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苗族历法的来历及应用 苗族的风俗来历

时间:2023-09-24人气:作者: 未知

苗族历法的来历及应用 苗族的风俗来历

文章目录:

1、苗族历法的来历及应用

2、玛雅历法解析:神秘的玛雅历法概观

3、历法是什么,回族在历法方面的成就

4、每年的11月26日——苗族斗马节的来历

5、苗族传统节日:花山节的来历

6、猜你喜欢:

1、苗族历法的来历及应用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拥有完善的历法体系,苗族历法属于阴阳历,以太阳历为主,阳历平岁是365天,闰岁是366天,与现代历法比较接近。

那么,在苗族文化中,苗族历法的来历及应用是什么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苗族历法使用十二生肖记时、日、月岁外,还用1、2、3、4、5、6、7、8、9、10、自然数相辅助记时、日、月、岁,为老人祝寿:“祝120岁高寿”。

十二生肖来源,与中国远古十二个氏族有关。用十二生肖记时、日、月、岁,一岁分12个月,一日分12个时辰,岁、月、日、时固定不变,日按十二生肖相记,循环使用。建制以“建”作日首,固定循环使用。

苗族先民还用所住房屋的相应方位与十二生肖辅助记时、日、月、岁,将一日分为夜、晨、昼、昏4个时段,与十二生肖相配记为“大门口、堂屋、左屋、屋后、右屋、屋顶”,观测日出日落。阴历从月圆到下一轮月圆为1个月,每月分27宿。阴历平岁358日,闰岁387日。动月、偏月为月短日;1—10月为月长日。月长日30日,月短日29日,闰月29日。

苗族古历不论阳历或阴历均在岁鼠、岁辰、岁申置闰,每4岁一闰,闰动月。苗族古历体现了“一分为三、三位一体”的苗族生成哲学观和“九卦”立体思维观(即前后、左右、上下、表里、中或东、南、西、北、中、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苗族先民崇拜“日、月、星”,视三光为纯洁之至。苗族先民认为组成宇宙万物的原生物质为雷、龙、夔三种(意译为水、火、气),记为“三专”;“五行”分别依次为光、气、水、土、石。大尧(亦称鬼谷先生)归顺黄帝(自称天子),大夔妹嫘祖(雷祖)嫁给黄帝为妻后,大尧为讨黄帝之好改九卦为八卦(汉书称伏羲制八卦,有误),改一分为三(阳、阴、不阳不阴)为一分为二(阳、阴),改立体思维为平面思维。

将十干支与十二生肖结合创天干、地支、六十甲子(汉书有此记载)。改27宿为28宿。将五行按平面方位及所产之物改为金、水、木、火、土(西、北、东、南、中),同时与金、水、木、火、土星、日、月相配创七曜历。《七曜历日》乃我国现存最早的历书。

中国苗族古历与古埃及历同属太阳历,但比距今6200年的埃及历还要早3800多年,每岁365日,4年一闰;不同的是古埃及历闰年的附加日为6天,苗族古历闰岁的附加值为1日。苗族古历与太阳回归年长度365。25日一致,天狗周期为1460岁,准确率高。

中国苗族古历对远古苗民从事农业生产(主要是水稻生产)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民间亦曾应用于择吉。(详见石启贵的《湘西苗族实地考察报告》)。

中国苗族古历的使用时限,上溯至少可达一万年,下限是光绪三十三年(即公元1907年)。据《永绥直隶志》记载:“父子递传,以鼠牛虎马记年月,暗与历书合。”(清?杨瑞珍撰,同治七年刻本)清?董鸿勋撰,光绪三十三年铅印本《古丈坪厅志》也有同样的记载。

根据珍藏于北京博物馆《乾隆六十年苗匪档》内的原始奏折和被捕苗族首领的“供单”以及当年参予镇压起义的人士编着的史书或地方志记载:商定凤凰、乾州、永绥、松桃四厅起义日期为乾隆六十年二月初六(农历)。

