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助农

海蜇怎么养殖(海蜇怎么在家养)

时间:2022-07-19人气:作者: 未知

海蜇怎么养殖(海蜇怎么在家养)

海蜇也叫做水母、石镜、蜡、樗、蒲鱼、水母鲜等,它属于海蜇属钵水母纲,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海蜇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还有药用价值,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项目,那么,海蜇怎么养殖?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海蜇养殖技术。

一、养殖池塘建设

应对原有的池塘进行整理,对池坝、进排水口进行修理、加固,对养殖多年的池塘,要进行池底清淤和消毒工作,根据池塘的特点,进水的水深情况,如池地的坡度情况,进水后有无浅滩暴露空中,池壁的坡度等情况,对海蛰养殖区域进行围网,一般小型池塘对养殖区域进行全面围网,大型港湾水面则由于围网困难,对进排水通道进行围网防逃即可。

二、池水环境培育

1、海蛰幼体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较为适宜,池水中饵料丰富有助于提高苗种成活率,促进生长。池塘修理、围网等工作准备好后,便可以清池、进水培育生物饵料了。其方法是在进水前通过消毒〔如生石灰、漂白粉等〕清池杀灭有害生物,然后选择时机进水施肥,使藻类和饵料动物繁殖生长。一般进水时间在4月底,可以随水纳入许多动物发育卵和幼体。
2、清池后第一次进水深度为20厘米,每亩施有机肥50千克,氮肥0.75千克,磷肥0.5千克。10天后,追施无机肥,施肥量为第一次的一半。第一次施肥5天后,逐渐进水,直至放苗时的1米水深。池刚进水时,水色透明,经过施肥水色逐渐变浅黄褐色至黄,透明度下降,藻类浓度增高,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繁生。
3、放苗前对水质常规指标进行检测,主要是水温、盐度、pH值等,海蛰养殖的水温范围是16~32℃,最适是20~26℃,盐度的范围是8~32‰,最适范围是14~20‰。一般要求水温18℃以上即可放苗,放苗时水温与育苗水体相差不要超过2℃,盐度在20~30‰放苗,放苗时盐度与育苗水体盐度相差不要超过5‰,pH值要求为7.5~8.5。
4、海蛰苗对水质环境非常敏感,水质条件不适时可以引起苗种全部死亡,导致养殖失败,对含有难以检测的水质因子和无条件检测的养殖者,最好的是先拿少量苗种试养几天,观察苗种能否正常生长,否则需要换水或调整水质。

三、海蜇放苗入塘

1、苗种要求:苗种大小要求,伞径在1厘米以上。苗种规格整齐,无损伤。苗种发育变态完全,游动活泼、有力,伞径内无气泡或气泡很少。苗种颜色通常为白色、分红色或红色。
2、蜇苗运输:蜇苗运输容器要求内壁光滑,一般采用塑料待充氧运输,气温高和路途远时,应适当加冰降温,遮光。
3、放苗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大小、水深、水质情况等,池塘的换水能力,苗种的质量,确定放苗密度。亩产500~1000斤的池塘,苗种的成活率为10—30%,可放苗400~500只/亩,条件特别好的池塘可每亩放苗500~700只,一般的池塘控制在300只/亩即可。如果海蛰密度过大会造成水质败坏、发粘、缺氧、海蛰生长缓慢、长不大等现象,可导致养殖失败。
4、放苗入塘:放苗时间应该选择在天气较好的早晨或傍晚,最好是无风、无阳光直射的天气。放苗时先把苗倒进一个比较大的容器中,加一些池塘内的海水,让苗适应一段时间(5~10分钟)然后再放入池中。放苗的位置选在池塘中间,用船运过去,均匀、缓慢的放入池内,操作要仔细,避免苗种受伤损坏。

四、海蜇养殖管理

1、放苗后如果天气正常,水质条件正常,7天之内不需换水,7天之后可少量换水(每次不超过20%)
2、海蜇养殖前期(10~20天)换水条件好的池塘可每天换水,应该遵循少换、勤换的原则。进、排水最好不要大排大灌,那样会对苗产生伤害(如苗粘在网上而导致死亡),尤其是在海蜇的伞径长到5厘米之前。
3、遇到坏天气如大风、大雨,最好不要换水,以免环境变化太大而对海蜇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4、换水前应该对所要换的新水的温度及盐度进行测量,和池子内的差别不能太大,盐度变化幅度不能超过10‰,超过这个数量不能换水。
5、池水的盐度最好能保持在20‰~30‰之间,对于那些附近有淡水资源的池塘,应该充分利用淡水调整池水的盐度。在适宜的区间内保持相对比较低的盐度对海蜇的生长是很有利的。但淡水的注入要均匀,不能因为局部盐度过低而造成海蜇的死亡。
6、随时观察海蜇的活动及生长情况,监测水质变化及水中浮游动物的量。

通过以上关于海蜇养殖技术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海蜇怎么养殖,海蛰是一种暖水性大型食用水母,生活在北温带海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便已有进行海蜇的人工育苗及放流的报道,但由于当时的条件、意识以及技术方面的限制,海蜇没有能够形成大规模的生产。
标签: 海蜇  怎么  养殖  叫做  水母  石镜  蒲鱼  属于  属钵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