品也得带齐,否则,难保不会脚底走出水泡也买不到想要的。

3、搜索庆祝活动

要记住,这可是旅游的绝佳时期!尽管很多条商业街再次期间都关门了,可精彩的庆祝活动倒是不少!如果在你周围没有欢乐的音乐节,琳琅的美食展或是各式各样的游行,那么,是时候作出些改变了!在八月节期间的各种庆祝活动里,我们保管你能享受到多样的乐趣:可以是最特别的,最令人兴奋的,以及最令你瞠目的生命时光。比如,在罗马的八月节舞会上,汇集了众多精彩的现场舞蹈表演,还有意想不到的美轮美奂的烟花。

3、仡佬族崇拜什么,仡佬族的宗教文化

信仰是由人的内心崇拜认同进而所形成的稳定不动摇的信念,信仰往往给人们指向对未来遥不可及的希望与理想,或是对财富的希望,或是对事业的希望。每个民族都有着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作为五十六民族的少数民族之一的仡佬族文化也有着他们的宗教信仰。一起来了解一下仡佬族的信仰吧!

仡佬族崇拜祖先,奉祀蛮王老祖;认为万物有灵,故信奉多种神灵。清代渐习汉俗,崇奉佛、道、儒三教,并信巫术。每家堂屋均设神龛,书供“天地君亲服、左昭在穆、古圣先贤、观音、牛王、财神等香位。老人亡故,要做“亡斋”超度。逢节庆给祖先烧纸时,要给“地盘业主、早老先贤”烧袱纸一封。如遇灾祸病痛,则许愿还愿,即或清平,亦祈福延年。请巫师(俗称“端公”、“道士”)至家“打保福”、“冲滩”,或设“坛”敬“坛”,或“还梅山”,或“送瘟神”,或“打粉火”。相信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能消灾免祸,益寿赐福。有寄拜奇石、古树之俗。还相信“烧胎”、“叫魂”、“观花”、“顿水碗”、‘界八字”、“看相”、“看风水”、“占卜”、“问卦”等。

清末民初的酸会有:“清醒会”(亦称“和瘟会”),多在正月,祈求一年清吉平安。“秧苗会”(亦称“保禾会”),多在六月,祈五谷丰登。黑神会”,多在六七月,设。坛”求雨。“太阳会”,八九月间久雨不晴,影响秋收,:打辞祈晴”。“虎豹会”(亦称“山王会”),冬腊月间,设“酸”驱遣虎豹,保境安民,亦有于三月间做会的。

您可能也喜欢:

古老的德昂族文化“古茶新香”

基诺族火把节是什么时候?

傈僳族传统体育活动“傈僳族弓弩”

颇具特色的傈僳族婚俗文化

4、仡佬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民间活动是什么

全世界有很多不同的民族,在中国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那么在仡佬族中,他们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仡佬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民间活动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少数民族的节日一起来看看吧!

仡佬族的传统节日

仡佬族节日一:春节

春节是仡佬族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从正月初一到十五,要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比较别致的有“打花龙”和“打篾鸡蛋”。花龙用细篾编成小球,内装碎碗片和一、二枚铜钱,使其相撞成声。打的时候,人们聚集在花龙坡上,两人一组对垒,男女老幼都可参加。

篾鸡蛋比花龙稍大,也是用竹篾编成圆球,里面塞有稻草。现在,节日里除这类传统的文娱活动外,各项球类运动和各种歌舞节目逐渐增多,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农历十月初一过“牛王节”,届时做两块大糯米糍粑挂在牛角上,牵牛到水边,让牛看其影子,然后用糯米粑喂牛。

仡佬族节日二:祭山节

农历三月,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归来,万物复苏,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刻,也是仡佬族祭山的日子。祭山一般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祭山的村寨为单位各自组织。一村只有一姓者,祭山由长房世袭主持;多姓杂处的寨子,则轮流主持,每年由数户共同当值,用拈阄方式确定当值者,主持人面对神树,恭恭敬敬地献祭,呼请名山神来享受祭物,并祈祷山神保佑全寨清洁平安、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男子会犁牛打耙、女子会纺纱织布、多生子女。神树所在山坡被仡佬人视为神圣之地,备受爱护,人们不得放牛马去践踏,不得砍伐山上的树木,也不能随意进山砍柴割草,客观上起了封山育林的作用。

仡佬族节日三:仡佬年

农历三月初三,是仡佬族的春节。届时要准备鸡、酒、肉、饭等敬奉山神或秧苗土地。认为敬了这些神就会清吉平安。供品用过以后,就在山上或寨门前聚食。当地仡佬族人民叫做过年,俗称仡佬年。每年这天吃过早饭后,仡家的男女老少,都要身着崭新的民族服装,携带着仡佬族特有的五管芦笙等民族乐器和篾鸡蛋(用竹篾编成并用棉花等填充的实心小球)等民族体育器械,以及酒肉饭菜,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埋葬有老祖先坟茔的草坪上。人到齐后,由本族中的首领点放鞭炮和鸣放火铳,表示过年开始。

