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知名高校毕业典礼校长雨中致辞,书记悄悄撑伞站身后!网友:给毕业生的最好一课

时间:2023-07-02人气:作者: 未知

知名高校毕业典礼校长雨中致辞,书记悄悄撑伞站身后!网友:给毕业生的最好一课

7月2日,西安交通大学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现场。在校长王树国致辞时,骤然大雨倾盆。

现场直播画面显示,王树国校长在风雨中对毕业生们深情寄语,这时,身后突然有人为他撑起一把雨伞,台上老师和台下同学们欢呼沸腾,纷纷鼓掌叫好。等王校长回身时,这才发现原来是校党委书记卢建军。就这样,二人在风雨中为毕业生们完成了这场特殊的演讲。


书记撑伞

不少网友被这一幕感动,网上好评如潮。有网友点赞称,这是给毕业生们上的最好一课。





网友评论

@西安交通大学2日形容道,王树国校长雨中发言,深切寄语毕业生!卢建军书记为王树国校长暖心撑伞,风雨兼程,交大人勇毅前行,为世界之光!

公开资料显示,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1958年10月生。历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黑龙江省科技厅厅长、党组书记,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2014年4月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17年5月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西安交大校党委书记卢建军,1962年7月生。历任西安矿业学院通信工程系副主任、主任,西安科技学院院长助理兼通信工程系主任、副院长,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西安邮电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西安邮电大学校长、党委书记,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2019年7月任陕西省委常委、秘书长,省委直属机关工委书记(兼)。2020年11月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附王树国校长7月2日在西安交通大学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寄语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尽管我们经历着风雨,但是我真的不想把我想跟大家说的话留在以后,因为这个太重要了,需要我们大家达成共识。刚才,卢建军书记、教师代表、校友代表都对大家寄予了深切的期望,阐释他们对你们未来人生道路所感所悟。今天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在我们这个新时代,我们应当如何去做?跟大家讲三个词:新时代、新赛道、新征程。

第一,新时代。何为新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会彻底改变整个世界。你们经历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训练,你们走向社会,将会承担更重要的责任。而这个新时代,将会改变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进程,你们将会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为什么说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会改变人类社会未来进程?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仅仅是在某个单项领域取得进展,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发展。而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一个全方位的“爆发”,它是一个质的跃升,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拐点。当你们走向社会的时候,你们正经历这样一个巨变,这个巨变会给你们提供一个大舞台。

第二,新赛道。各项新技术层出不穷,出现了若干新赛道,原有的赛道已不适用了。新赛道将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这个时代的发展进程,而我们国家民族复兴的大业与此同步。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你们能否开辟新赛道?能否引领新赛道?能否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这将考验着我们每个有志于报效国家的人。而我们是谁?我们是西迁精神的传人,我们是交大人,交大从诞生那天开始,就心怀家国情怀和国家兴亡,我们始终承担着国家使命。所以,在新时代,我们要勇于开辟新赛道,在新赛道上做时代的“弄潮儿”。

第三,新征程。实现民族复兴谈何容易?大国博弈、区域地缘政治、技术封锁......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挑战。但是我们不能停下脚步,我们只有大胆前行,就像今天这场风雨一样,我们仍然在前进的道路上履行我们的职责,展示交大人的风采。新征程,需要我们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我们的胆识,需要我们科学的思考,需要我们超前的思维,需要我们去规划未来,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做好当下工作。

当你们走向社会,面临着若干机遇,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很多问题等待着你们去解决,很多赛道等待着你们去开辟。未来发展之潮流,你们应该是“弄潮儿”!

我由衷地祝福大家,祝福同学们!

在这个新时代、新赛道、新征程上,再展交大人之风采,让交大人为世界之光。

祝福大家!

