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麦蜘蛛成虫、若虫吸食麦叶汁液,造成小麦发育不良,不及时防治可造成小麦干枯死亡。麦蜘蛛可分为麦长腿蜘蛛、麦圆蜘蛛,麦长腿蜘蛛4-5月进入繁殖及危害盛期,5月中下旬成虫大量产卵越夏,10月上中旬越夏卵陆续孵化危害麦苗,麦圆蜘蛛在早上8-9点和下午4-5点以后活动,春季成虫会将卵产在小麦分蘖丛和土块上。
一、麦蜘蛛对小麦的危害
1、麦蜘蛛的俗称是火龙,是小麦的主要虫害之一,成、若虫会吸食麦叶的汁液,导致小麦发育不良。被害麦叶先呈白斑后变黄,轻则影响小麦生长,造成植株矮小,穗少粒轻,重则导致小麦整株干枯死亡,株苗严重被害后,抗害力会明显降低。
2、麦蜘蛛分为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麦长腿蜘蛛在4-5月会进入繁殖和危害盛期,5月中下旬成虫就会开始大量产卵越夏,10月上中旬越夏卵会陆续孵化危害麦苗。麦长腿蜘蛛喜干旱,生存适温为15°C-20°C,最适相对湿度在50%以下。一般白天会出来活动,下午3-4点活动最频繁,遇雨或露水大时,它们会潜伏于麦株丛及土缝中不动。
3、麦圆蜘蛛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虫量比较大,危害重,4月下旬虫口就会减少。麦圆蜘蛛一般在早上8-9点以前和下午4-5点以后活动,其不耐干旱,生存适温为8°C-15°C,适宜湿度在80%以上。春季成虫会将卵产在小麦分蘖丛和土块上,卵会集聚成堆,每堆大概10余粒,麦圆蜘蛛一般在水灌麦田或密植麦田发生较重。
二、麦蜘蛛打什么药效果好
1、化学防治:每亩用75千克50%马拉硫磷2000倍液进行喷雾,也可以用40%乐果乳油每亩75克拌20千克细土做成毒土,均匀撒在田间即可。农业防治:采用合理灌溉、轮作倒茬及麦收后浅耕灭茬等方法降低虫源。
2、为了及时防治麦蜘蛛,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农业人员可以加强小麦的管理,选用抗病性强、优质的小麦品种进行播种。小麦种植区域的土壤一定要进行深耕翻新,利于后期小麦生长发育,发现小麦病株后一定要及时拔除,将其带离种植区域进行销毁,并在病株区域撒上生石灰,这样能有效防治麦蜘蛛的蔓延。
3、农业人员在小麦收获后,一定要进行深耕灭茬,消灭大量的夏卵,压低麦蜘蛛虫口密度。同时也要适时进行灌溉,可以有效的减少麦蜘蛛的种群,对于小麦种子可以将其拌种,选用75%甲拌磷乳油100-200毫升,兑水5千克,喷拌50千克麦种,这样可以对麦蜘蛛进行预防。
蚧壳虫怎样才能彻底消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消灭蚧壳虫要在植株发病初期的时候,及时使用专用的杀虫药剂(比如蚧必治)对植株进行喷洒治疗,一般每隔5-7天连续喷洒两次就能彻底消灭。定期为植物剪枝,植株的通风透光性会增强,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定期为(0)人阅读时间:2023-03-21聚谷氨酸对根系的作用,对植物有什么作用
聚谷氨酸对植物的根系具有一定能力的保护作用。聚谷氨酸是自然界中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水溶性多聚氨基酸,其结构是谷氨酸单元通过α-氨基和γ-羧基形成肽键的高分子聚合物。聚谷氨酸还可以提高农作物对于盐碱地的抵抗(0)人阅读时间:2023-03-21打白飞虱最有效的方法,打白飞虱最佳时间
打白飞虱可以用烯啶虫胺、噻虫嗪、呋虫胺、吡蚜酮噻虫啉等药剂,或者使用混合联苯菊酯。使用时要注意噻嗪酮只能杀卵,不能杀成虫,它必须混合其它农药一起使用。白飞虱其实就是白粉虱,养殖花卉时经常可以在植株上看(0)人阅读时间:2023-03-21红壤的改良措施,红壤的形成原因 在红壤形成过程中,主要特点是
一般增施氮磷钾等矿质肥料能有效的改良红壤,施用石灰能降低红壤酸性,从而达到改良红壤的目的。种植稻米、茶、丝、甘蔗和柑橘等作物以及施用绿肥能够提高红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氮素肥力,改善红壤。同时合理的耕作方式(0)人阅读时间:2023-03-21蚧壳虫怎样才能彻底消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消灭蚧壳虫要在植株发病初期的时候,及时使用专用的杀虫药剂(比如蚧必治)对植株进行喷洒治疗,一般每隔5-7天连续喷洒两次就能彻底消灭。定期为植物剪枝,植株的通风透光性会增强,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定期为..2023-03-21聚谷氨酸对根系的作用,对植物有什么作用
聚谷氨酸对植物的根系具有一定能力的保护作用。聚谷氨酸是自然界中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水溶性多聚氨基酸,其结构是谷氨酸单元通过α-氨基和γ-羧基形成肽键的高分子聚合物。聚谷氨酸还可以提高农作物对于盐碱地的抵抗..2023-03-21打白飞虱最有效的方法,打白飞虱最佳时间
打白飞虱可以用烯啶虫胺、噻虫嗪、呋虫胺、吡蚜酮噻虫啉等药剂,或者使用混合联苯菊酯。使用时要注意噻嗪酮只能杀卵,不能杀成虫,它必须混合其它农药一起使用。白飞虱其实就是白粉虱,养殖花卉时经常可以在植株上看..2023-03-21红壤的改良措施,红壤的形成原因 在红壤形成过程中,主要特点是
一般增施氮磷钾等矿质肥料能有效的改良红壤,施用石灰能降低红壤酸性,从而达到改良红壤的目的。种植稻米、茶、丝、甘蔗和柑橘等作物以及施用绿肥能够提高红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氮素肥力,改善红壤。同时合理的耕作方式..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