据吴添半在“供单”中解释说,这一日是苗年的正月初一(苗历阴历年),把起义日子定为这一日,取去旧还新之意。后因泄密,提前于正月十八日(农历)起义。这是史书记载与苗族古历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您可能也喜欢:

“咚咚喹”土家族的古老气鸣乐器

古老的习俗文化:彝族抢婚

令人叹为观止的艾德莱丝绸

苗族文化:历史悠久的苗族挑纱

2、玛雅历法解析:神秘的玛雅历法概观

玛雅历法是神秘的中美洲玛雅文明使用的历法系统,由不同的历法与年鉴所组成,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历法之一,给数千年之后的现代人带来了无数的惊奇与震撼。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对玛雅历法进行一次概观。

在玛雅历法系统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历法里,最重要的就是那260天的历法,也就是通常被学者称为卓尔金历的历法,这个历法与另外一个称为哈布历的365天历法互相结合,组成持续52个哈布历周期的同步循环,称为历法循环,而卓尔金历与哈布历的重要组成单元分别是13天以及20天的小周期。

在这两种历法之外,另有一种不同形式的历法则用于记录更长单位的时间,并作为碑文铭刻用的日期(为了辨别不同事件之间的关联)。这种历法称为长纪历,是以玛雅神话起点的所经天数为基础,并得以向上延伸,以表示未来中的任何日期。

长纪历采用了进位制,系统中的每一个位数皆表示了特定天数的增加倍数。玛雅数字系统本质上是二十进制(基数为20),即每个位数皆表示了前一个位数的20倍。但有个很重要的例外,在第二个位数中表示了18×20天,也就是360天,比400天(20×20)还要接近一个太阳年。然而有一点必须注意:长纪历与太阳年是无关的。

另外,许多玛雅长纪历的碑文中有时会经过补充字符组的增补,标示了掌管该夜的夜神、以及半年周期中阴历月的月相以及月球位置的资讯;玛雅人还使用了584天的金星周期历法,其中追踪了金星在白天与晚上的升起及合相的时间。历法中的许多事件被视为是不祥、有害的,且有时战争会订定在此历法的特殊事件上。

另外,玛雅文化研究者们还发现了其他出现较不普遍,或人们理解不足的周期、组合、及历法的演进。在少数几个碑文中证实了甚至还有819天历法的存在,其中有重复9天的时间间隔,这些时间间隔的名称与玛雅文明中众神、动物、以及其他的重要观念相关。

3、历法是什么,回族在历法方面的成就

中国各族的穆斯林群众是勤劳善良富、富有创造力的人民,回族人民在中国历法中有巨大贡献,中国是最早创造历法的国家之一,历法对中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期的回族文化带大家了解历法的来源及回族人民在历法方面的成就,一起来看看吧。

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叫“历法”。“历书”是排列年、月、节气等供人们查考的工具书。历书在中国古时称通书或时宪书,在封建王朝的时代,由于它是皇帝颁发的,所以又称“皇历”。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

4、每年的11月26日——苗族斗马节的来历

我们听说过斗牛,也听过斗鸡,而斗马还是第一次听到,在苗族就有独特的斗马节,在这一天,场面不可谓不大,本期的苗族节日,就带你了解每年的11月26日苗族斗马节,斗马节的来历。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还想要了解》》填仓节的图片赏析

融水西北部山区的安太、洞头、四荣、香粉、安陲等乡苗民喜欢斗马。每当苗族欢度传统节日时,都少不了斗马活动。1987年,融水县人民政府把县庆日——11月26日定为斗马节。近年来,斗马已列入节日的体育比赛项目,对获胜者评出一、二、三名,给战马披红挂彩。香粉古龙坡,是在莽莽群山中隆起的一块约900平方米的坡地,农历正月十六,一年一度的“古龙坡会”就在这里举行。

节日起源

相传,这项活动源于一项婚姻裁决。据说,500年前最能赢得姑娘爱情的是斗马能手。因此,每有情敌相争时,苗王就组织斗马赛。获胜者便最有权利娶他所喜欢的姑娘。经过后来的演变,斗马受到众人的喜爱,参加的人越来越多。每逢传统节日都有斗马,它已成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在融水苗乡盛行已有百年历史。