延伸阅读:

国科大校长哽咽致辞:不要让"卡脖子"遏制我们的发展

7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举办2023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讲到不久前去世的微电子所研究员黄令仪老师的事迹时,校长周琪哭了。



视频截图

“奔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希望你们向着问题出发!”周琪寄语毕业生:你们的责任应该是开辟新领域、开辟新赛道的引领者、建设者,应该成为我们未来不再被别人“卡脖子”的战士。

国科大本年度共有12984名莘莘学子毕业,包括授予博士学位6243人、硕士学位6356人、学士学位385人。其中,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在读期间,申报专利超过6000项。作为国科大学生培养单位,位于全国各地的中科院所属106家研究院所均派出旗手参加典礼。



不要让“卡脖子”遏制我们的发展!

国科大校长寄语毕业学子

据中国科学报,7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2023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雁栖湖校区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国科大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张涛院士出席毕业典礼,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周琪院士发表毕业致辞,国科大常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王艳芬主持毕业典礼并宣布学位授予决定。



侯建国(前)、周琪(第二排右一)步入仪式现场

国科大校长周琪在致辞中向毕业生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祝福,希望毕业生作为肩负着中国科学院人使命和责任的强国一代,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向着问题出发!

据中国青年报,周琪说: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什么?我们经济体量全球第二,但大而不强、臃肿虚胖的问题,核心的症结就在于创新能力不强。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世情国情在深刻变化,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科技创新对中国而言,已经不仅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科技创新的使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任,应该由谁担当?

希望我们国科大的毕业生,能以老一辈优秀科学家为榜样,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寻找自己的主攻方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永远不要再让“卡脖子”的那双无形之手遏制我们的发展,永远不要让核心技术的壁垒成为我们强国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鸿沟。

希望你们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把自己锻炼培养成科技“无人区”里的“探路者”;

希望你们在解决科技难题方面,做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先锋官”,做敢于揭榜挂帅、勇于担当、善打硬仗的“生力军”;

希望你们在未来科研道路上,做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主力军”,不夸夸其谈、不沽名钓誉、不好高骛远,成为少说多做的“实干家”。



“每次想到这句话 我都泪流满面”

校长一度哽咽

根据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发布的讣告,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退休干部、中共党员黄令仪同志因病抢救无效,于2023年4月20日5时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去世,享年86岁。

据新京报,谈到前辈黄令仪老师时,周琪一度哽咽,“不久前去世的微电子所研究员黄令仪老师,为了尽快解决国家芯片‘卡脖子’问题,年近八十依然坚守在‘龙芯’研发中心。她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每次想到这句话,我都泪流满面。”周琪说道。

周琪希望同学们记住,国科大人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者,更是“两弹一星事业”的继承者。希望学生们要最大限度地艰苦奋斗,也要最大程度地“协同创新”。要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



国科大校长周琪致辞时一度哽咽

周琪表示,今年的毕业生中有5087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请大家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你们承担着共产党人无限荣光的使命和责任。”周琪表示,人生不只有工作。既要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问题,也要负责任地处理好情感和家庭问题;既要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工作,也要追求有品位、有爱和有光的生活;既要勇于创造美好的生活,也要永葆艰苦朴素的本色;既要怀揣青春的激情,也要能永葆健康的体魄;既要在创新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也要在朴实无华中获得幸福和满足。希望同学们慢慢体会。

“走出校园,也许你很快就发现‘我和世界不一样’……遇到人生低潮时,请你相信,‘世界之所以有我们,是因为它需要变得更美’。最后要对同学们说,母校永远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国科大永远以你们为荣。祝同学们毕业快乐。”周琪的讲话引发台下阵阵掌声。

编辑|王月龙 杜恒峰

校对|何小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中国科学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公开信息

延伸阅读

“中国龙芯之母”黄令仪走了,曾创办华科大半导体专业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4日讯(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高翔)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发布了一则讣告。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退休干部、中共党员黄令仪同志因病抢救无效,于2023年4月20日5:00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去世,享年86岁。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发布的讣告

公开资料显示,黄令仪出生于1936年,1958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随后进入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深造。1960年学成返校,在母校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创办半导体专业和实验室。1962年加入中科院计算所。从二极管、三极管、大规模集成电路,到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一枚CPU芯片,黄令仪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微电子行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作为“龙芯”芯片研发团队项目负责人之一,她被誉为“中国龙芯之母”。

