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特产

成都为什么要退林还耕? 成都为什么要退林还耕呢

时间:2023-04-28人气:作者: 佚名

成都为什么要退林还耕? 成都为什么要退林还耕呢

  为何要“种粮”?

  高楼林立的城市、烟火十足的繁华,让人很容易忽视,成都其实是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超大城市。

  成都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不到全市土地面积的1成,在高楼大厦的边际之外,更为广袤的乡村区域是粮油种植的精华区,也是为城市稳粮保供的“后方”。

  两山夹一平原的成都,占据了四川盆地内自然条件最好的区域。都江堰的成功建设,使得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自古以来,成都就是重要的“大后方”之一。直到今天,成都平原亦是全国的产粮宝地。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郭晓鸣曾撰文指出:

  四川作为农业条件优越和物产十分丰富的天府之国,以及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地位极其重要,粮食产业是四川省极具影响力的农业金字招牌。粮食安全不仅直接影响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粮食供求平衡对确保全国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全局性意义。而对于四川而言,高水平建设“天府粮仓”,丰沃的成都平原和都江堰灌区世界级的独特资源优势是主要依托。

  在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兰蓓看来,应当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要求来认识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兰蓓说,成都最鲜明的特质是超大城市“联城带乡”,2100多万人中有427.7万人常住乡村,即使城镇化率持续提高的趋势不会变,仍会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生活在乡村,这部分人的生活与发展需要“天府粮仓”建设为其赋能,这也是成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着力点。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对于成都2100多万人粮食安全而言,“天府粮仓”的建设是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的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

  “成都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既有优势又体现担当。”兰蓓表示,国家从战略安全角度划定耕地红线,是对市场经济缺陷的弥补,否则土地无限制地利用会给未来造成更大风险,也不利于倒逼国内城市集约节约发展。

  责任特别重大,意味着任务特别艰巨。

  事实上,近年来成都作为超大城市在农业发展上面临着比传统地区农业更大的挑战——随着城镇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农户受利益驱动更愿意种蔬果等附加值更高的农产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如何破解?种粮收益不如外出务工,资本“下场”盯紧花卉苗木种植,如何阻止“盛放的花”挤走“田里的苗”?……

  “如果单靠市场调节、放任自流,就可能无法落实‘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担’的重大要求,就可能无法实现稳粮保供的各项任务,就可能无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必须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聚焦提升建设“一带十五园百片”现代粮油产业园区,着力稳面积、提产能、增效益,加快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这其中,关键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转变,从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向政府主动作为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转变。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