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不满两岁离婚抚养权归谁
1、父母离异,客观上会造成子女不能同时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后果,由夫妻一方照顾未成年子女,另一方承担抚养费成为大部分离异家庭的选择。对未成年子女抚养的安排,应当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2、孩子未满二周岁,根据相关规定:
二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父母双方协商由父亲直接抚养的除外。因为未满二周岁的子女,对母亲生理上的需求、心理上的依赖,是父亲所不能替代的。加之母亲更耐心、细致,无疑较父亲更能胜任抚养婴幼儿的职责。
当然,二周岁以下子女随母亲一起生活作为一项规定并不是绝对的,母亲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子女可随父亲生活:
(1)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
(2)母亲有抚养条件却不尽抚养义务,虽属于违法行为,但如强迫其直接抚养,将对子女不利,如果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可以允许。
(3)母亲可能因工作、学习等原因或者染有吸毒、赌博、卖淫等恶习,或者离家出走下落不明等原因而无法或者难以妥善照顾子女的。
(4)父母双方协商一致,二周岁以下子女可随父亲生活,但必须以不影响子女健康成长为前提。由此可见,二周岁以下的子女以随母亲生活为普遍原则,以有特殊事项存在而随父亲生活为例外。
二、孩子探视权法律规定一个月多少次
孩子探视权一般一个月有四次,也可以四次以上,具体次数法律并没有作统一规定,司法实践中诉讼离婚的人民法院一般会判决一个月探视两次到四次,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协议解决,约定探视的时间、次数、方式等问题,探视的次数依当事人的约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一段婚姻关系的解除,孩子是其中最无辜的。而在离婚的时候,双方处理好孩子的抚养问题,可以说是尽可能的减少因此给孩子造成的伤害。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讨论抚养权归属问题的时候,必须要做出不同的处理。在父母能协商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按照双方协商的处理。若是不能达成一致,也可起诉到法院,由法官依法做出判决。
车祸中人伤半责怎么赔偿?(车祸半责对方伤残什么赔)
车祸中人伤半责的赔偿是先由交强险赔付,再由肇事者赔付。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0)人阅读时间:2024-06-16劳动法工伤保险的赔偿范围是什么(劳动保障法工伤保险)
劳动法工伤保险的赔偿范围是:医疗费、辅助器具费、伤残补助、伤残津贴、丧葬费、抚恤金、工亡补助金等,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工伤保险赔付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合法的认定,避免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0)人阅读时间:2024-06-16脱逃罪四要件是怎样的? 脱逃罪还是逃脱罪
1、客体是国家监管机关的监管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走的行为;;3、主体是依法被拘留的罪犯、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未被拘留的罪犯、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不是犯罪主体;4、主观上只能是故意的(0)人阅读时间:2024-06-16正常失业金能领多长时间(失业金可以领多长时间)
1、失业前累计缴费满一年不满三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最长为六个月;2、失业前累计缴费满三年不满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3、失业前累计缴费满五年不满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最长为十(0)人阅读时间:2024-06-16孩子不满两岁离婚抚养权归谁(离婚孩子不到两岁归谁抚养)
二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父母双方协商由父亲直接抚养的除外。因为未满二周岁的子女,对母亲生理上的需求、心理上的依赖,是父亲所不能替代的。加之母亲更耐心、细致,无疑较父亲更能胜任抚养婴幼儿的职责..2024-06-16车祸中人伤半责怎么赔偿?(车祸半责对方伤残什么赔)
车祸中人伤半责的赔偿是先由交强险赔付,再由肇事者赔付。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2024-06-16劳动法工伤保险的赔偿范围是什么(劳动保障法工伤保险)
劳动法工伤保险的赔偿范围是:医疗费、辅助器具费、伤残补助、伤残津贴、丧葬费、抚恤金、工亡补助金等,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工伤保险赔付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合法的认定,避免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2024-06-16脱逃罪四要件是怎样的? 脱逃罪还是逃脱罪
1、客体是国家监管机关的监管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走的行为;;3、主体是依法被拘留的罪犯、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未被拘留的罪犯、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不是犯罪主体;4、主观上只能是故意的..2024-06-16