首创华科大半导体专业

成果获郭沫若视察鼓励

1936年,黄令仪出生在广西南宁,祖籍广西桂林全州县两河镇鲁水村。因幼时经历了山河破碎的绝望,黄令仪早早埋下救亡图存、立志报国的志向。成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华中工学院。

据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总会资料,1956年,为了发展我国的科学事业,清华当年创办了半导体专业,并邀请苏联专家来清华讲学。黄令仪因成绩名列前茅,于1958年由母校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派往清华大学进修,主攻半导体器件,从此与微电子学结上了终身之缘。

在清华期间,她与清华同学一起听课和学习,全部课余时间在初创的实验室参加科研。1960年学成返校,在华中工学院创建了半导体专业,并亲自讲授半导体器件与材料课,同时带领一批年轻的教工和学生风风火火地创建了国内首个半导体实验室。

“什么都自己动手干,并研制出了半导体二极管。当时居然得到心中敬仰的时任科学院院长、著名诗人、作家郭沫若的视察及鼓励,大家非常兴奋。”黄令仪曾回忆。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净祖国身上的耻辱”

1962年,随着国家制定了调整方针,对半导体专业进行了调整,黄令仪按应届毕业生分配到了中科院计算所二室101组(固体电路组)工作。1965年,为了突破“两弹一星”中的瓶颈,国家开始成立计算机所二部,专攻微型计算机和三极管等项目,这是中国第一个芯片研究团队。在缺资料、缺设备、缺人才、缺材料的情况下,她带领团队呕心沥血成功研制出半导体三极管。

196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空间计算机成功问世。1973年,中科院决定研制大型通用计算机,作为集成电路上的载体,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国家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黄令仪和她的团队,为了能够尽快研制出性能稳定的存储器,一步一步开始突破,他们研制的芯片也即将到达世界先进水准,1978年赢得了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1984年,晶体管研发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国的集成电路和芯片发展已经无限逼近于世界水平。

1989年,黄令仪受邀参加美国的国际芯片展览会,偌大的会场里,她跑遍了展台却没有发现一家中国企业,她在日记中写道:“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净祖国身上的耻辱。”

十年耻痛今宵去

芳草天涯迷人还

1990年,黄令仪开始潜心钻研各种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两个发明专利获批。2000年,她被推荐参加在德国纽伦堡召开的国际发明专利博览会。

“大约全国去了32人,别人摊位是一个公司,我们则是一个国,摊位小而拥挤,但毕竟突破了‘零’。”黄令仪曾在自述中写道,“归国的大巴走了约一半车程,被通知我送的专利被评为银奖,高兴之余,写了几句歪句:神州之尊重泰山,赤子荣辱轻鸿毛;灵台无计四十载,不觉青丝已成雪。纽伦堡夜星光灿,启明银座落中华;十年耻痛今宵去,芳草天涯迷人还。”

“但是兴奋之余,定下心来,仔细一想:芯片做出来了,没有用,锁在抽屉中,得了奖,又怎样?它只是一张纸。”为了让“纸”变成真正落地的技术,2001年,65岁已经进入了退休生活的黄令仪加入中科院龙芯研发团队,成为项目负责人。

2002年8月10日,我国首款通用CPU“龙芯1号”研制成功,真正打破了国产计算机无芯可用的历史。在黄令仪等芯片人的不懈努力下,“龙芯3号”等一大批国产高性能芯片应运而生。复兴号高铁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国产化,歼-20等先进军事装备配套了相控阵雷达,换上了中国自己的“心脏”。北斗卫星也装上了中国芯,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

2020年1月,黄令仪获中国计算机学会女性科技工作者夏培肃奖。中国计算机学会的获奖理由写道:“黄令仪研究员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在研发一线,参与了从分立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到通用龙芯CPU芯片的研发过程,为我国计算机核心器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