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桂林十大名山之象鼻山(桂林山水的象鼻山介绍)

时间:2023-09-17人气:作者: 未知

桂林十大名山之象鼻山(桂林山水的象鼻山介绍)

文章目录:

1、桂林十大名山之象鼻山

2、桂林十大名山之塔山

3、桂林十大名山之穿山

4、必游景点 桂林象鼻山

5、桂林山水的象征之一:象鼻山的传说

6、猜你喜欢:

1、桂林十大名山之象鼻山

人在上一定年纪之后,都会做一些适合自己的养生活动。爬山无疑是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那么大家知道去桂林爬山必去的十大名山都有哪些地方吗?让城市文化来告诉大家去桂林游玩不可错过的十大名山之象鼻山。

象鼻山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之一,位于桂林市滨江路,桃花江与漓江的交汇处,占地11.88万平方米,属于喀斯特地貌自然风景区,因山形酷似一匹豪饮江水的巨象而得名。早在唐宋就成为著名游览胜地,有1000多年的游览史。

象鼻山以神奇著称。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因此,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一挂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象鼻山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宏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紧靠江边,漓水流贯其间, 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如象鼻饮水漓江,景致极佳,唐宋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诗:“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景致。

象鼻山海拔200米,高出水面55米,长108米,宽100米。山体面积1.3公顷,它是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的。明代孔镛有诗赞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百日相看不厌多。

远在800多年前,围绕象鼻山水月洞的命名,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

原来,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不久再度重游, 一高兴题诗作序,因洞口东向,把亭名、洞名、岩名统统命名为“朝阳”,并把记述其事的《朝阳亭诗序》该在水月洞北壁。其后, 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见,恢复了原名,写下《复水月洞铭》,并镌在洞的南壁。

2、桂林十大名山之塔山

人在上一定年纪之后,都会做一些适合自己的养生活动。爬山无疑是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那么大家知道去桂林爬山必去的十大名山都有哪些地方吗?让城市文化来告诉大家去桂林游玩不可错过的十大名山之塔山。

塔山在漓江东岸、小东江西畔,与穿山隔江相望,海拔194米,相对高度44米,面积2.75公顷。塔山与穿山100万年前为同一山体,后地壳上升,地十水水面下降,山体被割切分离成各自独立的孤峰。

山上有明建古塔,8角,7层,实心,砖结构,高13.3米,北面嵌佛像,称寿佛塔,远看如屏风,亦若舰只行驶江上,又称“军舰山”;近看,裂出一石,有如神工鬼斧,从峰顶直劈到地面。徐霞客《粤西日记》谓之“若岐若合,亭亭夹立,盖以脆薄飞扬见奇”。山下多枫树,秋日有“塔山红叶”醉人景色。

寿佛塔最底层高1.56米,每面宽2.95米,逐层递减,层间以五层凸砖线条相隔。该塔塔身的模式和两江砖塔有点相似,寿佛塔是六角七层空心楼阁式佛塔,而两江砖塔是八角七层空心楼阁式文塔。该塔第二层北面嵌青石镶刻的“南无无量寿佛”一尊,图案已经模糊难辩,顶部为覆体型,上冠葫芦宝顶,为中国常见的中国六角式宝塔。

塔山山形神奇峻秀,山下枫柏林茂,每至深秋,枫红柏紫,流水淙淙,青山与绿水相映成趣,这便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致:“塔山红叶。”有人见此景,灵感顿生,作词曰:“青菲歇,孤亭雁过寒声咽,訾洲烟草,塔山红叶。江流望断头飞雪,南湘古流琴音切。琴音切,渔光疏影,一弯残月。”

3、桂林十大名山之穿山

人在上一定年纪之后,都会做一些适合自己的养生活动。爬山无疑是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那么大家知道去桂林爬山必去的十大名山都有哪些地方吗?让城市文化来告诉大家去桂林游玩不可错过的十大名山之穿山。

穿山是桂林的名山之一,自古以来,久负盛名。其主峰有一穿洞,空明正圆,好似一轮明月高挂,人称“月岩”;由于它南北穿透,故又名“穿岩”,穿山也因此而得名。穿山有大小30多个岩洞,其中最美的要数1979年发现的穿山岩。它是桂林市继七星岩,芦笛岩之后的又一大型风景溶洞。岩洞总长517米,游程248米,常温保持在摄氏22度左右,冬暧夏凉。

