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百科

尿蛋白高一定是肾病吗(尿蛋白高一定是肾病吗女)

时间:2022-09-01人气:作者: admin

尿蛋白高一定是肾病吗(尿蛋白高一定是肾病吗女)

尿蛋白高是肾脏损伤的重要标志,那是不是说出现了尿蛋白升高就一定是肾病吗?下面就来介绍下哪些原因还可以引起尿蛋白增高。

尿蛋白高一定是肾病吗

不一定。

尿蛋白增高可不止见与肾病,还有其他原因,如运动过后,血液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等都可以引起尿蛋白增高。所以临床上尿蛋白的增高可以非为肾性蛋白尿和非肾性蛋白尿。

而且,尿蛋白的增高也不能作为肾病的唯一指标,需要结合全身症状、肾功能检查、生化检查,肾活检等检查来判断。

非肾性蛋白尿有哪些

体液性蛋白尿

体液性尿蛋白是指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均处于正常状态,而本身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异常增多,超出了肾小球的滤出和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使得尿液中的蛋白尿的含量增高。这种溢出性蛋白尿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组织性蛋白尿

组织性蛋尿是肾组织细胞产生的蛋白质、肾脏组织的炎症、组织破坏分解的蛋白质、受药物刺激后尿道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等进入尿液中形成的蛋白尿,均属于组织性蛋白尿。当这种组织性蛋白尿出现病变时候也会导致尿蛋白增高。这种组织性蛋白尿常见于恶性肿瘤、病毒感染。

益出性蛋白尿

溢出性尿蛋白是指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均处于正常状态,而本身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异常增多,超出了肾小球的滤出和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使得尿液中的蛋白尿的含量增高。这种溢出性蛋白尿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生理性蛋白尿

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使肾血管痉挛、充血,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强引起的蛋白质流入尿液中,而出现的尿蛋白高现象。

还有哪些情况也可引起尿蛋白高

发热感冒

感冒等疾病引起发烧至摄氏三十八度以上时就会出现蛋白尿。

起立性蛋白尿

年轻人脊椎向前弯屈压迫到肾脏血管时就会有蛋白尿的情形。如果不治疗,在三十岁前后也会自动消失。

淤血肾

心脏衰竭等肾静脉淤血时会出现尿蛋白,但淤血消失时蛋白也会消失。

尿蛋白高有可能出现出现与哪些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以持续性蛋白尿为特征,定性为+一- ++.定量<3g/24h,-一般病后2-3星期蛋白转为少量,2-3月后多消失,若蛋白持续不消失,应怀疑有感染灶存在或有转为慢性肾病的可能。

急进性肾炎

以少尿甚至无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为特征,起病急,有持续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炎

普通型背炎临床症状轻,但有持续性蛋白尿1-2g/24h,感染和劳累后可增加;背病型肾炎时尿蛋白增高,但晚期由于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尿蛋白反而不高,肾小球小管均受累为混合性蛋白尿。

肾病综合征

是以大量蛋白尿(>3 .5g/24h),低白蛋白血症(<30g/L),高度浮肿,高脂血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如原发性肾病、慢性肾炎肾病期狼疮性臂炎、淀粉样变、糖尿病性肾病,尿蛋白最多时可达20g/24h以上。

肾孟肾炎

急性期为脓尿,蛋白定性为+~ ++,定量<1g/24h,为小管性蛋白尿,常伴球白细胞管型,有肾实质损害时尿蛋白增高,可见混合性蛋白尿。

肾毒性物质引起的肾损害

如金属盐类(如汞、铀、镉等)或有机溶剂(甲醇,甲苯和四就化碳)以及抗菌药物磺胺,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多为小管性蛋白尿,蛋白量<1.5g/24h,伴有管型尿。

高血压肾损害

以肾小管损害为主要表现,肾功能损害发展较慢,常合并心、脑等血管病变。肾源性高血压尿中蛋白含量(0.4-20 .5g/24h)高于原发性高血压(0.4-12g/24h),尿沉渣中可见颗粒管型、红细胞及白细胞,偶见红细胞管型,少见肉眼血尿。

妊娠与妊娠中毒症

因妊娠期肾小球滤过率和有效血流量改变,以及妊娠所致的体化性蛋白尿,使孕妇尿中蛋白量可轻微增加;若尿蛋白持续增加伴高血压。应考虑有妊娠中毒症。因肾小球的小动脉痉挛、血管腔变窄,肾血流量减少,组织缺氧使其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漏出,尿蛋白定性为+~++,病情严重时可增至+++~++++;肾炎合并妊娠时尿蛋白出现时间较早,分娩后尿蛋白持续存在。

系统性红班狼疮性肾炎

本病肾受累90%以上,病理改变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辆变及小管间质病变,尿蛋白+- ++,肾病综合征时尿蛋白大量增多。

肾移植排异反应

肾移植后因缺血而造成肾小管功能损害,低分子量蛋白尿可持续数星期,当循环改善后尿蛋白减少或消失,如再度出现蛋白尿或屎蛋白量较前增加.常提示有排异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