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罕见!“印度公开对美国表达”(印度正式回击美国)

时间:2022-11-26人气:作者: 未知

罕见!“印度公开对美国表达”(印度正式回击美国)

“印度周四对一名美国国务院官员的言论公开表达不满。”《印度时报》25日报道称,上周一名美国国务院官员谈到美方决定在“卡舒吉案”中豁免沙特王储兼首相一事时,提及印度总理莫迪也曾被豁免。对此,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当地时间周四(24日)表示,“(这)没有必要”。



《印度时报》报道截图

本月18日,美国政府决定,在《华盛顿邮报》记者贾迈勒·卡舒吉的未婚妻对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提起的诉讼中,因穆罕默德于近日被任命为沙特首相,因此他有资格作为外国政府首脑享有豁免权。

《印度时报》称,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帕特尔上周谈及上述决定时称,这不是美国方面第一次这么做,此前许多国家领导人也曾被豁免,其中包括印度总理莫迪。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NDTV)介绍,2005年,美国曾对莫迪实施签证禁令,原因是他在当时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期间未能妥善处理2002年该邦暴乱,该事件导致数百人死亡。2014年,美国政府决定,就任印度总理的莫迪作为现任外国元首享有豁免权。



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左)和印度总理莫迪 资料图

“坦率地说,我不理解(美方)对莫迪总理的评论有什么相关性、必要性,或是有背景联系,”报道称,印度外交部发言人阿林达姆·巴格奇24日回应称,“我们两国之间有着非常特殊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正在不断加强,我们期待着与美国合作、进一步深化这种关系。”

此外,据《印度时报》报道,巴格奇还表示,有关莫迪今年12月将访问美国的消息也是不正确的。“印方没有提出(莫迪)总理12月访问美国的提议。”他称。

关于 “卡舒吉案”,2018年,就职于《华盛顿邮报》的沙特记者贾迈勒·卡舒吉在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事馆被杀,这让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卷入争议中,并使沙特与美国及其他西方盟友的关系十分紧张。

延伸阅读

这次,印度没给美国面子

由美国主导、共14国加入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近日在美国洛杉矶召开部长级会议,这是该框架自今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首次面对面的正式高级别会议。

由美国主导、共14国加入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近日在美国洛杉矶召开部长级会议,这是该框架自今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首次面对面的正式高级别会议。

根据会后声明,印度是唯一没有签署该框架四大支柱之一——贸易谈判协议的成员。笔者认为,与2019年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一样,印度此举虽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但从印度思维出发却在情理之中。

“印太经济框架”是美国2017年退出当时《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意图加强与地区国家经济联系的重要举措。该框架目前共有14个成员,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新加坡、越南等国。

印度对于该框架表态非常积极,不仅第一时间决定加入,还屡次在国际场合夸赞。那么,如何理解印度退出该框架贸易谈判呢?

首先,印度再现“印度式骄傲”。笔者认为,考察印度在经济、外交、安全等具体领域政策时,不能摆脱印度的文化和战略传统而孤立看待。



“印太经济框架”(IPEF)在美国洛杉矶召开部长级会议

2014年印度人民党执政以来,印度虽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完全继承本属于国大党历史遗产的“不结盟”外交政策,走向根据不同议题上的不同利益和立场决定合作与否的“多面结盟”政策,但毫无疑问,印度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拒不当“国际关系二流角色”的雄心壮志从未改变。

换句话说,印度不会因为与某一国家或集团在某一议题上保持紧密合作,就自然在其他议题上延续这一合作和协调。相反,如果在其他议题上与印度所认定的国家利益不符,印度会毫不犹豫地唱反调。

印度在此次乌克兰危机中的表态就证明这一点:拒不追随美西方对俄进行政治谴责和经济制裁,反而加大购入廉价的俄罗斯石油。即使来自华盛顿和布鲁塞尔的政客为此屡次造访新德里,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施压也无济于事。

其次,印度认为在框架下的贸易谈判“无利可图”。据美媒披露,由于忌惮美国内保护主义情绪等因素,该框架在启动之初就没有提供美国市场准入优惠条款,在关税减免方面也未做出任何承诺。

这从一开始就意味着,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不可能通过该框架下的贸易安排获得美国针对性关税减免,为印度商品和服务获得进入美国市场的更大机会。

除此之外,该框架贸易谈判将环境、劳工等条款与贸易相挂钩,印度对此表示担忧。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表示,希望避免任何可能损害印度贸易利益的条款。“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必须使用低价、可负担的能源以支撑经济发展。在该问题上一味苛求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种歧视”。

“印太经济框架”可谓拜登政府弥补其“印太战略”经济短板,强化与东亚太平洋国家伙伴关系,甚至“塑造中国战略环境”的关键一招。除了贸易之外,该框架还包括供应链、清洁经济和公平经济(税收和反腐败)三大支柱。

此次14个成员国就贸易之外另外三大支柱达成了协议,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就此表示“成员国正在快速推动该框架合作”“美国希望成员国在2023年11月达成合作协议”。事实上,早在启动之初,美国官员就曾表示,拜登政府有意在12至18个月内达成实质性合作协议。



资料图

尽管野心不小,但该框架存在固有重大缺陷:其本质上是美国贯彻自身全球战略和地缘政治战略的工具,而美国又不愿意为此对所拉拢国家进行市场准入、关税减免等领域实质让利。

简言之,美国希望硬拉别国上船,同时却又让别国自己买票,甚至支付高价票。成员国在逐渐发现该框架无助于本国经贸发展后,还能有多大热情实质性参与值得商榷。

与此同时,包括印度在内的一些成员国在数字经济、跨境数据转移、劳动与环境规则等领域,与美国、日本等国存在重大分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南北矛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在该框架内的延续和体现,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可能彻底解决。

连雷蒙多都被迫承认,成员国此次未能就何时完成四个“支柱”谈判达成共识。关于该框架的未来,大可“听其言,观其行”。内部矛盾重重,“纸老虎”变不成“真老虎”。

作者王世达,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