何以谓之穿山?这里有一段古老的民间传说:月岩是汉朝伏波将军援用箭射穿的。那时伏波将军奉命督师桂林,抵御竹迟国侵犯我国南疆。威武的伏波将军震慑了竹迟国王,迫使他议和谈判,双方商定:竹迟国退兵到一箭之距以外。

伏波将军上伏波山,拉弓射出神箭,穿透了穿山、漓江挂月山、阳朔月亮山,直射到两国边境交界线上,竹迟国王不得不撤兵回老巢。因为是他的箭射穿的山,故取名穿山。

其实,桂林远在35000万年前是一片汪洋,2亿年前海水退出,穿岩是千万年来不断运动着的水——这支长久作用的“神箭”昼夜冲刷与溶蚀,日久天长穿凿而成的。由此而知,“水滴石穿”的高超本领,真是大自然雕刻师不朽的伟力。

沿着江畔公路,向山西侧看去,到处是已经建设的新景。随着穿山这个新奇岩洞的发现,1980年,开始建设穿山景区和穿山岩,近年又新辟600米穿山路风景大道,两旁种植古榕,种植着细叶榕、四季桂、花桃,连绵不断,娇艳多姿,展现一幅秀美的绿色长廊。正以崭新的面貌增添山河的魅力。

穿山景区获得两项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07年8月20日,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向景区颁发了证书。

4、必游景点 桂林象鼻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内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风景如画、美不胜收的样子。那么大家知道去桂林旅游必去的十大景点都有哪些地方呢?让城市文化来告诉大家去桂林游玩不可错过景点。

桂林象鼻山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仪山、沉水山,简称象山,位于广西省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是桂林名山之一,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宏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紧靠江边,漓水流贯其间,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

5、桂林山水的象征之一:象鼻山的传说

象鼻山原名漓山,因其形状酷似一头伫立漓江边伸鼻豪饮江水的巨象,故得此名。

象鼻山在桂林神奇秀丽的诸般美景中独树一帜,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

今天的桂林山水就为你讲述象鼻山引人入胜的美丽传说。

传说,有一年天帝外出巡猎,带着浩浩荡荡的仪仗从桂林经过。仪仗队中有一头为天帝驮宝瓶的神象由于过度疲劳,病倒在路边。天帝看它奄奄一息,于是撇下它,带着其它兵马走了。正当神象生命垂危的时候,一对被称作向公向婆的老夫妇搭救了它。在向公向婆的照料下,神象很快恢复了健康。为了报答老人的救命之恩,神象发誓不归天,并且帮助向公夫妇和农民们耕地下种。

天帝因为仪仗中缺少了一头神象,队形很不雅观,就命令象奴回桂林去寻找生病的神象。象奴来到桂林,看到神象正在为农民耕田,就斥责它丢失了天神的身份和脸面。神象说:“难道你我和天帝吃了农民种的粮食,却不能为他们做点事吗?我是绝不再回去为天帝当奴隶了。”

天帝听说神象不肯归天,就带着天兵天将前来捉拿。神象举起长鼻英勇自卫,与天兵天将激战了三天三夜,遍体鳞伤,累得精疲力尽,但是它仍然不屈不挠,没有停止战斗。

天帝看到神象如此勇猛,恐怕硬捉会损失过多的天兵天将,就想了一条毒计。他对神象说:“你是一员猛将,我很喜欢你,就放你投生去吧。”说完,就带着天兵天将撤回天上去了。

神象听信了天帝的话,完全放松了戒备。于是它走到漓江边饮水解渴。正当它垂下长长的鼻子吸水时,天帝悄悄走到它的身后,把手中的长剑狠狠地刺进了神象的身体,由于用力过猛,象背上只留下了短短的剑柄。

神象虽然死了,但是它并没有倒下。久而久之就化成了雄伟的象鼻山,远远望去,象鼻、象身、象尾处处分明。山上那座瓶形小塔,据说就是天帝留下的剑柄。但其实这座古塔是明代才建造的,上面刻着普贤菩萨像,塔名唤作“普贤塔”,也叫“瓶塔”。

结束语:作为桂林山水的一个象征,象鼻山栩栩如生的形貌,体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之力,而关于象鼻山的民间传说,生动曲折,引人遐思,更为桂林山水的美景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神话色彩。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