在村寨,若出现几个后生同时追求一个姑娘的情况,寨佬就组织斗马比赛,谁的马斗赢,姑娘就嫁给谁。随着社会进步,婚姻裁决功能逐步退化,演变而成苗家人年节坡会的一项赛事。

节日历史

1987年,广西融水县人民政府将11月26日县庆日这一天定为斗马节。2004年把斗马节更改为“融水芦笙·斗马节”。

2013年10月26日,第13届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在“芦笙斗马之乡”和“百节之乡”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举行。本届斗马节共有20匹斗马参与角逐。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最终来自香粉乡雨卜屯的苗族小伙杨灿饲养的“红威风”勇夺桂冠。

2014年10月25日,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举行2014第十四届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来自香粉、安太、安陲、四荣、怀宝等乡镇的26匹骏马通过撕、咬、踢、追等“绝招”进行激烈的搏斗,引数万名游客前来观看。

2015年9月3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首届斗马节。来自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的近30匹雄马在三江侗乡鸟巢竞技场展开的激烈争斗,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看。

节日过程

斗马节这一天,村寨笙歌震天,铁铳、粉枪齐鸣。穿着节日盛装的各族人民兴高采烈,跳起欢快的芦笙舞。这时,精神抖擞的苗胞,牵着各自的壮马,从四面八方云集斗马场。

斗马场分有歇马场和决斗场,分组排列次序后,主持人即宣布斗马开始,然后两个马主把各自的马从歇马场牵进决斗场。斗马是两匹公马相斗,每次只斗一对。胜者留在场内继续相斗,一般以胜败场次多少论高下。

斗马时,人们牵一匹雌马挑逗两匹公马,使之相斗。每次只斗一对。两匹公马在即将接近母马时,为了得到与之亲近的机会,各自昂头翘尾,高扬前蹄,厉声嘶鸣,向对方扑去互相厮斗起来,或咬或踢,时而双双竖立,时而迅猛追逐,场面十分紧张激烈。有的要斗上几十个回合才分出胜负,败者退出,胜者留下继续迎战,最后以胜败场次的多少决出前三名。

斗马场上,常有成千上万人围观。观众情绪高涨,欢呼呐喊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夺得优胜的马主,则牵着披红挂彩的斗马绕场一周,接受观众的祝贺。

5、苗族传统节日:花山节的来历

苗族花山节,是苗族人民的一年一度的重大的苗族传统节日。每年到这个节日,各村的苗族人民都会聚集起来,在一片开阔的土地上,举行活动。其中,花杆是这个节日的重要标志。这个节日很有苗族的民族特色。应该宣传和发扬光大。那么花山节的来历是什么呢?

“花山节”也叫“踩花山节”,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花山节”的举办者要在山上立一根花杆,前来参加节日活动的人们围在花杆下,进行祭花杆、唱古歌、爬花杆比赛、跳芦笙舞、武术表演、斗牛、对唱山歌等活动。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

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对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还有一个传说,过去苗族先民部落遭到外族部落的入侵,苗族民众在首领蚩尤的带领下奋起反抗,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苗族民众被迫四处流落。为了招集自己的民众,苗族首领蚩尤在山上竖起花杆,让芦笙手吹响芦笙。苗族民众听到熟悉的笙声后,纷纷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花杆下,开始重新生活。从此,苗族人民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花山节”,以纪念苗族首领蚩尤,庆贺苗族人民重建新生活。

现在,“花山节”已成为苗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交往交流的重要活动。每逢“花山节”,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花山场,进行文艺表演,开展各种经贸活动。“花山节”已经成为苗族重要的节日文化遗产。

你可能会喜欢:

2015年每日财神方位查询表

2015年黄道吉日查询一览表大全

揭秘国际儿童图书日的由来

藏族沐浴节的由来是什么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