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味精比果糖更容易发胖 味精比果糖更容易发胖吗

时间:2022-12-05人气:作者: 未知

味精比果糖更容易发胖 味精比果糖更容易发胖吗

一百多年以前,人类发现了味精(MSG),可以说又鲜又咸的它在人类味蕾天生的偏爱图谱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后随着人民对美味的需求与日俱增,味精生产业的发展空前绝后。但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关于它是好是坏的各路研究与日俱增,但是结论褒贬不一。

味精比果糖更容易发胖?Nature子刊揭示味精诱导肥胖机制

前辈们曾对味精是否会加重肥胖进行过研究,但没有统一的结论。科罗拉多大学团队提出了个大胆的假设,“鲜味食品可以独立于果糖途径,促进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研究结果发表在了《Nature Metabolism》。从研究结果上看,味精可以让小鼠变成小肥鼠,而这其中AMPD2起关键作用,通过减少AMPD2可以治疗MSG诱导的代谢综合征。

研究者在成年野生型小鼠中观察到,相较于饮用水中味精剂量低的小鼠,剂量高的小鼠每日摄入水和食物的量有显著增加,而使用60mM和300mM味精剂量的小鼠,2周内体重分别飙升3.2g(12.8%)和4.8g(19.2%)。

在另一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喂食味精的小鼠肝脏内尿酸的水平明显增加,而ATP和AMPD(嘌呤降解途径的第一种酶)显著降低,常吃味精已经让小鼠完美的具备了患代谢综合征的基础。

为了证实味精和果糖一样,都是代谢综合征的元凶,分别喂给小鼠同等剂量(300mM)的味精和果糖,观察两组小鼠后续发展。吃味精的小鼠的体重、肝脏和附睾重量、肝脏脂肪含量、天冬氨酸转氨酶暴涨,结果与果糖组一致,甚至高于果糖组,小鼠已经成功变成了代谢综合征患者。

那么,味精在体内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味精,也就是谷氨酸钠从肠道被吸收后,在肝脏被代谢成谷氨酰胺,而后进入嘌呤代谢通路,先在一磷酸腺苷脱氨酶(AMPD2)作用下生成肌苷酸(IMP),最终代谢成尿酸,尿酸堆积会增进小鼠食欲,导致热量摄入显著上升。

研究证实,肝、脑特异性AMPD2基因敲除鼠与野生小鼠相比,尽管食量差不多,但是对味精的喜爱程度明显比野生鼠减低,同时AMPD2敲除鼠肝脏内的尿酸水平也较野生鼠降低。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减少AMPD2可以成功的帮助小鼠远离味精的诱惑。

此外,由于IMP不光是谷氨酸钠的代谢产物,还可以增强味蕾对味精的敏感度,让味精在人类的味蕾上疯狂跳跃,所以单独增加IMP,味精的增肥效果简直事半功倍。

结合大脑信号和研究结果时发现,在摄入热量增加的同时,接受MSG+IMP的小鼠血浆和脂肪组织中的瘦素水平显著升高,更悲剧的是在前两周就出现了瘦素抵抗,而下丘脑尿酸水平显著升高,且二者有明显的相关性,也就是说仅仅是早期疯狂摄入味精和IMP,增肥效果就已经非常显著。

尽管本研究发现了如此之多味精不利于健康之处,英国目前味精的人均摄入量是500-550mg/d,日本可达1.2-1.7g/d,而在“舌尖上“的中国,味精人均摄入量可达1.9g/d 。蔡澜先生说,“好吃的东西都是不健康的”,既然研究已经找到了可以干预谷氨酸钠作用机制的靶基因,相信离“又能吃美食,又能不变胖”的日子不远了。

参考文献:

Andres-Hernando A, Cicerchi C, Kuwabara M, et al. Umami-induced obesity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s mediated by nucleotide degradation and uric acid generation[J]. Nature Metabolism, 2021, 3(9): 1189-1201.

标签: 味精  脱氨酶  腺苷  嘌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