接着人们便自由组合,开始进行各种文娱活动。当人们尽情玩乐到下午两点左右,人们才集中在老祖先坟前祭祖。祭祀时长辈在前,小辈在后,由首领将带来的10只活鸡(公鸡5只,母鸡5只,每年轮流由10户人家带来)杀死,以血滴入酒中洒地祭奠祖先。祭奠时要用民族语言歌颂祖先“开荒辟草”的功绩,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多福多寿。祭祖完毕,接着人们又按长幼次序转移到草坪上,面对山林,敬奉山神和“秧苗土地”。用民族语言祈求山神和“秧苗土地”庇佑仡佬族人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祭祀完毕后,便开始吃年饭。吃年饭时,根据人数分成若干桌,不论年纪大小,只要辈份相同的便坐在一桌。每桌十人,按辈份在草坪上围蹲成圆圈,辈份高的坐在前排,辈份矮的坐在后排,有几辈人就摆几排。每桌用木盆舀一盆鸡汤和一盆菜放在圆圈正中,每人互敬一杯酒后即开始吃年饭。吃完年饭后才各自回家。

仡佬族节日四:吃新节

农作物初熟,是仡佬族吃新季节,吃新节的时间,和地都不一样。吃新节前,男女盛装到村寨附近田埂上摘稻谷、毛稗,次日将谷、稗舂为米粒,集体宰牛1头。

第三日清晨以新米粒蒸饭,连同煮熟的牛肉一并祭祖,愐怀先祖开荒辟草之功。祭毕,大家一起分享祀物。所余牛肉各户均分带回,于第四回将其与新米饭一起置于反扣的簸箕上用手抓供各自祖先后,再全家食用。有的地方用六吊谷穗挂在灶角的吊板两边,板上垫着糯谷草,草上放直径约为一尺半大糯米粑及小粑若干,又用粑捏成的仓放板左,犁、耙、牛等放板右,大粑上摆碗、筷、酒杯,按辈分烧香纸跪拜,由家长念请各位祖宗来吃新米饭,保佑全家平安。有的地方的吃新活动是三天。

头天下午,各家祭食;次日下午全寨集中下田采谷,大家分工动手将新谷焙干舂为米,磨豆腐,宰牛,于寨内坝子中祭谷神后集体食用;第三日下午用剩余食物再会餐一次。吃新节所用谷物,大多数是从自己耕种的田地里采来的。

仡佬族节日五:牛王节

农历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牛王节”。居住在贵州仁怀、遵义一带的仡佬族,又称之为“敬牛王菩萨”或“祭牛王”。每到这一天,当地仡佬族人民便要杀鸡备酒,点香燃烛烧纸线,在牛厩门前敬牛王菩萨,祈愿它保佑耕牛身躯健壮,无病无灾。据仡佬族才人说,这一天是为牛做寿,酬谢耕牛对仡佬人民所作的贡献。养牛人的家,到了这一天都要停止使役,让牛在家休息,并把牛厩收拾得干干净净,垫上厚厚的软草,用最好的牧草和饲料喂牛。

同时,还要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糍粑,分别挂在牛的两只角上,再把牛牵到水边,让它从水中照见自己的影子。然后取下糍粑,给牛吃掉,说这是替牛祝寿。

有的地方,还要放一串鞭炮,给牛披红挂彩,表示祝贺。没有养牛的人家,也要备办酒、肉、香、烛、纸线,到自家的田或土边祭祀牛王菩萨,祈求它保佑自己早日买上耕牛,或租借别人的耕牛使用时顺顺当当,乖乖地听他使唤,耕起地来又快又好。

仡佬族节日六:八月节

仡佬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书中就有记载。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莫过于八月节(八月十五至二十日)。节日的头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装,齐集在寨子的地坪上。几个青年把一头头戴大红花的黄牛牵来,寨中最长者——“族老”开始祷告,祈求五谷丰登;乐队奏起“八仙”曲,同时鸣粉枪、放鞭炮。然后杀牛,割下牛心,每户一份,表示全族团结一心。

随后,“族老”还率众捧着小猪、老鸡、大鹅三牲,到菩萨树下祭祀。礼毕,全族欢聚一堂会餐,直到天黑。次日,各户举行家宴后,妇女们偕儿带女回娘家送礼;男人们串街会友,唱歌、谈天。据说,青年男女的歌舞活动一直延续到节日的最后一天。

仡佬族节日七:吃虫节

而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这一天,家家饭桌上都摆着几盘别的风味的菜--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甜炒蝶蛹、烧炒蚜米泥鳅等。

还有一些地区把“祭树”称为“祭山”,因为仡佬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热爱山、尊崇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祭山”的具体对象也是村寨附近高大茂盛的一棵古树,它是顽强的生命力的体现。祭祀以村寨为单位,只许成年男子参加。除贡献祭品外,巫师要唱《祭山歌》求山神保佑村寨平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仡佬族节日八:敬雀节

“雀鸟”为仡佬族民族图腾,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是仡佬族传统的“敬雀节”节日,进行祭祀仪式、表演传统民间技艺等。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仡佬族民族文化,尧上在这一天举办2010年“尧上仡佬族敬雀节”。“敬雀节”是仡佬先民世代流传下来敬奉雀神的崇拜综合性民俗活动,为仡佬族百姓祈祷子孙发达、家业兴旺、五谷丰登的一种祭祀活动。据尧上邓氏家谱记载,敬雀节至少有300多年历史,“敬雀节”以“敬雀”为核心,包括了敬雀保存的生态环境居民建筑和动态民俗文化的内容。

敬雀节上,仡佬族同胞向游客展示魅力独具的活动内容:举行敬雀节祭祀、唱拦路歌、敬拦路酒,表演长号唢呐、仡佬毛龙、仡佬婚俗、山歌对唱、印象尧上等。开展斗牛、拉牛、抵杠、掰手腕、抵牙巴劲、捉放活鸡等独具乡村特色的民族民间竞技活动。

仡佬族节日九:抢春水

遵义县和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仡佬人,有“抢春水”的习俗。

春季农历“立春”的头一天,家家户户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水挑足,并准备好鞭炮。“立春”这天,不洗衣服,认为洗衣服会把春水搞脏,也不扫地,不挑水。“抢春水”的人是由家中未婚男子或女子担任。如家中有几个未婚男子或女子,那就由家长指派其中既诚实、能干,又机智、勇敢的人担任;如果家中没有未婚男女,就要向亲戚或邻居借一个并在头一天晚上请到家中居住。

鸡叫头遍,“抢春水”的人悄悄起床,提上装水的工具摸黑走到水边,不出声,也不能响动,否则认为会惊动“春水”。然后用碗轻轻舀水,一般舀十二碗(闰月舀十三碗)。舀完以后就开口大叫一声“抢春水了!”接着点燃鞭炮,震得全寨子噼噼啪啪作响,谁家的鞭炮先响,就说明那家抢着“头水”,那家的娃娃勤快。人们纷纷到水井或泉水边提水,在回家的路上还要高喊着“春水到我家,到我家……”回到家立即烧水,把“春水”烧开。然后烧一罐茶待全家起床后,每人喝一盅“春水”香茶,再喝一盅蜂蜜米花茶,吃元宵,祝福全家人平安。

仡佬族节日十:六合宴

所谓“六合”,是指“团结、忍让、宽容、诚和、善处、礼敬”,这是仡佬先民和仡佬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仡佬文化中最具特征的精神依赖。

那么,为纪念仡佬的先民开荒劈草、倡“和合”、兴“七规”(仁、义、礼、忠、孝、敬、让),每年喜庆或者年末时,人们就会拿出自家最好的饭菜,聚集在村中祠堂斗酒斗菜,共叙一年的辛勤耕耘、共庆一年的丰收喜悦,这就是仡佬族传承至今的“六合宴”。

5、属于仡佬族体育活动盘点

主要聚居在贵州的仡佬族是一个民族文化非常丰富的少数民族,通过仡佬族文化我们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仡佬族的文化涵盖面很广,大到风土人情,小到传统的运动项目。你知道仡佬族有哪一些体育项目吗?不知道的话要赶紧来了解一下了。

仡佬族民间较普遍的体育游戏有打篾鸡蛋、打花龙、打鸡毛球、赛马、跳筋舞、磨猫等。打篾鸡蛋,是用楠竹或金竹细篾编织成一个鸭蛋大的球,球内塞满稻草或碎布旧棉做成,在平坦地上划出分界线,参赛两队各自进入自己的半场。比赛开始,甲方用手把“蛋”拍击到乙方场地,乙方再打过来,或用脚踢过来。蛋被打出界外,或没有接住,或触到了手足之外的身体部位,对方便可得分,以得分多少计胜负。

“花龙”是在蔑编的球中装了些铜钱和碎磁片,拍打或投掷时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比赛时不分队,先由一人抛掷“花龙”,参赛者去抢接,接到手后再抛,并喊叫自己要抛“花龙”了,谁接抛的次数多,谁就是优胜者。因为争抢激烈,又没有固定的场地范围和比赛时间,所以很热闹,也很容易看出谁最机敏,最有耐力。

猜你可能也喜欢:

拉祜族春节习俗与民俗活动

不可不知的拉祜族礼仪及禁忌

拉祜族节日,拉祜族的传统节日习俗

浅述拉祜族民歌的音乐风格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